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宣弼、王亮勻、陳品竹、林耀文/專題報導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研究員李健銘表示,透過「以屋養老」的方式,可讓民眾資產再活化。但由於房屋會折舊,在房屋殘值的鑑價部分,可能會視屋齡的老舊程度而定,一般來說,加強磚的房子若是超過三十五年,就不會有建物價值而只剩下土地價值;鋼筋混凝土約五十至五十五年;鋼構可長達六十至一百年。
越近市中心 可貸到八成
以目前市場機制來說,銀行鑑價的核貸成數應該在六成左右,但若是物件越近市中心,會因土地價值越高,甚至可核貸到八成。
利率方面,國外通常都是將抵押債權年限設定為二十年,這對銀行來說,要承擔屋齡老舊的風險,因此,可能利率會在三.五%以上,若政府的社福政策沒有補貼,則預計將會更高;以一戶六百萬元的房子、抵押債權年限設定二十年為例,如果銀行鑑價核貸成數六成的話,那民眾每個月約可領到一萬零三百七十九元。
房產業對「反向抵押貸款」基本上認為是很好的意見,贊成的比例高,但對於真正實施的可能性質疑,因為問題實在很多,所以,有專家建議,有考慮到這種方法的民眾,其實現在就可以想辦法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減少未來的風險。
首先,關於房子的估價問題,遠雄集團副總經理蔡宗易、宏大不動產估價師卓輝華都認為,政府若真要實行「以房養老」,銀行的估價相當重要,因為要鑑定建築物的殘餘價值,才能精算可貸款金額;以及未來年限之後剩餘資金不同的配套,讓銀行與消費者之間,兩不吃虧。
以房養老作法可以更多元,不必靜待政府介入,卓輝華及信義房屋企研室研究員李健銘建議,其實民眾可以有另一種選擇,就是先把房子賣了,再去租屋居住,然後將買屋所得做財產信託,也一樣採取每月定額領取方式,避免手上有大筆資金的風險;不論是以房養老或是賣屋求現,一個要付給銀行利息、一個要付房屋租金,其間花費差距可估算得出來。
二十一世紀不動產高專馬珊珊提醒,民眾想「以房養老」,要認知並非所有的房子銀行都歡迎,應該還是銀行認為「有價值」的房子較有利。因此,及早因應的方式就是,買房子時就應選擇好地段、民生機能便利、醫療資源充足,交通便捷、有重大建設的地段,兼具老人居住方便性,及銀行眼中的好標的,為「以房養老」創造多一點保障,減少被銀行拒絕或低估的可能性。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10/18 04:09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