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科技發展要感謝法國總統戴高樂!」
與幾位以色列科技界業者訪談的內容,這句話是多數人都會陳述的事實。
世界上科技發展領先的國家中,很少是以戰爭國防為起始動機,以色列的科技
產業在當今全球市場名列前茅,其發展過程卻道道地地以國防科技起家,進而發
揚光大,也算國際間少見的例子。目前以色列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上市的
股票超過一百五十家,是Nasdaq海外國家上市數量的榜首。光是在九八及九九年
,由以色列人創業的高科技公司,被國際間科技大廠購併的家數就超過三十家,
其中當以線上交談軟體ICQ被美國線上購併,以及IC設計公司DSPCommunicat ion
被英特爾購併最為耳熟能詳。
研究這些以色列廠商縱橫全球科技領域的表現,不能不回溯到三十多年前的一
場戰事─六日戰爭。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是以色列人相當引以為傲的事件,全
民皆兵的猶太子民在短短六天內奪下耶路撒冷舊城、西奈半島、加薩走廊、哥蘭
高地、約旦河西岸等土地,當時建國才二十年的以色列在短短一週內,國土就增
加了一倍有餘。
雖然這場戰爭讓以色列人揚眉吐氣,但由於以國部隊如摧枯拉朽似的一舉擊破
四周的鄰國,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幾乎毫無招架之力,也使得長久軍援以色
列的西方國家開始受到國際間的壓力,其中法國政府尤其在國內外飽受批評,總
統戴高樂乃決定停止對以色列輸出一切軍事科技及武器。
戴高樂停止軍援的決策,開啟了以色列自行發展科技的新頁,從此之後,這個
位於地中海東岸的小國開始自立發展科技,以軍事為基礎的科技研發於焉誕生。
九○年代開始走紅的電腦軟體、數位訊號處理(DSP)、多媒體、資料保密、
電腦防火牆、網路安全、無線通訊、影像處理認證及追蹤等技術,在以色列軍事
導向的科技發展研究下,都有相當傑出的成效。
除了來自國情上的需要,以色列藉由猶太民族血濃於水的向心力匯集,在以色
列科技產業壯大的歷程中,也有極大助益。例如英特爾在一九七五年就在以色列
北方大城海法(Haifa) 建立了研發中心,這處中心至今還是英特爾在美國境外
唯一的研發中心,擁有一千多名研發人員,英特爾幾年前推出的MMX架構,便
是這處研發中心的成果。此外,IBM也在海法設有美國境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
心,同樣也是七○年代就來到以色列設立據點,目前有一千多位研究人員。
諸多國際一線高科技大廠遠赴以色列設立據點,除了大廠創辦人或執行長(C
EO)本身為猶太裔之外,以色列及猶太人本身在數理教育上的訓練,也是吸引
科技廠商前來設立研發中心的重要因素。
猶太人的智力無庸置疑,愛因斯坦是猶太人,英特爾董事長葛洛夫是猶太人,
戴爾電腦董事長邁可戴爾也是猶太人。以色列國內的義務教育體系,讓學生在數
學及物理二學科有相當的訓練,以色列工商部總科學家(Chief Sci entist)貝
瑞(Orna Berry)女士分析,數學中的「演算法」部份(Algorithm) 可加強學
生思考更為系統化,對解決問題採取行動更有效率,這部份知識應用於軟體開發
上頗有幫助。
貝瑞認為,數學的「複雜性」則訓練學生快速定義並解決問題,這方面的應用
在通訊、網際網路技術開發上,也是必要的能力。貝瑞本身就是一個創業家,擁
有美國南加大博士學位,曾在IBM任職十一年,也曾在海法大學執教鞭,她在
接掌國家總科學家之前,與朋友聯手創立一家通訊設備公司Ornet,九五年時Orn
et被西門子公司以三千萬美元收購。
另一個讓以色列人相當自豪的科技專才訓練來自兵役制度。與台灣同樣實施徵
兵制的以色列,男性公民需服役三年,女性也要服役二年。但不同於台灣兵役制
度的是,多數以色列人皆視服兵役為成長學習的重要階段,國防單位對於學有專
精的義務役軍人,亦相當費心安排其就職單位。
著名的軍中出身科技好手之一是防火牆軟體公司CheckPoint的創辦人GilShwed
,他今年才不過三十歲出頭,但是投身電腦業界已經有十餘年歷史,他在入伍服
役時,就在軍中以電腦功力高強出名,至今尚無大學學歷,但是他創辦的 Check
Point 公司目前市值已達八十七億美元,股價至今仍在持續上升,防火牆產品在
全球市場也是雄霸榜首。
Check Point的行銷副總 Limor Bakal 是位三十歲左右雅痞型的女性,她提到
以色列兵役制度是極重要的工作經驗,應徵工作者前來公司面談時,一定會詢問
他們在服役時的工作內容,該公司很多工程師的電腦專長都是在軍中訓練及學習
而來。此外,軍隊訓練對於個人在組織團體中的溝通、管理等技巧,都對進入科
技公司就業有相當的奠基訓練。
造就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另一支力量,是九○年代初期東歐共產國家垮台後,陸
續抵達以色列的猶太裔移民。其實以色列建國以來,就一直靠著猶太裔移民的遷
入而增加人口,與四、五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聊天,可發現
他們出生地可能是阿根廷、匈牙利,甚至哈爾濱。因為以色列的移民法對全球猶
太人廣開善門,全世界的猶太人皆可選擇至以色列定居並取得公民資格。
九○年代初,德國柏林圍牆倒塌,所有共產國家鐵幕亦隨之瓦解,大批的東歐
猶太裔移民往以色列遷徙,以色列估計近十年來約接受了六十多萬的東歐移民。
這群東歐移民中,有不少皆是學有專精的物理或數學家、工程師等,這群人力的
注入,也讓地狹人稠的以色列在科技發展上有了更充足的資源。
不過,以色列與台灣一樣,科技人才的短缺一樣讓該國產業頭疼不已,英特爾
以色列廠曾經派人前往南美洲尋訪猶太裔理工人才,再由阿根廷等國整批帶回以
色列。近年來以國軟體業急速發展,許多需才孔急的大廠甚至已經往印度尋求解
決方案。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電信記帳及客戶服務軟體開發廠商 Amdocs 在塞浦路
斯建立據點,然後將一整批的印度工程師帶至塞浦路斯工作,因以色列政府與台
灣一樣,尚未開放高科技業非猶太裔的外籍移民,故這家公司每日都有私人飛機
來往於塞浦路斯之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