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裡,總有各式各樣的蔓藤植物,盤繞遊竄於枝枒之間,與樹木共同構成抬頭所見的綠色天幕。蔓藤是森林裡揮灑不羈的線條,少了蔓藤,森林就失去了野性。
因此在蘿蔔坑,達可喜歡在大樹旁邊種上一株蔓藤植物,與它伴生。這些蔓藤當然必須經過挑選,有些是花美果香的園藝植物,例如百香果,但絕大部分,還是為了保存在野外可遇不可求,各有特色的原生蔓藤。
菊花木就是其一,它的原生地在台灣各地的中低海拔山區,之所以借菊花之名,是因為他的莖幹橫剖面磨光之後,呈現出精緻的花瓣狀紋理。但這天賦的美麗卻也為它帶來災難,有些人貪愛他的美感,將他砍下做成工藝品,視藤的粗細,可以做成椅凳、杯墊、鑰匙圈…,以至於在野外,粗大的菊花木愈來愈稀有,偶遇一株手腕粗的藤蔓,就已經讓人讚嘆不已,也為它的安危擔心,因為不只貪心的人會砍它,還有些人認為蔓藤植物會纏勒大樹,害大樹死亡,因此看到蔓藤就揮刀砍斷。
殊不知並非所有蔓藤都是用纏勒的方式攀爬,例如菊花木,它只是用卷鬚纏繞樹木的枝條,攀樹而上,對樹木的主幹影響有限。
況且森林裡面的每種植物各有它扮演的角色,競爭亦是生態的一環,實在不應由人的角度來判別競爭雙方誰是該留的好植物,誰又是該被砍掉的壞植物。
幸好,菊花木的繁殖能力強,雖然粗大的藤蔓變少了,但在許多低海拔山徑兩旁,還是可以見到為數不少的小苗、細藤。
自從看過菊花木的美麗花紋之後,達可便開始想像蘿蔔坑的樹頂有菊花木游竄的動人畫面,當然,若是偶而有颱風打下來的斷枝,還可以拿來做一些美麗的鑰匙圈…,那該有多好。
為了實現夢想,蘿蔔坑從2007年陸續引進3株小苗,分別種在不同的大樹身旁,不過菊花木的生長速度沒有想像中的快,攀爬的功力也顯得笨拙,種了許久,旁邊還架了枯木讓它當作支架,可是它卻總看不上眼似的,直往旁邊亂竄,有時抓住一片芒草葉,便很開心地往橫向發展…。下場可想而知,只要割草機一砍草,所有向上提升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
就這樣,幾年之後,當年種下的菊花木中的一株早已消失無蹤,另一株則在草叢間漫遊,幸好,有一株種在雨豆樹旁邊的,終於成功攀爬上樹,龍飛鳳舞於樹梢之間,實現了我心中的想望。
菊花木的葉子長得很特別,葉尖呈燕尾狀開岔,這樣的葉形看來有點眼熟…,對了,公園裡常見的羊蹄甲葉子也長這個樣子,其實菊花木就是屬於豆科的羊蹄甲屬,所以葉子也就具備了羊蹄甲屬的特徵,不過根據蘿蔔坑的實地觀察,在菊花木下垂的細枝條末端,許多葉子竟是不開岔的。
這樣的葉形經常讓人不敢確認它是菊花木,反倒將它誤認成跋契,是個相當有趣的現象。
菊花木的花通常長在高高的樹頂上,要想近距離欣賞它的花朵,還真需要一點運氣與福氣。
達可就是這有福之人,在種植菊花木數年之後,有一天終於在下垂的蔓藤上見到菊花木的花朵。
菊花木的花序像一把細長的奶瓶刷,上頭錯落有序地開著數十朵白色小花,
每朵花的花瓣五枚,雄蕊有三枚,
中間的雌蕊在花謝後都會發育成一個小豆莢的模樣,但並非每一個小豆莢都有完成授粉,
以蘿蔔坑的觀察,似乎只有花序末端的兩、三個豆莢會繼續長大成熟孕育種子,其他的都是空包彈,很快就陸續掉落,不知其他地方的菊花木是否有所不同?
菊花木的豆莢初始為綠色,成熟後會木質化成為棕色。至於種子的長相…,到目前為止還不曾剝開果莢觀察過,若有機會再補充報告吧!
如今菊花木已經成為蘿蔔坑的一分子,希望有一天在園區的某個角落也能發現它的小苗,那將意味著,蘿蔔坑終將成為菊花木生生不息的種源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