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的肉身》,菲利普.羅斯著,李維拉譯,木馬出版
將知識的果醬輕輕揩抹在女性裸露的身體或器官之上,做為一本類情色小說,菲利普.羅斯成功地製造了讀者所獵奇的色情場景:年老的教授是如何以知識所給予的假面在人生的末幕優渥地迴旋與表演,而年輕的女子又是如何在身體的萌發過程中,看似掌握了性的鑰匙,兩者,角力般辯證著──菲利普.羅斯企圖揭去知識分子的道德假面,使性的主體裸裎,承認肉身最原始的脆弱和愚騃。然而死亡的部隊亦無刻不在巡邏,小說末尾,作者巧妙地將「垂死」的角色轉移,那或也是性的鑰匙的轉移,將要用來開啟什麼呢?閱讀《垂死的肉身》,除了感受到欲望淋漓包圍,更攻訐中產階級的偽善並回顧六十年代的性解放,在千禧年過後,肉身該航向何方?結局仍在掙扎中開放。
《柔軟的神殿》張曼娟著,麥田出版
如何透過閱讀古典小說而觸摸到神性與人性?張曼娟在《柔軟的神殿》一書中,以上古神話始,講述《山海經》與其他創世典故;歷經寓言故事,在諸子的語言中獲得啟示;其後是六朝志怪如《列異傳》、《搜神後記》,志人小說如《世說新語》;再至唐傳奇所涵括的警世、幻世、愛情、俠義等殊義,最後抵達清朝《聊齋》。作者透過對於古典小說源流的掌握與理解,說書人似地,將那些因為古體文而被忽視排除終於健忘陌生的生動事典,重新喚靈。一關關前進迴繞在幽光綻現的故事殿廊,仰望上方懸掛著由古至今未變的小說人物或小說語言的微妙風采,那些彷彿已被遺忘卻寫在骨骼裡的老故事,就如同一座未被風化的神殿,仍靜靜護守在等待被閱讀的字裡行間。
《偷窺》,郭強生編,九歌出版
窺伺,是閱讀者對創作者永恆的試探。在作品披露的同時,也彷彿鑿開一個微妙的小洞,允許觀看、暴露私我。位居花蓮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幾年來召集了諸多年輕寫作者,試煉創作方向與可能。本書即為該所同學們藉由各種不同類型、想像、節奏,自揭創作過程的發想、經驗、情緒、衝動──既是創作自剖,嘗試窺看自我,也是一次公然允許被觀看的劇碼。全書分「私事」、「心事」、「小事」三卷,看創作如何與私密交綰,或沉澱曾有的書寫心情變為時光裡的沙籽,或著眼生活小事,從中啟發、獲得,除了主文之外,亦附上一小段對於「偷窺」的詮釋。窺中有窺,「窺」的動作亦可相互拆解,像一個祕密的連環套。
《網之下》,艾瑞斯.梅鐸著,阮叔梅譯,木馬出版
語言的網、感情的網、存在的網……無所不在的網絡串起了故事,也讓艾瑞斯.梅鐸這本小說處女作裡的人物,奇異荒誕又帶著一絲頹廢嘲諷地交織彼此的生命。這本寫於1954年的長篇小說,透過一名形象浪蕩的作家,在追尋存在價值、感情真實的浪途上,一次次剝開真相,卻總無法看見核心──是以整本小說敘述帶著弔詭的幽默與詩意,讓馬戲複製在現實的瑣碎細節之中。網之下,存在著想要找到自我的人,卻也一次次,被不可知的命運拋擲而出。故事場景建構於倫敦和巴黎雙城,在梅鐸精準細膩的筆調中,讀者好像也跟隨著不可知的一切在漫遊著,經歷那些爆炸、甜蜜、矛盾、壯碩的情感拉扯。奇蹟不是被生產的,或許只有網下爬行過的人們,可以見證存在辯證後,一點點微量的、對於自我的肯定和相信。
《無名指的標本》,小川洋子著,王蘊潔譯,麥田出版
在《無名指的標本》這本薄薄的書裡,收錄了兩篇中篇小說,一為同名的〈無名指的標本〉,一為〈六角形的小屋〉。前者描寫人們為了封存記憶,將物件或傷痕委託製成標本,然而標本製作師與其祕書之間的關係卻也微妙地變化著,就像一種無可言說的渴望,必須藉由標本的形式永恆保存。後者則講述一奇異的「傾訴小屋」,由一對母子經營,在城市與城市間移動,供人們傾吐真實。無有回應的傾吐,也彷彿一治療的形式,是以一吞,一吐,小川洋子這一回竟有了點吉本芭娜娜的療癒味道。在精短流暢的故事之中,人和人之間耽戀的心情,不可復得記憶,想要超脫的衝動,企圖坦白但又懼怕傷害的為難,都被小川洋子像放大鏡般細細觀察的。如何將已發生的拭除?製成標本只是一個隱喻,學會傾吐或也是一種向自我借貸的方式。
Amedeo Modigliani
Paul Guillaume, Novo Pilota, 1915
Oil on cardboard mounted on cradled plywood
105.0 x 75.0cm
Musée de l’Orangerie, Paris
© Photo RMN - Daniel Arnaudet
www.ngv.vic.gov.au/orangerie/modiglianiim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