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30 10:18:43| 人氣4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環境正義--轉載"開說環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見報翌日,北京即遇上沙塵暴,不但另外波及華北、華東、西南十二個省市區,以及日本和朝鮮半島,至星期一卻也吹襲包括港澳、福建和台灣的南方地區。本來寫文章老貓燒鬚是十分尷尬的事,可是又正正承接環保的議題而行。敝人嘗試以近期另外兩宗值得關注的環保事件,包括鯊魚、北方藍鰭吞拿魚和北極熊禁運被否決,以及西南大旱,說明我的環保觀。

環境問題及其人為因素

  年初,澳門的氣溫曾跌至攝氏五度的時候,有懷疑全球暖化的朋友就以此為證據批評我,說地球仍然可以這樣冷,足以否定暖化的說法。可是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首先,就算現在只有五度,與十多年前我們仍有三四度的日子相比,現在是否暖了?我們以往的夏天,很少有超過三十三度以上的時候,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相反秋天明顯地是短促了。另一方面,正如專家所言,極端天氣是更頻密了,例如近半個月來我們已經經歷了三次氣溫在一兩天從二十五度下降至十五度甚至更低。水旱分佈也越來越戲劇化。近期香港出現沙塵暴,就有專家解釋,全球暖化加速了水循環,天氣會因此更為極端。

  有人會認為,大自然當中有自己的循環,人類不可干預。但工業化活動對我們,以至這個星球,確實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人類對石化燃料、木材,以至肉食的需要增加,開墾森林,而造成失態失衡,當中的責任是無法迴避的。

  近期西南大旱的成因,流行著兩種理論,其一是所謂中國南北地區的旱澇(洪水)循環。過去三十年中國北方偏向少雨,而南方偏向多雨。從現在起相反的現象會分別在南方和北方出現。另外,印尼公司在西南地區大量摧毀原生森林更改植有經濟價值但大量吸水的作物,例如造紙用的桉樹,抽走了大量的地下水。就算第二種並非主因,它也可能讓本來問題更加惡化。無論是哪一種理論成立,表面上當局都需要負責:假設當局知道這情形,為什麼我們不好好準備?如果他們知道毀林開墾的後果,又為什麼不阻止?關鍵在於這三十年,剛好是中國大力發展經濟,即進行初級資本累積的時期。當時中國以其自然資源、低廉的勞動力來吸收外匯。可是,如果我們|作為先進國家當中後來者的中國|瞭解到發展出現的問題,而又不能吸取教訓,切實作出改善,我們的國際地位會受到影響。我們常常說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霸佔了大部份的資源和技術,而如果我們有法子又不用,為全球樹立榜樣,這不但會給人口實,說中國發展了還是舊路子,而且以中國更多的人口和更大的發展差距,實際會讓資源加速耗盡。

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

  一些朋友問,究竟環境保護應該是以人的利益為導向,還是以生態本身為導向?這是保育領域中一個重大的分歧。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華盛頓公約會議,人類的經濟利益明顯地佔了上風。而在禁運鯊魚和吞拿魚的議題上,中國都「恰如其分」地扮演了環境新殺手的角色。中國的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也是富裕了。但我們享受大自然給我們的財富,又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呢?

  我們先討論吞拿魚。早期這種魚類並不是什麼像現在那麼讓人趨之若鶩的,它的肉在歐美只是寵物的糧食。近年日本菜成為了歐美的時尚,吞拿魚自然升價百倍。雖然吞拿魚的危機歐美也要負責責任,但當科學數據指出吞拿魚種群的危機(可參看電影《魚不該絕》The End of the Line,2009),美國也提出補救措施,包括要實施禁運的時候,日本卻以文化為理由拒絕之。事實上,如果連物種都消失了,一切附生於其上的文化都必然消失。再說魚翅,中國人吃魚翅的文化也不過是始於下西洋的鄭和,而鯊魚消失了,或者是說,任何一種物種的消失,都會讓生態產生變化。過份捕撈已經讓日本海面出現大量的越前水母,而水母的毒性會足以殺死任何動物,事情正讓海洋走進惡性循環。而漁業衰竭不但影響就業,而且更危害依靠海產作為營養來源的人們。相對的,有人批評西方人不應干涉東方人吃貓狗肉,似乎比較有道理,畢竟貓、狗數量還是很多。只要不是以觀賞品種食用即可。

  又有人批評現在對於動物保護的措施太過火,說連人的生活都顧不上,為什麼要把動物的地位看得比人重要?他甚至認為虐畜不應被視為犯罪。從信仰的角度而言,如果我們不給貧窮人基本的生活而轉給動物的話,確實是不公義的,也正正反映資產階級的無聊和無恥。我個人秉持是一種「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的觀念,即開發亦應考量受影響地區居民的各種權利,包括平等的生活品質權利和參與權。但我卻不能贊成虐畜不是犯罪。很多犯事的人早期的跡象包括了對動物的不仁。從宗教角度而言,印度教、佛教等固然在原則上反對殺害動物,就算是亞伯拉罕諸教其實亦強調對生命的尊重,例如猶太人和穆斯林對宰殺食用動物都有一定規則,包括宰牲時應一刀割斷氣管,以減輕痛苦。

環保與和平

  剛才談及的環境正義,也可見於國際關係之中。有人說過:「二十世紀是為石油而戰,到了廿一世紀人們將為水而戰。」在現實中的確出現了這樣的徵兆。早在一九四七年在瓜分巴勒斯坦的計劃中,猶太國已經取得了約旦河上游的淡水資源。一九六七年更進一步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控制了中東地區珍貴的水源。時至今日,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時候,那些猶太人定居點很多都是處於雨量較多的山區。近期的西南大旱,固然讓西南人民受苦。就是逃離家鄉進了大城市求生,糧食失收也已經影響了糧價,與資金水浸共同形成了通貨膨脹的因素。而中國西南地區剛好又是亞洲的「水塔」。上游受旱,下游亦已受影響。泰國東北部已傳出旱情,而那裡正正是近期「紅衫軍」的來源地之一。當年他信大力投資吸引很多人支持他。而這時候他信又以柬埔寨作活動基地,而泰柬關係近年欠佳。旱情會否影響當地政局,甚至成為地區衝突的導火線?

  我們生活在同一星球上,環境議題需要大家關心。星期六晚上,世界各地都會舉行「地球一小時」活動。你會與我一起關上燈,在同一天空下,抬起頭來,一起欣賞難得的星空嗎?

轉載自2010年3月26日澳門訊報,作者"未熄"。

http://www.sonpou.com.mo/

 

台長: 脆肉鯇
人氣(42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