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13 19:10:24| 人氣4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震撼主義 The Shock Doctrin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hockDoctrine.jpg




於把這本書厚厚的書本給看完了
書名是震撼主義 The Shock Doctrine
它的副標是災難資本主義 The Rise Of Disadter Capitalism


書中的內容主要在闡述二次大戰後
由於傅利曼的芝加哥經濟學派興起
該經濟學派大力抨擊凱因斯的政府該扮演強而有力的手
而強調新自由放任主義  強調大有為的政府應該解除任何管制(包括物價)
鼓吹資本家  企業家 或跨國財團對外能自由的資金 物流  人流等的移動
對內則要政府無限的放鬆信用   縮減政府支出(想到去年的金融風暴)
已達政商利益共同體  並堅決鼓吹的是一種私有神聖化  國家干涉邪惡化
又有人稱此學派造就後來許多的政商財團主義
(BOT就是這麼產生的 像台灣的高鐵 現在的經營不良爛攤子就留給政府傷腦筋)
但是新自由主義換來了整體社會的不公義
高經濟成長卻低度發展  財富分配不均

 

書中舉了一個諷刺的例子......
阿富汗面臨乾旱貧窮時  可口可樂卻在首都開張 
但製造一瓶可樂需消耗七瓶水 且一般百姓根本無力消費 
但阿富汗總統仍自鳴得意的主持可口可樂開幕剪綵活動
並表示阿國從此又邁向經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典型的政商財團主義 得利的是官員與資本家)
 


書中表明了除了傅利曼所帶領的芝加哥經濟學派
如何如何在美國 拉丁美洲 中南美洲 亞洲宣傳這樣的理念
衍伸閱讀可以從那兩本經濟殺手的告白
看出那時的時空背景與豺狼虎豹的經濟殺手
殺手的任務在於前往各國家進行有目的的放款計畫
並以債務綁住開發中國家
其目的則是藉此控制該國的石油 礦產等資源
並且傅利曼善用的震撼主義手法 也就是藉由危機的產生
把別人的災難作為自己牟利的的利基
為了擴大利基而去製造更多災難  進而刺激社會與經濟震撼療法
如同傅利曼曾說過的名言...
只有危機會造成實質改變  無論是實際的危機或感覺上像危機....

 

本書基於該論點也解釋了為何911後小布希要發動戰爭攻打伊拉克
因為真正獲利的是布希家族 軍事顧問 與製造武器商的大財團
即使美國經濟低迷 需舉債打戰 小布希仍執意攻打
在紐澳良卡催娜風災後  傅利曼見獵心喜 
因為該板塊被破壞後  已成為空白板塊  可重新創造
建議整個重建計畫  將公有學校改為私人  
使得處在社會邊緣的學童無力就學

 

斯里蘭卡南亞海嘯後  闡述那些跨國資本如何發災難財 
如何藉機會奪取當地的土地與資源 創造了一個沿岸觀光區開發計畫
取代原來的漁民社區  逼走了長年居住在此樂天知命的漁民  
該觀光開發計畫使得大型五星級觀光飯店進駐 
但該國能消費該奢迷的飯店國民卻是少數
創造了一種貧者愈貧 富者更富的世界 
 

這讓我想到之前新聞沸沸揚揚的在討論

產促條例第30條....
針對跨國企業來台設立營運總部者可享營利事業所得稅15%的優惠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震撼主義這本書提到的政商財團主義的概念
發揚傅利曼的芝加哥經濟學派精神 鼓吹自由放任思想
政府給予放鬆  解除管制  甚至給予補助獎勵等
但這對於國內的大企業或中小企業是情何以堪呢
後來政院才刪除該第30條  

 

緊接著這期的商業週刊與今周刊
兩大同性質競爭的雜誌不一而同的討論同個我認為挺重要的主題

商業週刊1164 ~ 廉價中國再見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9552

今周刊690  ~ 直擊變調的世界工廠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web_content/article.aspx

顯見中國沿旱的缺工潮有多嚴重
裏頭有分析造就缺工潮的原因
(上網看看就知道成因為何)
我想討論的是  中國被世界稱為血汗的工廠
也由於傅利曼新自由放任主義的當代經濟學顯學
使得不受限制的金錢可以全球自由移動進出
更由於自由貿易 全球化政策鼓勵邊陲或半邊陲國家
可以藉者核心國家的技術 金錢 企業家精神等等大力建設該國
但經濟學恆久不變的定律是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演變成各個跨國企業至中國等國家進行設廠 生產 建造等
圖的是這些國家的低工資  低稅賦的關稅
不斷壓制那些超工時低工資 甚至工作環境差的勞工
也就是馬克思主義所稱的  剩餘價值論與剝削論

 

對照該期的商周與今周
代表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
漸漸地覺醒了  不為了那區區每月的一兩千元人民幣
這麼辛苦從內地千里迢迢的到沿海謀工作
雖然內地的工資沒有沿海的工資高
但相對的沿海的物價  消費卻是內地的好幾倍
未來這些精明的跨國資本家  政商財團
會往廉價更低廉的東南亞國家設廠  繼續壓榨吧
就像複製早期台灣成衣 雨傘的勞力密集代工生產  
當台灣薪資提高  人力成本上升轉而前往中國
未來將轉往東南亞  拉丁美洲等


我常在想經濟學不是一直在談
有供給就有需求   有需求就有供給
當兩者自然平衡時即是價格與數量的均衡點
但是我總覺得許多時候  物價  房價 薪水
大多不是兩者拉扯後的自然平衡的 
而是絕對有強大力量的資方所決定的

台長: han1103
人氣(4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社會學的想像 |
此分類下一篇:物化或美化的女性高跟鞋
此分類上一篇:離譜的高台北房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