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記得,你的孩子,或是你自己小時候,第一次自己出門是什麼時候呢?鄉下長大的小孩大概很難想得起來,因為好像從有記憶開始就自己到處亂跑。可是現在的小孩可不一樣囉,父母總擔心外面交通亂、壞人多,去到哪兒都得緊緊跟在旁邊,過馬路也一定得大手牽小手。
我知道孩子長大了,總會想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只是沒有想到,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就會提出這樣的請求。
事情是發生在上個星期天,我原本答應兩個小朋友,做完功課後下午要帶她們去河堤,可是咱們家那頭牛二公主又為了與姐姐之間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吵得不可收拾,把原本和樂融融的假日氣氛給搞得亂七八糟,氣得兩角冒煙的牛爸爸當下狠狠地宣佈:「今天不去河堤了。」
這對她們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懲罰。
牛妹妹在呼天搶地的眼淚耍賴攻勢無效之後,終於沉寂了下來。牛爸爸也在情緒沉澱之後,開始為一時衝動作下的決定感到過意不去。可是話已出口,君命豈能兒戲?
過了一陣子,兩個孩子把功課做完了,我聽到兩姊妹在樓下與媽媽說話,先是妹妹的聲音:
「姐姐說等一下要帶我騎腳踏車去買豆花。」
原來兩個小孩並未死心呢!媽媽回答得支支吾吾:
「危險吧!路上車多…妳們…」
誰能料到這兩個連自己下樓梯都怕的小孩會提出這樣的請求?
姐姐在一旁幫腔:
「爸爸不帶我們去啊,妳也不肯,我們就自己去啊!」
可說得振振有詞呢,還不都是因為妳把妹妹激怒成小蠻牛才有這樣的結果。
也不管媽媽有沒有答應,妹妹已經把自己的小肩袋揹上,帶了錢,準備出門了。
這個時候爸爸不出面不行了,我來到樓下,重啟親子溝通管道:
「妳們要自己出去的話,要先知道如果遇到問題的話要怎麼處理,可不可以告訴我,如果遇到壞人要把妳們抓上車,該則麼辦?」
「不知道!」這是姐姐慣有的答案。
「喊救命!」妹妹倒是有認真動腦筋想一想。
經過漫長的討論溝通之後,兩姐妹還是堅持要自己出去,不過:
「你們可以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跟著啊。」
計畫路線也有了變化,在妹妹的請求下,姐姐大方地答應先帶她去河堤,再去買豆花。
這路線比起我曾經帶她們騎過的距離都遠,她們真的辦得到嗎?
也不管爸爸是不是來得及跟上,兩個小孩便逕自騎腳踏車走了。等我也開車出門時,已經不見人影。忍住心焦,來到與台16線省道交會的繁忙十字路口,這才看到兩個小孩在路的左側,一樣等著過馬路。
我力守「偷偷跟著」的承諾,她們也偶而會回頭偷看。當車子來到河堤的入口時,我在車上等了好久,就是不見她們出現在照後鏡裡,最後忍不住掉轉回頭,只見她們等在馬路的對面,川流不息的假日車潮,困得她們過不了馬路。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下車去幫她們時,一位好心的媽媽在她們旁邊停下機車,引導她們過馬路後,才又騎上機車,載著等候在車上的兒子走了。如果讓她知道馬路對面那輛車上坐的是兩個小孩的爹,不知會不會衝過來罵人哪?
兩個小孩過了馬路,對爸爸的車視而不見地騎上河堤,然後轉上水雲橋到水里溪對岸去了,我也發動車子,來到對岸的遊樂設施旁。車子停著,想睡一下,卻也不敢讓眼睛閉上太久,只能遠遠地看著她們的腳踏車,聽見她們在視線以外快樂的嘻笑聲。
一陣子之後,她們要離開了,妹妹終於忍不住恢復本性,遠遠地就大聲叫著:
「爸爸,我們要去青蛙那邊囉!」
青蛙指的是一座溜滑梯。
「爸爸,拜拜!」
就這樣一個點玩過一個點,我也一個點跟過一個點,還必須謹記著「偷偷跟著」的承諾,保持距離。倒是兩姐妹早就忘記這回事了,只要換地方,都會遠遠地叫著:
「爸爸,我們要走囉!」
妹妹甚至有一次只顧著回頭對我揮手說拜拜,差點把車給騎下河堤,害我也忍不住驚叫出來,這時候哪顧得要「裝作不認識」呢?
終於,結束了河堤的遊樂行程。姐妹倆又繼續下一個目標,騎著腳踏車去買豆花。
這回,我總是把車子開到前面一點的地方停下來,從照後鏡當中看到她們接近了,再繼續往前開。往豆花店的坡有點陡,每次我騎腳踏車都會騎到氣喘噓噓。而兩姐妹竟然都奮力騎到目的地,成功買到豆花。不過買完3碗豆花後,掛在姐姐的迷你車把手上,都快拖地了,不知如何騎回家,於是又開始呼喚:
「爸爸…」
此時原本躲在車上的神祕爸爸只好現身,已經走出來要幫忙的豆花店老闆用怪異的眼神看了我一眼,不發一語地走回店裡面去。
當然,豆花後來改坐汽車回家了。
兩姐妹一起繼續騎車回家,完成這趟腳踏車自由行。
我想,隨著年紀日長,她們會愈騎愈遠,愈來愈不需要爸爸的「暗中保護」…,
但是,父母心中的牽掛,卻是永遠也不會減損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