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何不收費開放金門的雷區海灘給想自殺的人去狂奔一番?要死也死得痛快,不是嗎?呵呵...
這樣既可以掃雷,又可以充實國庫,如果來回跑了好幾趟都還踩不到地雷(只好回家打開電腦玩踩地雷),那足見他的命很硬,其實人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好好地重新開始,不是嗎?哈哈...
突發奇想的阿國
雷與蕾的交叉
白靈
金門的雷區是金門半世紀以來戰地文化的一部分……它們成了花蕾可以恣意成長的領地,卻也是地雷安全的地下博物館,只有螞蟻、蚯蚓、昆蟲和候鳥可以無憂地出入……
地雷與花蕾常常夾雜生長,花蕾是可愛的、無知的,它不會知道自己的鬚根之下會被埋藏入可怕的地雷,更不會知道自己竟是地雷必須的偽裝和遮掩之物。花蕾年年生長,綻放花香,地雷卻可以忍耐幾十年,等人來觸碰,也可能永遠無人觸碰。地雷一朝被埋下,就彷彿消失了地址,即常因花蕾的功勞。雷區是雷與蕾的交叉之地。
金門的雷區是金門半世紀以來戰地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它皆被縮攏為一小地區一小地段、安全地標示出來,阻擋了我們的腳步和好奇心,卻也提醒了後人金門過往歲月的血淚和火光、輝煌和滄桑;它們成了花蕾可以恣意成長的領地、卻也是地雷安全的地下博物館,只有螞蟻、蚯蚓、昆蟲、和候鳥可以無憂地出入,陽光和月光照上去一片寂靜和祥和,對萬物而言它是安全的,只有對人是危險的,它阻止了開墾和利用,它為金門保存了金門原有的戰地餘輝。而這就是你站在古寧頭←湖旁的三角堡所望見的景色中最讓人驚悚的一部分,但冬季來時上萬隻鸕鶿飛臨此地,從未誤踩,安全的三角堡被既安寧(對小生物而言)又充滿驚恐(對人而言)的雷區所包圍,它是安全與危險的交叉之地。
然而對每個人而言,我們豈不也在心中早就布置了大大或小小的雷區,希望別人不要(還是要)隨意觸碰,卻不會標示出來,上面還布滿了花蕾草皮,做好偽裝和遮掩,自己站在自己的三角堡,隔著雷區與人交往,無人可以越雷池一步,自以為可以就這樣「安全地」(還是孤寂地)度過一生。直到有一天有人不怕手斷腳斷,直闖禁地而來,橫衝直撞連聽幾響驚天動地的皮肉炸裂聲,那人已衝入心坎而來,彷彿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似的,讓你無法招架難以阻擋,而那條血路竟也成了你日後通往外界、與世界能真正互動的開端。那人如果是同性,可能是你的知音,如果是異性,可能是你的情人。你日日在你的三角堡守候,看看誰是敢越雷池而來的那人。雷區成了我們情感能生或死、與世界能否互動的交叉之地。
三角堡前方隔海與廈門相對,左前方是小金門,後方是←湖,除留一橋做為通道,四周為塹溝,高高兩層的三角形堡壘堅固突出於海風之中,其餘放眼望去均為打上倒三角形腥紅色標誌的雷區所包圍。這也是筆者首次的經驗:與詹澈、大蒙、歐陽柏燕等詩人進入此堡以詩的語言與地雷、花蕾的象徵物包裝此堡。這兒曾是無數槍彈發射與承受之所,亦曾是眾多官兵的不同鄉音在窄擠的堡內交叉互撞數十年之地,以不同詩人腦力的交叉激盪來包裝三角堡,包括詩句的交叉和聲音的交叉,顯然穿梭的只能是時光的追溯和惋嘆,很多愛恨情仇和槍林彈雨的血淚之光是觸及不到的,很像只能隔著一片看不見的雷區與它互動,詩、畫、雕塑都只是試圖與它對話的虛擬管道。
堡內地道四通八達,最遠是分頭通往三角尖端的機槍堡,可想見緊急狀況時來往雜沓的腳步聲。在老舊的牆上以紅漆劃了兩條淹水線,分別在一九九六及九七年夏季,第一條還超過一人高,海水來時,槍、兵、彈、口令的混亂奔忙不知是如何景況。在淹水線的甬道旁有相連的三張木搭雙層大床,骨架堅牢,床板已不知去向,我們在其中央放置了一個巨大的長了六隻腳的螢光地雷,被百合花和漁網包圍,紫外線的黑燈管打上時發出奇特的藍光,企圖象徵等待急速移去什麼障礙的士兵心境,但又似乎搬移不動什麼。想像當年弟兄們於此大床發出如雷鼾聲時,或曾做過這樣的夢:試圖移動碉堡,或者,移動金門。所謂固若金湯的背後不知隱藏著多少個人的無奈。而似乎唯有螢光樣夢境般的奇幻感才可反映這樣的現實。
然而正面看似「交叉」的接觸,側面看去,可能兩線相隔甚遠,並未有何實質關聯。任何被時代與環境驅使而於某時某地產生交叉的命運似乎皆有此疑慮,有人流涕感泣,有人不欲動心,秋風中我立於三角堡的尖端圓垛上,向一近一遠一左一右的海峽兩岸遠眺,霧茫茫無物可見,竟不知自己是前者還是後者。
聯副不打烊畫廊 詩人大蒙作品 「三角堡詩的裝置藝術展」10月15日至11月16日在金門古寧頭慈湖三角堡展出。
【2005/10/28 聯合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