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實佳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林敏弘認為,買房子要把握「由小而大、從遠到近」的原則,房貸支出則要控制在薪水的三分之一以內。他認為,「危機入市」是買屋的好時點,有助早日晉升有殼階級。
64歲的林敏弘白手起家,原本只是個公務員,後來為了多賺錢償還長輩的債務,轉換跑道當會計師,並兼差當代書;後來又跨足不動產仲介業務,如今公司業務已從會計、法律、地政、房仲、裝潢和外牆拉皮等,無一不包。
值得一提的是,他憑藉獨到的眼光和手法,投資房地產也頗有斬獲,名下累積不少價值不斐的房子。
林敏弘說,民國66年時,他31歲,在台北市大安區的安東街買了第一間房子,30坪要價102萬元。當時,他當公務員的月薪約6,000元,只能跟太太借錢買房子。隔年中美建交造成房地產大跌,原本堅持不貸款的他心想,如果共產黨打過來,貸款應可一筆勾銷,而沒打過來就賺到,於是又在附近的忠孝東路3段買了間60坪的房子,要價266萬元,結果真的讓他撿到便宜了。
他認為,只要遇到國際或國內局勢有危機,就是進場投資的好時機,像當年政府退出聯合國,他那時沒錢買房子,但還是有去買黃金,一定要把握「危機入市」的原則。
林敏弘提到,不向銀行貸款的觀念,是受到他的父親影響,因為父親生前借錢買土地,過世時卻無法還清借貸。他記得父親生前曾說,利息的「利」是「刀割稻禾」,十分划不來,因此能不貸款就盡量避免。
只不過,以目前的房價來看,除非有個富爸爸,否則不貸款很難買得起房子。因此林敏弘說,現在他不反對年輕人貸款買屋,但記得利息支出一定不要超過薪水的三分之一,壓力才不會過大。
至於挑選可增值的房子訣竅是是什麼?林敏弘說,捷運沿線附近的房子是首選,因為交通方便、人潮也聚集,買屋可視自己的能力由小而大,慢慢換屋;區位也可選擇由遠而近,先從郊區下手再換到市中心。
他認為,大致來說,每個人的一生總會有幾次財運,當機會來臨時要懂得及時掌握,才能抓到機會賺到錢。
【聯合報╱本報記者賴昭穎】2010/03/21
http://key88.net/article18881.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