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武陵人,他是捕魚為業的。有一次,他順著溪水往上划行,忘記自己究竟划了多遠,忽然間他遇到了一整片長滿桃花的樹林,兩岸好幾百步的土地上,中間沒有其他不同的樹木,放眼望去都是鮮嫩的芳草,桃花繽紛慢慢地飄落,漁夫感到十分訝異。他再度往前划,想要走完這片樹林。就在樹林的盡頭,正好是小溪的源頭,於是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好像有亮光出現,於是就下了船,從這個洞口進去了。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剛開始,洞口非常狹窄,僅能夠讓一個人通過而已,再走幾十步之後,就突然開闊而且明亮起來,眼前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排列整齊的房屋。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水池,還有桑樹、竹子之類的植物。田間的小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叫聲彼此都聽得到,裡頭來來往往耕田工作的男女,他們穿的衣服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模一樣;不論老人或小孩,都很怡然自得,生活快樂。村裡頭的人看到這個漁夫,都大吃一驚,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夫就詳細地回答。村裡頭的人便邀請漁夫到他們家裡頭作客,擺上酒席、殺雞煮肉、烹調食物來招待他。村裡的人聽說有這麼一個人來了,統統跑來向他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我們祖先是為了躲避暴亂的秦朝,帶著妻子、小孩和鄉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再也沒有出去,於是就和外人隔絕了。村民問漁夫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連漢朝都不知道,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夫便一一地把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訴他們,他們聽了都很驚嘆訝異。其餘的人也分別請漁夫到家裡去,大家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夫在這裡逗留了好幾天,就要告辭了。村人還對他說:「我們這裡不值得向外邊的人說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漁夫離開後,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上記號。回到郡城後,便去拜見太守說明了這件事。太守立刻派人跟隨他前往,找到了先前所作的記號,但是卻迷失再也不能找到那條路了。南陽劉子驥是一位清高的士人,聽到這件事情,就高興地計畫前往,卻沒有結果,不久就病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人去尋訪了。
----------
東晉王朝和劉宋王朝交替的時代,動盪不安,人民受到外族與統治階級的雙重壓迫,生活痛苦。陶淵明看不慣會官場的腐敗與黑暗,決定辭官歸田,寫下了〈歸園田居〉,從「誤落塵網」與「久在樊籠」,不難看出他對政治非常的厭惡。他幻想著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淨土,饒富社會意義的〈桃花源記〉於焉產生。
陶淵明把這個理想的境界寫得非常逼真,武陵人在桃林的盡頭發現一個山口。進入後看見了開闊的土地,整齊的房屋、良田美池、桑竹,進而和桃花源居民接觸、對話,營造出確有此地的假象。
桃花源,一個和平、寧靜、安樂,和現實社會完全對立的理想社會。沒有戰亂,連外面的改朝換代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外面的人所遭受的痛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自食其力,這對當時賦稅繁重的階級社會,是求之不得的好地方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桃花源,但是不少人在現實壓力的逼迫下「遂迷,不復得路」,杳然不知所往。2010年的最後一天,期許自己:莫忘初衷,不要迷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