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吳揆『順應輿情』,在立院宣布暫停北市精華區國有地標售,讓執行預算之國產局裡外不是人;財長李述德先前的辯解,看來也更加荒謬。
不過這標售臨時喊卡,似乎被解讀為另類炒作題材;昨日資產股及土地庫存量高的營建股皆氣勢如虹,外資也喊出加碼買進。之前倡議停售派學者則認為,這確是平緩北市房價漲勢的第一步,不過短期來看,顯然適得其反。
相關稅改議題昨日也有新發展。除了先前的豪宅稅外,財政部又擬將非住家房屋稅率調高,住家也將改為差別稅率,想當然爾,豪宅又是實際被調高稅率的對象。此外,自用住宅適用之地價稅優惠稅率也將限縮,累進稅率也準備調高。由此看來,政府顯然是繼續拿市場上的高總價產品,也就是通稱的豪宅開刀。
這個邏輯,和月入5萬以上者健保費擬調漲的做法,可說完全相同。多數人都知道,健保虧損問題是出在健保局經營績效不彰,追討北高兩市欠款不力及藥價黑洞等問題;找這四分之一的假高收入者拔鵝毛,當然惹來非議。同樣道理,繼續找豪宅開刀,不僅思考民粹,也是完全搞錯方向。
根據北市稅捐處調查,豪宅稅(提高構造標準單價及路段率)適用對象共11,177戶。我們不清楚北市稅捐處這項調查的標準或依據,而根據住展企研室先前之統計估算,光是過去四年,北市就新增近1,500戶(標準為單價百萬、坪數90坪以上者,當然預售居多),今年329檔又會冒出許多新豪宅;初步估算,至少會再增400戶。因此兩年後,約有逾1,5萬戶『豪宅』適用課徵所謂豪宅稅。
只是針對豪宅課稅,首先認定標準爭議大,然後是杯水車薪,富人不痛不癢,還會造成標籤效應,讓豪宅價格再被炒兩番,再加上比價效應,結果當然適得其反。
標售國有地形式無罪,是時機有問題,故暫停標售是暫緩火上澆油,然中長期則不但無益於土地活化利用,也會給精華土地資產持有者新的炒作題材。稅制稅基癥結已久,但稅改本身即目的,不該是平抑房價的手段;換句話說,徵豪宅稅或相關稅改,假議題成分很高。
事實上,房價愈來愈高,除了投資者豪賭ECFA簽訂後行情再翻升外,先前調降遺贈稅及各國貨幣擴張政策救經濟,造成資金浮濫回流,才是根本因素。
住展企研室認為,房市相關稅制之問題不在稅率或稅目,而是稅基,也就是未按實際交易市價課稅。徵房屋稅之評定現值,或徵地價稅之公告地價、現值,都和市值差距太大,因而形成富人節稅管道;此道不封,交易價格終將持續扭曲。
都會高房價問題,則是台灣近十年政策謬誤的結果而非原因。十年經濟空轉,產業政策無法與時俱進,讓多數受薪階級薪資倒退;稅改卻無配套,讓匯回的海外資金無處可去,只有流向都會房地產,結果掉入價格狂飆,都會區房地產持有集中化加劇,一般庶民更難負擔的惡性循環中。長期的區域發展失衡,更造成都會區房市需求居高不下,炒作、投機空間繼續存在。
事實是,無論豪宅稅或停售國有地,甚至興建平價住宅等,毋寧都是民粹式政策操作。南方朔說馬英九兩年執政毫無政績,當然有些言過其實;然目前有關房市或平抑房價之政策,顯然是做了比不做更糟!
【住展房屋網/新聞分析】 2010.3.5
http://key88.net/article18263.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