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06 20:45:00| 人氣8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要踩偶的地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生化營養的,也搶著要踩我們流病的地盤了,這不反映一下怎麼行呢?我知道我答應大家要寫一篇叫做「愛台灣與恨自己」的文章,並宣布要虛擬參選第十一屆總統,我會盡快的。最近剛開學,老闆也對我不太爽,所以會忙一點,不好意思啦...阿國]

[我的評論]
有關近日貴報刊出蕭教授所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我國現行癌症防治策略與國人某些維生素營養缺乏現狀的相關性;筆者忝為公衛學界的新兵,想藉貴報論壇一角拙添些許不同的看法,祈能拋磚引玉,並收多元化訊息匡正社會視聽之效。

蕭教授文中指出「…國人各年齡層都有微量營養素B1、B2、B6、B12、葉酸、E缺乏的問題…,這些營養素的缺乏與多種癌症的發生有關,在知名的科學文獻上近五年已經有許多基礎研究和長期大型調查研究的報告」,其實不然。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沒有做出補充維生素能夠預防任何癌症的確切結論。誠然國人某些營養素攝取不足是個不爭的事實,而台灣全人口的癌症粗發生率在上升也是事實(然而用「粗發生率」來衡量癌症的流行趨勢變化,其實並未考慮到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現象),但是率爾把這兩個現象做連結,冠上直接的「因果關係」,那就很可能會犯了流行病學上所謂的「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了;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真的在攝取某些維生素不足者身上偵測到較高的癌症發生率,只是想當然爾地把上升的癌症發生率歸因到社會上普遍的維生素攝取不足而已。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召集了世界上深研癌症流行病學的科學家,綜合了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所編著的「食物、營養與癌症預防:全球展望」(Food,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一書,被全球專家評為「有可信服證據」(convincing evidence)能夠預防各種癌症方法只有運動、多食用蔬菜與水果而已,單純的維生素補充最高僅被評為「有點可能」(possible)或甚至「證據不足」(insufficient),連「相當可能」(probable)那一級都還攀不上。所以蕭教授這部分的說法,僅屬有待確認的「可能性」,並非真確的「事實」。

另外,美國在麵粉中添加葉酸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預防癌症,而是要減少新生兒脊柱裂(spina bifida,一種嚴重的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證明了孕婦的葉酸攝取不足,是新生兒脊柱裂的主要原因。美國實施了麵粉添加葉酸之後,新生兒脊柱裂的發生率少掉了一半以上。

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量的不足,的確是我國衛生單位必須正視的營養問題,但是絕非消滅癌症威脅的唯一辦法。多數的所謂「健康食品」,都尚未經過嚴格的隨機臨床試驗證明能夠有效預防癌症,食之並無助益(甚且可能有害)。換個角度來想,很明顯的致癌因子如吸菸、吃檳榔、大量飲酒與缺乏運動等,卻是可以很容易地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去除的,大家何樂而不為呢?大家為何願意花費大量金錢追求「據說」可以預防癌症的健康食品,卻對這些重要的致癌因子視而不見呢?真是難以理解。

[報紙原文照登]
2004.01.06 中國時報
防癌策略有盲點
◎蕭寧馨
衛生署日前發表國人癌症概況,男女兩性一九九九至二○○○年十大癌症的發生率大多數呈現上揚的現象;以美國為對照,美國自一九九五年以來癌症發生率不再上升,甚至某些特定部位癌症已經呈現穩定下降的現象,這裡清楚地反映出來,我國的癌症防治策略有所不足。
衛生署提出的「國家癌症防治五年計畫」,著重的方法是篩檢、診療與安寧療護,都是疾病發生後的處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多年來也已經使癌症死亡率穩定下來,但是針對預防的需求都沒有真正地掌握核心問題。如果總體目標沒有涵蓋降低癌症發生率,疾病的時程延長,終究還是會加重社會的醫療支出負擔。
針對癌症的預防,公共衛生專家已經指出,危險因素之一是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更明確地說,是飲食與營養的問題。雖然政府與民間推動了許多健康飲食與生活的宣導教育活動,諸如:體重控制、強化體能、減脂、每日五蔬果等等,都已經行之有年,還有各種健康食品的大力銷售,而且國人的肥胖盛行率與油脂攝取量都沒有美國人那麼高,但是癌症還是持續攀高,再度表示這些做法沒有對症下藥。
國人癌症的因素其實可從衛生署另一份資料看出端倪,不過長期以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資料顯示,國人各年齡層都有微量營養素B1、B2、B6、B12、葉酸、E缺乏的問題,盛行率至少十%,高者可達四十%。這些營養素的缺乏與多種癌症的發生有關,在知名的科學文獻上近五年已經有許多基礎研究和長期大型調查研究的報告。
營養素缺乏的資料來自食品衛生處執行的第一次(八十二至八十五年)與第二次(八十六至九十一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與變遷調查。第一次以四歲以上國人為母群,第二次以國小學童和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為母群,老人的成果就在去年十一月時由衛生署發表。老年人方面,缺乏率較低的如E、葉酸、B6等,缺乏率都已經高達十至二十%之間,B1與B2的缺乏率更高達二十至三十%之間。國小學童的缺乏問題也是一樣,維生素B1的缺乏率約十四%,B6與E缺乏率在二十至三十%,B2缺乏更高達四十%。十三至六十四歲成人也不例外,數據不在此一一列舉。
這些缺乏現象還有一項特色令人驚異,近來證實與癌症有關的葉酸、B6、B12,成年人的缺乏率都是男性高於女性,和癌症發生率的趨勢相符,絕非巧合。
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問題在我國不受重視,主要是衛生健康與教育主管單位都欠缺正確的認識,因而誤導全體民眾,欠缺相關研究,沒有可行的因應策略。富裕社會中營養缺乏的程度不會嚴重到發生缺乏症狀,但是正常偏低的狀態卻非常普遍,而且與慢性疾病相關,政府卻從未加以重視。政府誤以為經濟富裕自然飲食充足,飲食充足自然營養充足,十多年來都宣稱國人「營養過剩」。
事實上國人只有熱量過剩,此外並沒有任何資料足以證明營養過剩。先進國家很早就處理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問題,美國於一九四三年開始實施營養強化,在麵粉中添加B1、B2、菸鹼素和鐵,更在一九九八年對榖類食品增加葉酸強化。有些國家還實施B12強化。我國不僅沒有此等強化政策,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的資料也不完整,無法提供營養師與民眾查詢利用,具體而言,國人無從估計飲食的葉酸和維生素E攝取量。再加上減重的強力宣導,要從熱量有限的飲食獲取充足的各類營養素,只靠簡化的飲食指南和飲食指標原則,是無法落實為良好飲食習慣的。
陳署長是國內與國際知名的公共衛生權威,也對國人癌症的危險因子有深入的研究,必能了解衛生署這些資料的重要性。國家開動的五年癌症防治計畫中,如果沒有確實評析營養的影響,並且儘快發展有效可行的營養改善策略,建立相關的資料庫,監控改善成效,同胞實在難以自求多福,癌症的悲劇無法減輕。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教授,中華民國營養學會秘書長)

台長: 阿國
人氣(8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