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2 20:46:51| 人氣30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削髮不為尼──非我にな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日之秋月,今日之清風;
幼時之玩伴,與成年之新娘……。
種種「非我」流進自我的意識世界中,成為劇本之要角;
一切善因惡緣,無非匯流之點滴。~~

我們活在五官、心靈與語言構築的世界中。一如姓名深深烙印在我心上;我對之產生認同感,以為那姓名就是我,也代表著我。而唯呵於我,仍然代表著意義迥異的聲音。《莊子‧山木》曾說,譬如有一艘空船撞到我們遊河的小舟,此時我們也許會心生不快,但不至於發怒。但假設這艘船上有一人在其上,我們便會對他呼喊;若一再呼喊,對方卻都置若罔聞,我們必然會開始罵人。《莊子》說,我們之所以不怒前者而怒後者,正因前者無人,而後者有人。

當年,展書至此,以為《莊子》暗示我們,在面對一些莫名人事之時,將對方想像成一艘空船,想像對方也有某種程度的身不由己,如此,我們或許便能理解、並諒解對方種種劣行。

其後,讀到《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說:
「譬如虛空:假使諸佛,盡其壽量,或讚或毀,而彼虛空無增無減;甚深法性亦復如是,若說不說俱無增減。復次!善現!譬如幻士於讚毀時,無喜、無憂、不增、不減,甚深法性亦復如是,若說不說如本無異。」
心下一陣恍然,原來在虛船觸舟的寓意中,應化為虛空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金庸大俠的《倚天屠龍記》中也有這麼一段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唯與呵儘管是意義迥異的聲音,但對於虛空而言,終究無所作用;正如梳子、吹風機等等物品,對於除卻三千煩惱絲的人而言,不過是無意義的存在。
既然梳子得依附頭髮而存在,那麼,生活中的種種,何者不必依附我們的五官與心靈而存在?我們能否在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意(心靈)之外生活?又能否在此六者之外找到另一個自我?

《聊齋誌異》中有一則故事,說是陰間的陸判官,某次將兩個瀕死者的心完全對調過來。那兩人起死回生之後,首先面對的難題,不是復活的神奇,而是這兩人對於身邊所圍繞的親友──同時也是陌生人──的訝異。甲以為自己是乙,而乙自以為是甲。就復甦過來的甲乙二人而言,他們各自延續著原先的甲乙的一半,也同時更換了原先的另一半。在這則故事中,人們是以心所認知的事物為基準,因此,他們會以為他們是換了身體;但陸判官及其親友,可能會認為他們是換了心或腦袋。總之,甲身乙心與乙身甲心的組合,想必會使他們產生相當程度的認同錯亂吧?

然而,對我們而言,即使五官與心靈不斷變幻,似乎仍有什麼在支撐著我們對自己的認同感:如一些執持不放的原則(如堅持公平正義)、一些緊抓著的習氣(如完美主義),從過去到現在。

如果有一天,我們改變了這些莫名的堅持,我們是否還保有自我?我們能否因此徹底變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當然,此問題的前提本身或許就是個錯誤:所謂的我/我們是指什麼?身體?認知能力?思考能力?何處或何者,得以被我們視為最後的認同基點?是思想?心靈?直覺?還是求生意志?生命力?

我希望自己不再是自己,卻又不肯放棄某部分的執著,例如自己一再奉行的價值、自己的才能,乃至原有的一些優勢與習氣。當重重因緣聚散離合,交織出今日的我們,又如何能確認我們自身中,一無「非我」的成分?或許,我們自身即是由非我所構成:昨日之秋月,今日之清風;幼時之玩伴,與成年之新娘……。種種「非我」流進自我的意識世界中,成為劇本之要角;一切善因惡緣,無非匯流之點滴。

「雲出自岫谷 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 而海洋在何處?」

既是匯流,自我如何不是非我?匯流之後,自我與非我之海洋終將歸向何方?
(待續)

台長: 長風
人氣(30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予豈好辯 |
此分類下一篇:削髮不為尼──非我になっ&#
此分類上一篇:削髮不為尼──非我になっ&#

fee
fee自己畫的一張書簽,上面寫著:「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
2005-11-23 14:26:27
版主回應
哎呀!被妳抓到了~~
《莊子.山木》那故事的最後就是這一句話呢!
2005-11-24 08:28: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