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蘿蔔坑位在海拔600多公尺的低海拔山區,這個區位原本應該有許多與平地不一樣的昆蟲,只是因為蘿蔔田的開墾,害蟲蟲必須逃離家園。而隨著蘿蔔坑的植物種類愈來愈多樣,昆蟲也慢慢回來了,有許多過去只在圖鑑上見過的昆蟲,都意外地出現。最大的一場「蟲」林大會師是在園區南界兩株鬼櫟開花的時節,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蟲子成群結隊光臨蘿蔔坑,忙碌地在鬼櫟樹上搶食,大青叩頭蟲就是其中一種。

大青叩頭蟲在昆蟲裡面個頭算是比較大的,體長有將近4公分,可以媲美家中常見的美洲蟑螂,尤其是從側面觀察時…,嗯!還真有點像。不過大青叩頭蟲在色彩上可比小強要美艷得多了。牠的外鞘呈現藍綠色的金屬光澤,隨著觀賞的角度不同,還可能變成古銅色或棕紅色,媲美閃閃爍爍的七彩霓虹燈。

第一次在蘿蔔坑看到這艷如寶石的昆蟲,心情是相當興奮的,因為在這之前,除了圖鑑上面之外,沒有見過牠的印象。小時候在嘉南平原,要說到有金屬光澤的昆蟲,最常想到的大概只有常見的綠金龜,雖然顏色也很美麗,不過畢竟太普遍了,已經無法激起任何悸動。所以當我在蘿蔔坑的溫室外頭發現這隻大青叩頭蟲時,如獲至寶,還很小心地將牠抓到筆筒樹葉上頭,拍張美美的沙龍照。忘了先問牠喜不喜歡這樣的背景?

原以為這樣的美麗邂逅是可遇不可求,沒想到在去年鬼櫟開花時,居然在度與牠相遇,而且這回竟然是一大群,整棵樹上隨處可見大青叩頭蟲,每隻都緊抱著一穗開滿雄花的花序,從牠們陶醉忘我的神情來看,應該是在吸食花蜜。

還記得那年天真浪漫的阿雅拿著罐子抓走一堆,然後開心地問達可:「你有看到鬼櫟上面好多叩頭蟲嗎?」
沒看到!因為…不是都在小姐妳的罐子裡頭了嗎?

還好,每年此時,更多的大青叩頭蟲依舊準時赴宴,數量多的時候,同一棵樹上要數個三、五十隻,輕而易舉。只是在鬼櫟花期結束後,大青們也就悄然退席,想要再見到如此盛況,又得再等來年。

叩頭蟲之所以會叫做叩頭蟲,是因為牠有個逃生的拿手絕活,首先當牠感受到威脅之時,會突然像嚇暈的女生一般,從樹上直接掉落地面,然後六腳朝天裝死。萬一掉下來的時候不巧被底下的葉子接住呢?生死交關之際那顧得了那麼多,硬著頭皮照演不誤。

接下來就要發揮叩頭蟲最經典的本事了,牠的頭胸連結處有個很奇妙的彈跳裝置,趁著敵人疏於注意之際,牠會突然用下腰的方式將身體稍微反弓,就像彎曲的簧片一樣,然後用力往上一彈,在瞬間翻轉過來,在對方目瞪口呆尚未回神之前,趕緊逃之夭夭。
下回國慶閱兵操演的時候,注意看看咱們海軍陸戰隊那套下腰彈起的功夫,不知是不是向叩頭蟲偷學的?

只可惜達可的D200沒有攝影功能,無法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刻,與大家分享。不過沒關係,反正這群特技大師已經預約了明年6月底的表演場次,到時候一定帶著攝影機恭候牠們再度光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