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20 22:31:05|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拉扯解套 之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幾個星期來,

回到家,會有一種不得不的感覺,

回家陪媽媽,好像是一種責任、一種應該,是應盡的義務,

所以我並沒有很享受陪媽媽的時光。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扮演著陪扮者的角色,

陪扮媽媽。

 

即使再生氣、再固執,

我也一直扮演著聽話者的角色。

 

2個角色,現在,我都做膩了,

我現在要扮演什麼角色呢??

 

************************************************************

 

長期處於2種聲音拔河的狀態,

比如,想回家多陪媽媽,

可是真的回到家,又因為一些情緒,想要趕快離開家,而起罪惡感。

 

2個星期回到家,

我暗自希望,會跟過去不一樣。

 

周五晚回到家,

才剛到房間放下東西,

媽媽又追進房間來問說,

星期六陪他去拿修好的伴唱機,

我內心咡了,一股火又升起來,

我平時忙於上班課業,

到了週末,又要陪你去這去那,

去拿伴唱機,非得我陪嗎??

 

我沈默了一下,大概有變臉吧,

我說好吧!

突然一提,我週日下午就要回學校了。

這樣一提,好像是為了防止你週日又要我做什麼,

也是有點賭氣,

我提早回去,你叫不到我,總可以了吧!

 

說也神奇,

當我話一出口時,

在接下來的時間,和週六,

我反而可以跟媽媽好好相處,好好說話。

 

 

於是 發現

原來,2種聲音,又是一種全有和全無,

常常,

我照顧我自己,我就無法顧到你的需求,看到你的失落,我也會難受,

我照顧你的需求,我就無法照顧我自己,這樣,我就會委屈,

所以難受、拉扯就產生了。

我根深的觀念,仍是全黑或全白。

 

而這次的新經驗,

讓我了解到,

2種聲音的拉扯出現時,

可以試著,找出讓自己舒服的比例產生就好。

 

回家陪媽媽是一種應該,是被養成的習慣,

那麼,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解除這種不舒服的被制約感?

以前是9成的時間為媽媽,

現在,就5成的時間為媽媽,

5成的時間為自己。

下次如果拉扯的聲音出現時,

試試看,走出第三條路,

或是找出一個2種聲音的適當比例,調和一下。

 

如果我要回家,或為媽媽做任何事,

不再是應該、做女兒的應該要這樣、我應要為媽媽做這些、

如果我要做,是我想為媽媽做,

即使有一些不想,

那麼我也可以為照顧我的遺憾或自責而做,

而不全然是為媽媽而做。

 

 

*************************************************************

 

後記:

 

那天,

傍晚要離開家時,

媽媽突然哭了說,幹嘛這樣呀…..

我有點錯愕笑著說,

我下星期就回來了呀。

 

心裏仍有著依戀與不捨,

然而,再如何不捨,

人終將會有離開的一天,

宴席,總會有散場的時候,

離開,是為了下一次,美好的相聚。

 

走去開車的路途上,

想到念幼稚園的我,

出家門時,老是頻頻回首,

跟站在窗口邊的媽媽揮首道別,

非得回首道別個34次,才甘願離開。

 

 

今天的我,沒有回首了,不再回首了,

小女孩終將要長大。

 

我謝謝我媽媽的生養之恩,

同時我也尊重我媽媽對她生命的選擇,

我將屬於她的課題、和她應負的責任歸還給她。

台長: 晴天娃娃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我的爸媽 |
此分類下一篇:寫給爸爸 之三
此分類上一篇:遺憾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