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有《匈牙利狂想曲》,埃乃斯庫有《羅馬尼亞狂想曲》,格什溫有《藍色狂想曲》,李斯特有《西班牙狂想曲》,德沃夏克有《斯拉夫狂想曲》。如今,蕭敬騰也有了自己的——《狂想曲》。
不是所有的灑狗血都能叫狂想曲,不是所有的抓狂、狂吠都叫狂想曲。狂想曲并不只是一種無拘束的瘋狂和狂歡。狂想曲除了需要具有奔放的情感之外,于音樂上來講,更重要的是擁有動聽的韻律和自由的演繹。狂想曲,既可以是以民間音樂為素材的變奏,也可以是變奏基礎上的史詩,同樣可以是搖滾與古典融合的跨界。它既可以是李斯特、格什溫,也可以是蕭敬騰。
但蕭敬騰的《狂想曲》,卻不是無邊界的亂狂亂自由。作為一張流行音樂專輯,《狂想曲》并沒有用過于多元和跨界的曲風,去轉移歌迷的專注視線,去淡化旋律和演唱的焦點。從本質上來講,《狂想曲》就是一張看起來很正常的流行唱片,但愈是正常的平臺,反而更容易突出音樂和歌手的不平常。
但正常卻并不意味著簡陋。相反,《狂想曲》同樣皮件是一張精致和華麗到爆的專輯。只不過,和通常意義上這個時代所謂的華麗專輯不同,蕭敬騰卻是將更多的精力,僅僅只是用在了演唱和演奏這些最本質的音樂環節上,用音樂來解決音樂的問題。所以,《狂想曲》它不玩空洞的概念,也沒有什么PS,更不會人工注入什么腎上腺素。它就是一張唱片,一張樂器實打實、歌聲實打實的唱片。
不像一般發燒人聲唱片注重的音場層次感,蕭敬騰在這張專輯里,則是深入樂隊、深入樂手,走到樂手之中去,甚至自己本人也擔綱了部分作品的鼓樂器錄制。這也讓整張專輯更像是蕭敬騰和樂隊融合后的演繹,而不僅僅只是歌手與伴奏樂隊的卡拉OK合成。所以,即使聽到這張專輯的人聲效果,可以類比發燒唱片,但這卻是一張人聲和樂器同樣飽滿、絕不空洞的唱片。它的發燒效果,來自于樂器和歌手情緒的互補、較勁和嬉戲,而不是硬件冷硬的發燒,卻是活人活的發燒,有溫度、有心跳,讓你無法冷靜,讓你全身發燒,而非僅僅耳朵發燒。更重要的是,蕭敬騰這種純粹人聲和現場化的發燒,甚至不需要什么真空管和膽機之類的硬件輔助,入門門檻極低,只要有一張正版唱片,無論是有源音箱還是森海塞爾耳塞,都能讓你燒起來。
首次擔任制作人,也讓蕭敬騰在新專輯里更懂自己。除了演唱外,創作、和聲、錄音、打鼓等方面的親歷親為,更讓蕭敬騰能夠與作品保持更好地緊密度。細節決定成敗,正是這種刻字個人化的細節,讓《狂想曲》這張專輯的密度更高,活性因子更多。
而在演唱方面,蕭敬騰則充分展現出自己的自由度。《只能想念你》中副歌段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真音和假聲的樂句過渡交錯,幾乎就像是兩個音域的歌手在對唱,而這對于很多歌手來講,往往都需要用拼貼才能完成。而《話不多》雖然是一首很硬氣的爺們流行歌,但蕭敬騰灑脫從容的處理,卻有一種類似于爵士的自由不羈,不是爵士也很爵士。同名主題曲《狂想曲》,則無論是大聲聽還是小聲聽,都有一種現場才有的風卷殘云感,即使在高音區,蕭敬騰依然馬步很穩,讓人手工皮件對他的音域潛力感到深不可測。與此同時,像《只能想念你》和《怎么說我不愛你》這兩首作品,蕭敬騰還將它們演繹得完全不聽不出來是蔡健雅和阿弟仔的作品,甚至和他自己創作的《好想對你說》等作品,就像一個整體。這對于一個歌手來講,其實就是一種演繹再加工的能力,是一種演唱風格決定音樂風格的能力。
《狂想曲》就像是一張插了電的不插電專輯,原音再現、歌聲純粹。《狂想曲》也是一張在錄音棚里錄制的現場專輯,音量開小就是Pub演出,音量開大就是萬人現場,但狂野卻不失控。《狂想曲》更是一張演唱演奏和錄音極其平衡的專輯,嫁衣精彩且合身,而作為樂隊主唱和領班的蕭敬騰,更是將流行的感性和搖滾的野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它還原了一張流行唱片應該有的本質,也還原了演繹的原生態和演奏的原生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