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象是田園鄉野常見的昆蟲,廣義的椿象種類繁多,在台灣據說有400多種。這一類的昆蟲有一個共通的特徵,就是背部的上翅只有上半部演化成硬鞘,下半部則仍然保留著膜質的翅膀,左右兩邊上翅的膜質部分剛好在屁股上方交疊成菱形,看起來好像包了一片尿布一般。
椿象的分佈可說是上天下地無所不在,連水面上、水底下都有。不相信的話,下次看到水面上頭滑水的水黽、或是水底下潛水捉蝌蚪的紅娘華,不妨撈起來看看牠的上翅鞘末端,有沒有一塊小尿布呢?這些昆蟲都同屬於半翅目,也就是廣義椿象家族的成員。
不過陸地上的椿象並不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昆蟲,農民不喜歡牠,因為許多種類的椿象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為生,無論吸的是枝幹、樹葉或果實,反正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其他人也不喜歡牠,看看牠那遺臭萬年的別名「臭氰龜仔」就可以理解了。當牠感受到被侵犯的危機時,便會釋放出揮發性的臭氣,若是不小心用手碰觸到牠,那嗆鼻的味道便會一直留在手上,久久不散,因此大家當然是敬而遠之。其實這怎能怪椿象呢?難不成被欺負時要洗香香自動跳到獵食者的嘴巴裡頭嗎?
黃斑蝽就是椿象當中很不受歡迎的其中一種。因為據說牠會吸食龍眼、荔枝等果樹的汁液,影響果農的收成。蘿蔔坑也有龍眼和荔枝,但是基於尊重自然的原則,對於黃斑蝽的出現,還是抱持著善意的包容,反正這邊的荔枝和龍眼至今也不曾像樣地結過一次果。即便牠在荔枝結果的時候確實曾經站在僅有的幾顆果實旁邊不懷好意地守衛著,但是我並沒有將牠趕開,因為從下仰望牠那閃閃發亮的金黃色腹部,多漂亮啊,幹麽小氣地在意那幾顆荔枝呢?
去年的7月中旬,大門外的禾本科植物葉片上頭,出現了一隻正在產卵的黃斑蝽,在芭樂的通知下,我趕緊跑去幫牠照了一張相,數數當時相片上的蛋蛋,一、二、三、四…,總共有十顆,據說大部份黃斑蝽生蛋一次都生整整一打,所以這隻椿象媽媽的產卵過程很可能尚未結束,不過後來一忙著工作,就忘記再去探望她和她的蛋寶寶了。
到了今年的8月28日,在今年新植的一棵錫蘭橄欖葉片上頭,意外發現了緊密排列的12顆蛋,蛋的顏色鮮黃,每顆蛋上頭都有一個圓蓋子,蓋緣還有一個像似外星人臉譜,黑色門栓般的構造,簡直是工廠規格化出品,每個都長得一模一樣。
這會是誰的寶寶呢?當時心裡感到好奇,卻無線索可循。直到三天後再回來,赫然發現裡頭的寶寶已經掀開蓋子跑出來了,大家環繞著空蛋殼圍成一圈,動也不動地,好像在開圓桌會議一般,原來是黃斑蝽的寶寶。數一數總共有十隻,還有兩顆蛋裡頭看來還有東西,這十隻小椿象是在等待牠們的兄弟姊妹一起出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嗎?
九月十日再回到原地,小椿象們已經離去,徒留十二個蛋殼。沒有孵出來的兩顆蛋仍然沒有動靜,應該是已經失去生機了。
那十隻小椿象已經各自出發去為自己的生存奮鬥,我突然想到去年十一月拍到的一張椿象若蟲的相片,找出來對了一下圖鑑,果然沒錯,那是一隻黃斑蝽的終齡若蟲。雖然我未必會再遇見這十隻小若蟲中的任何一隻,但是我曉得牠們長大後會是這般模樣,然後經過最後一次蛻皮,終將變成一隻英姿煥發的成蟲,繼續為繁衍下一代而覓食、求偶。
每一種生物都有牠存在的意義,牠的生命價值並不在於牠對於人類收成的影響與否。蘿蔔坑那結不出好果實來的荔枝和龍眼如果能換來這美麗昆蟲的生存,那也值得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