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宅已非房市萬靈丹,老公寓頻創天價,再加上都更題材熱炒過頭,買氣反轉為疲弱,北市公寓產品成交比重,自去年第2季達到35.5%的高峰後,一路下滑至目前31.3%,而中古大樓卻大幅成長,顯見在比價效應下,具有較低公設的中古大樓,成為購屋人的新歡。
等待都更變身黃金屋,必須長時間的煎熬,看得到卻吃不到。
根據住商不動產的調查,北市不少區域的公寓價格已脫離市場行情,統計去年第1季迄今,新成屋、中古大樓與公寓產品的成交比重,發現北市的公寓成交比例明顯下滑,今年第2季以來(至25日止)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寓成交比重下滑4.2%,顯見失真的價格已反映在買氣上。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公寓產品具有公設比少、坪數實在等優點,且因公寓多位於開發較早的區域,生活機能相對便利,過去由於屋齡與屋況因素,公寓的房價較大樓為低,成為自住客兼顧預算與生活品質的首選,
但近年來由於都市更新議題熱炒,更有不少法拍公寓標出天價,公寓價格直線攀升,甚至出現公寓價格高於中古大樓的怪象。
不過,購屋人受限於荷包預算,對於飆漲的老公寓,已承擔不起,因此不願買帳,導致公寓的買氣趨弱,以台北市為例,公寓成交比重在去年第2季達到35.5%的高峰後,一路下滑至目前31.3%,而中古大樓卻大幅成長,顯見在比價效應下,具有較低公設的中古大樓,成為購屋人的新歡。
除了價格因素,銀行貸款也成為衝擊公寓買方的原因之一,徐佳馨指出,不少銀行都發現,過高的公寓價格將拉高放貸的風險,因此對於太過老舊的公寓,給予較差的貸款成數或利率等條件,相較之下,公設較低、屋況較佳的中古大樓更受買方喜愛。
台灣房屋也認為,由北市歷年都市更新「申請案件數」與「核定案件數」,推算成功率不到5%、微乎其微,民眾搶進都更宅應審慎。
而在北市高房價的擠壓之下,有不少購屋人寧願以同樣價格換取較佳生活空間,加上近2年北縣新成屋交屋不少,因此促成北縣新成屋買氣的升溫。
工商時報 【記者馬婉珍/台北報導】
http://key88.net/article20875.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