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4 20:58:43| 人氣4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大眾文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眾文化一方面使我們生活更方便,一方面又使我們的生活更膚淺。

  電視裡放著阿富汗的難民,談著人們一時關注的事。過了兩天,又開始了藝人的瑣事,至於阿富汗人民的重建和死亡之類,怎麼也找不到下文。習慣了這些的觀眾,於是覺得阿富汗是一個虛幻的地方,在電視中看到時替他們難過,過了電視又沉迷在各種肥皂劇。最後不去想什麼阿富汗了,除非電視裡放到。人的意識便跟著電視走,電視放著大自然,他們便驚嘆大自然的偉大,而事實他們每天都在自然中,他們卻沒有發現。特別是現在美國成了電視新聞的焦點,間接地,電視新聞就成了它的廣播器,人們看到美國,就會看到像電影一般刪改過的畫面和激勵人心的形勢,好像世界一直都會很好,人類一直都是很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傳媒扮演著的角色改變了:由從前知識收集的一方面,成了現在知識所有的來源。千變萬化的廣告,告訴人應該買什麼好,至於廣告沒有出現過的商品,就沒有人認同了--在潛移默化中,電視(或者說大眾文化)控制了我們。世界發生的事,只有一小部分會出現在電視中,而且都是涉及大國的內容,例如美國就是新聞焦點,就是一場選舉也要佔去了新聞的大部分,而那些什麼小國的恐怖襲擊就是說一個標題便一筆帶過,在觀眾還沒有意識到死傷的可怕程度時,就剎那改變了主題。小國的死傷成了人們的潛意識的一部分,好像有這事,知道一點又不知道,最後變不去理會,又被電視帶著意識帶著走了,或者去一窺本地的撞車事件,或者跟著”狗仔隊”去發現著名人士的小小缺點。一時恨恨這個,一時哀哀那個,直到最後,人們的理智和感情習慣了這些一閃而過的悲劇,情感就被這種一秒變十六次以上的畫面抹光了。

  電視,或者說大眾文化或者商業化的文化,便這樣成了人精神生活的主宰。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一切一切的價值都以電視中常見和時下流行的為準:巴西咖啡和即溶的雀巢比較,人們說怎麼這樣苦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比起來太虛太難懂,真正的搖滾人們又覺得太吵(好像現在又開始了爵士樂潮);古典文學太長,節奏太慢,現在大師小說又太另類,看來看去看不懂--更不用說一切都變得消費性的了。流行音樂是一種用來表示自己入時的消費品,大家都買了(或者只有一個商業化公司宣佈這是流行的),為了不落伍,又要去買。真到新的又推出了,大家又去聽,為了不落伍,舊的又放在一邊,成了不落伍的一次消費(文學等都面對著成為消費品的危機)。如果有人聽藍調,恰巧當時又流行,那人就是有品味的;若非,則是奇怪的,不可接受的。這時會有人用一種高而下的寬客的態度說:「各人有各人的愛好嘛」。而事實恰恰是大眾文化使他們的品味膚淺了,他們卻拿著雞毛當令箭。但無疑,他們的觀點和品味是最多人認同的。

  大眾文化,一直有快餐文化之稱,意思是又快又沒有風味,理應沒有人愛日日吃--誰料現在這種無味又困乏的東西,竟然成了主食,讓大眾們深深地受其影響,甚至到了這快餐提供什麼,他們就吃什麼。他們不是飢不擇食,他們是不願意吃好的,也可以說,被快餐迷惑了,覺得只有眼前的才是最好,才是最真。世界何其大?人們於是只願屈居於此,有什麼就吃什麼,吃完又忘了他們吃了什麼。

台長: 樂水
人氣(4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