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09 12:01:06| 人氣2,4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愛之氣定、心定與事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料來源:100/04/25Nownews》「高中情侶墜樓 2人就讀私校 離家多日被找回」

 

【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 

    大陸知名電視劇《白銀谷》描繪晉商的興衰起落,而其中有個段落深深引起我的共鳴。尤其是在康老爺子要康五爺上京辦事時,特地叮囑了一段話:「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這句話套用在愛情的世界裡,更是言之成理。尤其在4月25日北市某私校的一對情侶因彼此相戀,卻不被雙方家人所看好,於是跳樓,造成女死男重傷。如果這對小情侶可以沉住氣,三思之後,容讓心情沉澱,或許事情就能有所轉圜,而不致於上演跳樓殉情的悲劇故事。 

    在這齣愛情悲劇中,可從父母端與情侶端談起。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他們之所以反對子女談戀愛,可能抱持較為傳統的看法,像是談戀愛會妨礙功課的學習,甚或是現在戀愛,將來也不一定能在一起,何必這時候非得進入愛情的世界。然而,父母常以一己的角度來看待青春期子女的戀情,較不從兒女的角度來思考戀愛所帶給他們的意義與價值。以至於父母先行下判斷,阻撓感情的滋生,並從中橫加干預。 

    不可否認地是,在這齣愛情悲劇中,學校也扮演了某個角色。尤其是當校方發現這兩位校對情侶有較親密的舉動時,通知了雙方家長,隨後則產生了一連串的事件,包含小情侶離家出走,雖然最終為警方所尋回,但卻也種下了悲劇的種子。學校在面對校園戀情,多採與一般家長相同的觀念,那就是學生應安份地念書,不要因情感多生枝節。所以許多學校大都三令五申,禁止校園戀情的發生。然而,熟悉青少年心理的專家與實務工作者都明白這是件不可能的事。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許多研究都指出,青少年這個階段是屬於情緒風暴期,所以他們的心情或一下高,又或一下低,形成所謂晴時多雲偶陣雨的特徵。因此,老師與父母在面對青少年的情緒應多採疏通而非圍堵的策略,以免如同台灣諺語所說:「吃緊弄破碗」。當老師與父母急著處理學生的愛情問題,而忽略他們背後的心情,極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製造出「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在這齣情侶跳樓事件當中,我們彷彿看到相戀的學生,彼此相知相惜的愛情受到雙方父母的阻擋,於是激起如同莎翁筆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人生悲劇。當家庭干涉越多,情侶們越會覺得這份感情更應小心呵護與珍惜。儘管外界雜音不斷,他們仍然認為這份情感得來不易,更要堅守下去。因此,這兩位校對情侶在離家之後,共度數天生活,他們彼此覺得很幸福與快樂。 

    雖然幸福很短暫,但猶如永恆般地璀璨。在滿足曾經擁有過之後,就無需在意是否天長地久,悲劇於焉產生。要想從這齣悲劇獲得任何教訓,那就是做為家長與學校單位,應懂得先處理孩子的心情,然後再處理事情。同時,家長與學校也應知道如何面對青春期子女和學生在談戀愛時的處遇之道,而非一味地阻撓與干涉。否則,當「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一旦出現,悲劇是否能被及時擋下,恐怕就如同天意難測而無法捉摸,得靠一些運氣了。 

【青少年的自我】 

    除此之外,青少年會談戀愛也是滿足自我概念的需求。在社會心理學家眼中,青少年的自我觀包含:(1)工作能力、(2)運動能力、(3)外觀身材、(4)同儕接納、(5)親密友誼、(6)浪漫關係、(7)行為道德、(8)學業能力。其中浪漫關係意指青少年的感情,當他所看重的自我觀,不為他人所接受或認可,或者未發展出相應的能力時,情緒則會出現低落狀態,嚴重者可能因而結束個人生命。 

    這樣的概念也可與前述「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相互呼應,甚至可能產生加乘的效果。當青少年情侶相戀,除了「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的產生外,更是對他們的自我予以否定,進而對其未來的希望打上一個大叉叉,絕望心情油然而生。絕望加上無助,就好比烏雲遮天蓋地襲捲而來,人生的死路就映現於眼前。做為父母與學校單位其實是不可不察青春期孩子的身心變化,有時變化如斯之快,有如眨眼一瞬。 

【青少年與父母的時間觀】 

    對父母與學校而言,不僅需要沉住氣好讓心思澄明,以待事情的轉機。同樣地,對青少年孩子而言,「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的功課同樣也對他們有幫助。在青少年身上,他們想做的事情(如:戀愛),總是現在式而非未來式。相較於父母的時間觀,他們不想要子女做的事,總希望能留待未來再處理。因此,青少年與父母的時間觀總是存在著落差與歧異。 

    知道子女與父母時間觀上的差異,或許對青少年而言應將愛情奮鬥史透過時間的拉長以換取空間。好讓父母瞭解愛情在情侶身上是正面的效益,而非負面的影響。往往青少年子女太過著重於此時此刻的感受,而忽略了透過未來的眼光來看一段好不容易形成的感情。正因為不能沉住氣,也因為心急,於是做下讓雙方父母都難置信的結局。同時也扼殺了一段剛萌芽的愛情,而失去天長地久的機會。 

    當青少年能氣定心靜,事情的轉機自然會出現。往往青少年欠缺對個人情緒的自覺,以致鑄成憾事。因此,青少年若能先跳脫自己的眼光,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思考這段愛情的意義,就比較能知道父母與孩子就同一件事情為何抱持殊異的觀點。瞭解之後,才能找出適當的做法,從而博取父母的信任,讓他們知道愛情於孩子而言有其正面意義。 

    性學教父哈夫洛克‧靄理士(Havelock Ellis)曾經揭櫫愛情不光只是兩人之事,還需要包含兩人之外更大的生活空間,像是雙方的父母與親人。如青少年能證明愛情與彼此是相互提升而非向下沉淪,或能杜父母的悠悠之口,也就為愛情找到未來的曙光。這一切都需要青少年沉住氣,思索其中的前因與後果,擬定好的未來方針,才能讓父母心服口服。 

【保留可能的對話空間】 

    面對青少年子女的感情議題,做師長的不要只會禁止,而是要能疏通孩子的情緒,導引其找出愛情的得與失,從中予以陪伴。這過程需要「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的策略,方能成事。否則操之過急,使得「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成形,只怕是適得其反而會徒增憾事。當氣定心靜,事情的轉機才有譜,父母與師長才不會因子女的一時衝動而哭斷腸。 

    同時,青少年也需「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的行事策略,方能知曉與父母在價值觀上的差異。如此才能打破「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證明自己的愛情有其正向價值,使父母不至於過度擔心而予以橫加干涉。最怕就是,青少年的情緒一下步入極端而忽略氣定的必要性,導致心海波濤,促成事急生變。所以,無論是父母或青少年都得謹記愛之氣定、心定與事圓,方能為彼此保留可能的對話空間,也才能防止憾事一再地上演於現實生活中。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人氣(2,4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 個人分類: 愛情婚姻 |
此分類下一篇:拒做婚姻生活的法官
此分類上一篇:從《非誠勿擾2》看親密關係的經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