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在老同事大力推薦之下,看完了「向大自然學設計」。這是一本介紹樸門永續設計的書,裏頭最主要的概念,就是要觀察自然,從大自然的運行之中,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用對環境最友善,也最有效率的方式,從自然中獲取所需。
這樣的概念,其實早已廣為流傳,各門各派的自然農法、有機農業,都強調與自然和諧共處,對達可而言,當初買下蘿蔔坑,所要實踐的,不也是如此嗎?只是概念容易闡述,實際的做法,就得各憑本身的嘗試與摸索,自己去體悟了。在這本書裏頭,雖然主要還是理念的傳達與設計原則的闡述,但是有一些實做的手法,讓達可看了頗有同感,也想在蘿蔔坑嘗試看看。
其中有一個與慣行農法迴然不同的做法,就是不翻土的耕作方式。常見的慣行農法,不論是機械式的農機耕耘,或者是扛著鋤頭打理自家的小菜圃,在種植之前一定要先將土壤翻耕過一次,讓有機質拌入土裡面。否則土壤太硬,也會影響植物根系的發展。這是傳統農法的思維與做法。
所謂不翻土的耕作,則是顛覆這樣的思維。看看大自然裏頭的植物,在種子掉落地面之前,有人幫它鬆土嗎?並沒有。事實上在我們看得到的土壤表面與看不到的地表之下,自有一套物質循環的機制,植物的根將地底下的養分與水分吸收到地表以上,加上光合作用的能量,轉化生長為我們見到的枝葉、花朵、果實。等到有一天這些植物體功成身退回歸到地面,與地表上各種動物的排遺、屍體等有機體,逐漸分解累積,再藉由水份的滲透或是鼴鼠、蚯蚓等小動物將有機質帶回土壤裏面,不用人類的干預,大自然運行得十分完美,只是,需要時間。
所以,我們或許可以幫忙縮短這樣的時間,但是未必用翻土的方式,破壞土壤的結構,也改變了地表上下的生物與土壤間緜密的依存關係。
10月底的蘿蔔坑日,達可在蘿蔔坑開始進行一項實驗,嘗試用不鬆土的方式,看看是否真能成功種出作物來。在首作實驗中雀屏中選的作物是蘿蔔坑一向口碑最好的水果-鳳梨。老實說,高績效團隊的小朋友一直對鳳梨恨得牙癢癢的,因為每回幫鳳梨除草,即使做了再多的防護措施,仍難免被割得傷痕累累。所以每當達可帶著鳳梨苗,興匆匆地開闢新的鳳梨田時,就可以見到這樣的OS從大家的眼神中射出來:「老闆,你是要用鳳梨把我們逼走嗎?」
其實大家誤會了,蘿蔔坑每一次開闢新的鳳梨園,都有針對既有的問題做檢討改進,目標就是要讓大家能省工、省血,一切都是為了員工的福祉著想,這一次的實驗當然也不例外。
在這次要開闢的鳳梨田土地上,原本是片草生地,兩個禮拜前蜀龍才剛砍過草,因為秋天的草長得慢,此時還沒長高。若照以往的作法,達可會先開怪手將土扒鬆,將草除乾淨,再挖植穴種入鳳梨苗。而這回,達可的工作夥伴不是老怪手,而是一隻豬八戒使用的爪扒子,那是一直致力於「雜草覆蓋法」的阿雅專屬法器,趁著她不在偷偷借用一下。
首先,將種植地附近兩周前被砍下來,已經曬乾的乾草蒐集起來,在地上先鋪一層厚厚的乾草墊,這層乾草墊的作用可多了,首先它可以遮蔽光線,讓底下的雜草無法行光合作用,長不起來;其次,這層蓬鬆的有機質,在澆水或下雨的時候,具有保水的功能,可以為種植的作物涵養水分;第三,當這些有機質逐漸分解的時候,其實也就回歸到土壤,成為鳳梨以及泥土裡面眾多生物的養分。
只有乾草墊還不夠,達可又從旁邊的香蕉樹上砍了幾片香蕉葉覆蓋其上,只是新鮮的香蕉葉對香蕉本身而言,其實還有行光合作用的功能,砍下來給鳳梨當棉被似乎厚此薄彼,
於是厚道的達可退而求其次,改砍垂掛在香蕉樹上枯萎多時的枯葉,一方面可以做為鳳梨田的覆蓋物,另一方面也幫香蕉樹減輕負荷,讓下層空間通風,減少病蟲害發生機會。在書上的範例是使用撕去印刷層的回收紙箱厚紙板,不過瓦楞紙箱畢竟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材料,還可以回收再製,拿來腐化回歸大地,感覺上似乎有些可惜。
當蓬鬆的乾草與蕉葉堆疊起來之後,達可跳到上面來回踩踏,讓這厚厚的有機質緊實一點。也不知踩了多久,反正大自然裡沒有一定的標準,覺得累時,就算是完成囉。
接下來要開始種植了,把這層巨獸夯實過的有機質想像成土壤,拿起鏟子在上頭挖洞,挖掘的土洞穿過有機層、綠草地、再經過原有的表土往下挖一點點,深度就已經足夠,比起在乾硬的紅土上挖洞輕鬆多了。將鳳梨小苗從盆中倒出來,種進植穴裡,很快就將今天帶來的七株鳳梨小苗種完了。
事隔五日,再回鳳梨田觀察,原先蓬鬆的有機層似乎乾縮降低了一些,五天前種下去的鳳梨苗依舊青翠,顯然這些乾草有達到些許遮蔽陽光與保水的效果。哈,選擇鳳梨的心機在此揭曉,因為鳳梨耐旱,比起其他作物而言,沒有渴死的困擾。
初步的狀況似乎符合預期的理想,不過這些鳳梨苗得長個兩、三年才會結果,實驗才剛開始呢。後續的生長狀況值得持續觀察,請靜候達可的追蹤報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