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27 04:59:50| 人氣1,2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愛的真諦

愛的真諦

 

陳子昂詩云:「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僅僅幾個字就寫盡了時空的廣漠、無垠、蒼茫,以及人的孤單、無助、渺小與生命的有限,這也難怪詩人會倍感愴然,而涕泗滂沱。

年近古稀,我回憶過去,也看看未來,過去是已經不再(no longer),未來是尚未到來(not yet)。我不覺發現人是活在兩個no的否定中,而這兩個no竟然佔去了人生的絕大部份,都不是任何人所能掌握,真的是“往世不可追,來世不可待”。人唯一能夠掌握的只剩現在,而現在稍一蹉跎,馬上又悄悄溜走,成為過去。可見現在只不過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一個時間點而已,人就活在這稍縱即逝的瞬間,任誰也難以絕對把握。處在這種孤獨隔絕的現實中,人不免感到驚慌失措,徬徨空虛。

為了跳脫出孤獨與隔絕,不少人縱情聲色之娛,甚至藉諸迷幻藥物,以期在亢奮中自我麻醉。可是麻醉一旦過去,悵惘失落的迷霧更加濃密,永遠也得不到解脫。有些人投身到各種團體活動中,但這種結合建立在團體的一致性,思想、信仰、行動、習性等都要隸屬於所依附的團體,自我已經在團體的制約下消失,隔絕外又多了一層隔絕,能不更感孤獨?

部份有識之土寄情於創作活動,期能在專注中忘卻孤獨。但人越是將自己孤立在創作中,人際關係就會變得越淡薄,因而不少藝術工作者大都養成孤癖的習性,而難以見容於現實社會。

要真正解決人的孤獨與隔絕,唯有加強人與人之間和諧圓滿的結合。人與人究竟依靠什麼來維繫彼此的關係?不少人建立在利害與共的基礎上,因而形成黨、派、幫、會等等的組織,靠著黨同伐異,來謀取共同的利益。然而以利結合,遇到窮困災害的時候,彼此就會相棄,當利益起了衝突,朋友很快就變成敵人。

有些酒肉朋友只因臭味相投,就一往情深,形同莫逆。感覺好的時候,如膠似漆;當不來電時,說分手就分手。這麼親密的交往何以如此不堪一擊?因為他們的結合是建立在膚淺的情趣上。只憑著一時的衝動,男女之間就能夠纏綿悱惻,以身相許;朋友之間就能夠歃血為盟,兩肋插刀;這種愛當然是不成熟、非理性的。偶或起了勃谿,很快就翻臉成了寇讎,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後快。這就難怪古人會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為何君子之交淡而能親呢?或許在他們的交往中也會攙雜些許利害與情趣的成份,但主要靠的是道義的維繫。平時的交往沒有“你兄我弟”的熱情,看似淡薄,但真實的道義是以自然的真性情為基礎,不但可以同歡樂,更可以共患難,這樣的結合是牢不可破的。

到底要如何才能建立起“淡以親”的君子之交呢?我認為先決的條件是要肯於張開雙手,敞開心胸。

王陽明說:「一朵花不去看它,花與你同歸於寂;當你用心去欣賞,花的顏色頓時明白了起來。」一個人只顧著功名利祿的追逐,對周遭的景物連正眼都不曾瞧它一下,物我之間當然不會有交集。姹紫嫣紅的鮮花,綿綿如茵的綠草,只不過是紅與綠的兩種顏色而已,不具有任何的意義。

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停下腳步,多看它幾眼,不覺發現花是那麼的千嬌百媚,草是那麼的嬌嫩欲滴;徐徐和風不但涼爽,還帶有陣陣的清香;遠山的岫雲不但對著我微笑,還頻頻向我招手。這時才不免大嘆:這幅美景,我怎麼今天才發現?

當一個人能夠伸出雙手,敞開心胸,外頭的景物才能投懷送抱,進到你的內心世界。這種打從內心深處,穿透生命的結合,才能感知萬物的自然本性,進而包容萬物的存在,並尊重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能抱持這種包容與尊重的態度,物我之間就不會相互對立傷害,也才能彼此感通欣賞。與物感通,對物欣賞,自然之美就會呈現出來,物我間就容易親近,因而培養出“與天地並存,與萬物合一”的情懷。

既然與萬物合而為一,他就是你,你就是他,對他能不付出愛與關懷?以此來看待萬物,世界上那還有醜陋的東西?這種愛就好似淙淙清泉,源源不絕,足以突破人與人之間的藩籬,讓人脫出孤立與隔離。它是帶動人類相聚的源動力,是家庭、族群與社會的成因,是維繫人際關係最好的潤滑劑。

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江湖指的就是人際間的道義。當河水乾枯了,魚兒們擱淺在陸地上,彼此才吐著濕氣涎沬,讓對方能茍延殘喘。

這就像是小人歃血為盟,生死與共的悲壯場景。但與其在乾枯中相濡以沫,何不未雨綢繆,讓江湖不要乾枯,魚兒們不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何必緊緊地依附在一起,何其黏膩?

莊子又云:「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魚適合在水中悠游,人適合在道義中生活;是以魚在水中就能充分得到滋養,人在道義中就能自在自得;魚在江湖中適得其所,可以各游各的;人在道義中毫無扞格,也就可以你我兩忘。

既然可以兩忘,相互間就不會那麼黏膩,彼此的交往看似如水一樣的淡薄,可是淡以親,因為由道義之結合所培養出來的愛與關懷,雖然沒有掛在嘴裡,寫在臉上,卻牢牢地繫在內心裡頭。

愛之所以可貴,在於承擔責任卻沒有忘了尊重。有一則故事:從前有隻海鳥飛到魯國郊外,魯侯把牠迎進太廟,送上好酒款待,為牠演奏《九韶》樂曲,宰殺牛羊豬做為佳餚。

海鳥卻目光迷離,神情憂戚,不敢吃一口肉、喝一杯酒,結果三天就死了。魯侯雖然對海鳥關愛倍至,照顧有加,但他忘了“尊重”不是懼怕或敬畏,也不該流於控制與佔有。它是一種能力:他人是什麼樣子,就照他的樣子來關懷照顧,讓他依照自己的本然去生長發展,而不會強迫他合乎我意。

也就是以鳥養養鳥,非以己養養鳥。如果用養鳥的方法去養鳥,就應該尊重鳥的天賦本然,「宜栖之深林,遊之壇陸,浮之江湖,食之鰍鰷,隨行列而止,委蛇而處。」也就是讓牠在森林中棲息,在沙洲上走動,在江湖上飛翔,啄食泥鰍小魚,隨著鳥群而居,自由自在地生活。魯侯不懂得“尊重”的真義,愛之適足以害之!

成熟的愛是發自於內心的一種主動積極的情愫,雖然兩個人合而為一,但仍然是保存自己的完整性,因此從自由理性中流露出的愛,不會有半點勉強。

它是一種無怨、無悔、無所待的付出,因為付出己昇華成為責任的承擔,不會只是說說而已。比如說愛花,就不會忘了澆花;愛自己的孩子,就不會成天在外應酬。

每學期我都會參加家扶中心獎助學金的頒獎典禮,偶爾也會到慈生仁愛院看看院童。當我看到單親學生在逆境中力爭上游,腦性麻痺的院童皆有所養,我不但感同身受,也不由會有責任承擔的想望。我不是很富有,幾萬元對我來說不是小數目,但我付出的時候並沒有被剝奪與犧牲的苦痛,進而感受到生命的滿溢與豐饒。

付出是愛的行為表現,但付出不是施捨,更不是放棄。付出是將生命中最珍貴的人性給予出去,將之帶入另一個人的生命中。不但增強了他人的生命質量,也讓他人能成為給予者,並將生命成長的喜悅反射了回來。兩人就在這種付出與回饋的生命交流中,共享愛的果實。

人唯有以虛懷若谷之情克己,以成熟理性之愛待人,才能建立起人際關係的新和諧。

 

台長: Dr. Lin
人氣(1,2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人生哲理 |
此分類下一篇:一枝筆
此分類上一篇:空與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