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位於基隆港口西碼頭萬人堆鼻,日據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創建) 基隆港是天然海港,舊名雞籠港。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滿清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成為通商要港。光緒三十四年(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逐漸發展為海路運輸吞吐港。 基隆燈塔原為磚砌圓塔,於明治三十二年由日本人著手興建,翌年開燈啟用。民國五十一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除了主燈外,早年還設有紅色光弧,用以標示港外的新瀨險礁,後因基隆港務局將險礁炸除,紅色光弧也再民國七十八年遭撤除。塔高:11公尺燈高:40.2公尺公稱光程:16浬 參考書目:沈文台(2000)。《台灣燈塔圖鑑》。台北:貓頭鷹。《台灣燈塔之美》。財政部關稅總局。
(圖/位於基隆港口西碼頭萬人堆鼻,日據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創建)
基隆港是天然海港,舊名雞籠港。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滿清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成為通商要港。光緒三十四年(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逐漸發展為海路運輸吞吐港。
基隆燈塔原為磚砌圓塔,於明治三十二年由日本人著手興建,翌年開燈啟用。民國五十一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除了主燈外,早年還設有紅色光弧,用以標示港外的新瀨險礁,後因基隆港務局將險礁炸除,紅色光弧也再民國七十八年遭撤除。
塔高:11公尺
燈高:40.2公尺
公稱光程:16浬
參考書目:沈文台(2000)。《台灣燈塔圖鑑》。台北:貓頭鷹。
《台灣燈塔之美》。財政部關稅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