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是種普遍、而且廣受歡迎的水果。大概是因為它的果肉柔軟香甜,入口即化的緣故,從小至今,流行不褪,堪稱本土水果中的常青樹。不僅如此,市面上還不斷有新的改良品種問市,像是現在台東太麻里大量栽培的鳳梨釋迦,就是近十年間才流行起來的奇怪玩意兒,吃起來酸酸甜甜,真的有又像釋迦,又像鳳梨的特殊風味。不過多吃幾次之後,卻又讓人覺得,還是傳統釋迦的芳香讓人懷念。
說到這兒,大家一定覺得我是傳統釋迦的擁護者。沒錯,若是為兩者辦個美果選拔,我一定會幫傳統釋迦搖旗吶喊。只不過,我這個擁護者的年資其實沒有很長,因為,小時後的我其實是不吃釋迦的。
小時候阿嬤家後院就有一棵多產的釋迦,每到秋天產季的時候,飯後的餐桌上經常可見釋迦的身影。可是當大人吃得開心,也分一半要給我吃時,我總是搖頭拒絕,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吃釋迦好麻煩。
別罵我懶惰,知道嗎?對於一個小孩子而言,要把一顆釋迦種子四周單薄的果肉啃食乾淨,再將種子吐出來,在口腔機能的運作上,原本就頗為複雜,更何況一顆釋迦裏頭…有數十顆種子耶。對於肌肉發展尚未健全的小孩而言,真的是沉重的負擔。
就算不談高深的人體醫學吧,光是想起每回用手捧起軟趴趴的釋迦,湊近嘴巴舔食乾淨之後,嘴邊也粘糊糊,兩隻手也粘糊糊…真是不舒服。
所以真的喜歡吃釋迦其實是在年歲稍長,舌頭已經能靈活地協助牙齒分離果肉,而且終於知道有一種叫做湯匙的東西可以讓吃釋迦變得更優雅之後。而且從此愛不釋手。
而原本讓饕客嫌棄的大量種子,竟也讓我發現了一項好處-由於它們量多,而且發芽容易,只要隨便往泥土裡一扔,很快就會冒出一堆小苗。所以,我的釋迦就樣在花盆裏頭誕生了。
記不得是從盆子裡長出來的第二或第三年,這棵種在小花盆裏頭,株高只由三十公分的小小釋迦樹竟然開始開花,而且第一次開花就結果,果實還長得有模有樣,讓隔壁的阿姨看到時都驚訝不已,直稱讚這棵釋迦真是可愛,害我為那顆寶貝果實擔心了好一陣子。可是自從這第一顆的甜蜜收成之後,或許是我照顧不週的緣故,這棵小釋迦此後就再也沒有結過果,每年冬天葉子落盡後,枯槁的模樣,總讓人擔心它是否會再醒來,事實上的確有它的其他兄弟姊妹,就這樣長眠不醒了。
因此,在蘿蔔坑為它找了一處新家,希望它能在土地上長得健康快樂。
不過幸福的日子並未立刻降臨。剛開始,可憐的小釋迦樹由於個子太小,稍一疏忽就被雜草給覆蓋好幾個月,每回救出來時,總是奄奄一息,因此身高一直未見成長。直到有一天,旁邊搬來一群鳳梨做鄰居之後,因為鳳梨的數量多,算是蘿蔔坑的重點作物之一,因此這棵一直長不大的釋迦,總算沾了鳳梨的光"順便"獲得較好的照顧。就在今年夏末,終於再次開花,結出了這輩子的第二、第三顆小果。
看著小果在小樹上慢慢長大,心中直期待著採收的時節。眼見果目逐漸張開,好像快要可以採收了,不過這回必須暫時忍耐,因為大愛台即將來蘿蔔坑拍攝,樹上總要留點東西給人家看呀。
好不容易忍耐到大愛台拍攝的這一天,拍攝任務剛結束,製作團隊的前腳才踏出蘿蔔坑,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將釋迦摘下來。瞧咱們家阿恬多開心啊!
蜀龍將它剝開,一股香味立時飄散出來,在場五位當天的業餘演員立刻分食其中的一顆,雖沒分到多少肉,但是能夠品嚐蘿蔔坑生產的第一顆香甜釋迦,已經心滿意足了。
至於另外一顆,當然得帶回家孝敬孩子的媽,她這陣子也是努力讀書考試,挺辛苦的咧。
我想既然這顆釋迦樹已經在蘿蔔坑結出果實,明年之後,想必會愈長愈好才是,以後就不愁沒釋迦吃了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