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兒子很有默契地三點鐘就午覺睡醒,我速速給小傢伙吃完媽媽奶,就準備出門玩。我們先去鶯歌。
因為週日回龍潭時我特地跑到鶯歌方向去找加油站,這才發現陶博館就位在三鶯交流道下來、過三鶯大橋後不遠的左手邊。雖然鶯歌小鎮的小馬路,交通動線顯然不佳,到處不准左轉,就算有「前行迴轉」的標幟,也看不出什麼地方可以迴轉,但陶博館所在的位置對於開車族來說還是算方便的,如果你有夠厚的臉皮敢在禁止左轉的交通幹道上左轉的話。
陶瓷博物館是一個堡壘式的建築基地,主要構材是鋼骨、水泥,與外覆的玻璃帷幕牆,加上石牆的外城、間或搭配原木/枕木元素(步道)及竹材(看來是外圍草地上的臨時裝飾,以竹子搭了一些涼亭及仿牌樓);從停車場與主建築之間的獨棟廁所,挑高很高、採用厚重水泥地面、深色木片貼飾的牆面、寬大厚重的木門、以裸露的鋼板做為洗手水槽,這些非常典約簡斂的高貴現代風格來看,可以猜測館內裝飾風格可能也就是大致如此。
我們停好車、上完廁所,慢慢散步到大門口時,才四點十五分,不料雖然他們的標示上寫著售票到四點半,這時售票口卻已經打烊了,入口玻璃門更是乾脆鎖了起來,我們是不得其門而入。那個遠看設計還蠻精彩的建築物又其實非常非常不親和,室外的親水空間,根本無法親近,看來只能買票入館後,才能下到地面層再走出玻璃牆外去親水。這種設計擺明了就是把自己孤立於社區環境之外,連附近民眾都無法自由享用這個空間;真是讓我難以茍同的孤芳自賞。
在這裏,玻璃帷幕牆再次令我有偽善的感覺。隔著透明的阻絕物,看似室內室外的空間可以《融合、交會》,但事實上中間卻有著《購票才能入場》的身份鴻溝。室內人物的活動也成了空間展示的一部份,但這空間是絕對有階級區分的(雖然只是一百元門票/今天要不要買票進去玩的小抉擇的差別而已,但階級就是這樣在一點一點的歧異之間構築堆疊起來的),可以《看到》,並不代表裏面與外面是有可能交融及互動的;在最糟的情況下,例如明明應該售票卻無故不售票的時候,《看得到卻無法參與》這件事,還會變成一種示威,睥睨及排擠,這是完全悖離一棟博物館建築之先天使命的---博物館建築應該服務於人類,而不是造成或擴大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就連不被玻璃裹覆的室外空間,也刻意以高低落差及鑄鐵欄杆,將內與外隔絕開來。總之,這是一個冰冷不親和的建築空間,沒有人性暖意可言,讓首次有機會以較近距離觀察的我,頗感失望。
再說,這樣的建築風格,到底與陶磁的質地有什麼相關?陶瓷的近土/溫暖/手感親切/華麗裝飾等特質,一點都不能從這棟博物館的建築設計上反應出來。真是令人失望的<分裂>。我們有必要把每個與藝術相關的博物館,都弄成這麼典型的現代或後現代建築嗎?需要這麼沒特色,同質性這麼高,這麼「尊重設計師的個人風格」勝於顧及它本來的空間使命嗎?(台北美術館,鶯歌陶博館,甚至台中美術館,哪棟建築不是這種風格?)
離開陶博館,我打算去陶瓷老街看看。循著陶博館不清楚的標示,加上問了兩位在地人,才終於找到從停車場能夠往老街移動的方向。可愛的小上坡路還一路可以推嬰兒車,不料走出一看,要過一道甚為陡峭的罕見天橋(以越過鐵道)!頓時讓我失去了繼續進攻的勇氣。天色也暗了,我們還得吃晚飯、然後轉去林口拜訪小書蟲,於是我決定從交通幹道走回陶博館停車場開車去,老街就待下次有機會再尋幽了(至於此行本來想買的陶笛,大街上問了兩家都沒有賣,也只得暫時放棄了)。
stone
2002/10/25 Fri 11am(不放假的台灣光復節,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