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16 16:27:45| 人氣3,85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親職】面對家有青少年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有青少年】

家有青少年時,對多數的父母而言是自嬰、幼兒期另一個嚴苛考驗。嬰、幼兒期的父母面對孩子,基本上除照顧其生存需求外,更是愛與溫暖的提供者。當孩子漸長,懂得語言溝通,親子間的關係得以強化與深入。然而,隨著孩子步入青春期的階段,原本經營上軌道的親子關係,可能一夕之間出現崩解。孩子對於於父母的需求,可能次於同儕間的肯定與支持,甚至有的孩子轉而投入網路的虛擬世界。

有一次去某國中演講,會後有位母親向我抱怨她家剛上國一的兒子。她說:「我有次興高采烈邀兒子一起去逛街,才剛牽起他的手,兒子就嘴裡就嘟噥起來:『媽,妳看街上有哪個國中生還跟媽媽手牽手去逛街!』。」聽完之後,許多國中生家長紛表認同,這些父母共同的心聲是,青少年兒女已不再如同國小時的乖巧與聽話,取而代之的是,他們要求獨立、自主與個人隱私。青少年的呼聲,讓父母措手不及,腳步難免慌亂,心裏頗受打擊。

因此,身為青少年的父母,此時期的功課,得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不再如往昔一般,而是邁向人生新的階段。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們將焦點從父母身上轉移到同儕,他們渴望自由、獨立、擁有個人生活空間,如果可能,他們希望能被父母視之為成人對待。這些需求,有很多父母嗤之以鼻,以致於他們跟青少年子女相處就像是在打仗。

【變vs.不變】

能夠快速應變的父母,允許自己的青少年兒女有其個人叛逆,不以為忤。反之,父母若以過往自己所遭受的對待,強加於自己的青少年兒女身上,勢必遭到孩子的反撲。幾年前,我在國中帶高關懷班的課程,團體中有個女孩告訴我,她不喜歡讀書,父親卻強逼她做功課,動輒以鐵鍊鞭打她。她常聽她父親說,小時候的父親經常被祖父母拿竹掃把打,所以父親心裏的教養典範,除了打還是打。當她每被父親打一次,她就在心裏告訴自己:「爸爸會變老,我會變強壯,到時來看誰打誰。」這位女孩的心聲透露出一報還一報的行為模式,同時也告訴我們,要想以上一輩的僵化教養模式放入下一代的生活中,恐怕徒勞無功。

另一個我曾接觸過的青少年,則是在幼年時給祖父母帶過一段時間。因為祖父母都曾當過學校老師,對孫子的要求非常嚴格,吃飯時要坐得端正,不能有飯粒掉落桌面。寫字要工整,不能超出作業本所畫的格子。這個孩子因與祖父母長期相處,生活極其苦悶,常常要求父母接他回家,不想再與祖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後來父母終於在孩子小四時,將他接回來住,孩子的表現一直到小六都令人非常滿意。但孩子上國中後,完全變了樣,開始跟同學一起打魔獸,有時下了課之後,直接泡在網咖裏,直到父母來網咖找人,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家。

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有時候父母面對青少年子女之所以不能快速應變,一方面受限於自己個人過往被教養的經驗,另一方面則是父母天真地以為孩子不會變。因此父母在面對家有青少年時,很重要地一步是省思自己是否帶有過往錯誤的教養觀念,以至於造成孩子的反彈與叛逆。另一點則是,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後,就如同嬰、幼兒期斷奶,他們開始嘗試外界新鮮的刺激,體驗有別於以往的生活。青春期重要的標誌就在「變」,如果青少年子女沒有任何的「變」,那他們將在較長的年紀中體驗「變」的生活。

【適應新的親子關係】

面對變的青少年以及蓬勃發展的御宅族,父母首項要務則在適應新的親子關係。以往一句:「兒子,乖乖去做功課!」兒子聽了之後,馬上有所回應。現在可能需要父母親更多的同理心及耐心,因應孩子對做功課的排斥。我認識的其中一個家庭,父母在孩子做功課的時間,甚至連電視機都關掉,拿書出來閱讀,以避免電視機的聲音干擾孩子。

更重要的是,父母願意以更平等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和對話。以往的對話與溝通,父母或許夾雜命令式的口吻,以讓孩子聽從。青春期的溝通方式,則是著重在親子間可以協商與討價還價的餘地。當孩子提出要看十點《康熙來了》節目,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以超過就寢時間而予以拒絕。然而,青春期的父母則可以與孩子商討是否個人每天該盡的本分都已做到,然後適度開放每週一到兩天的特權時間,觀賞綜藝節目。一方面,父母不藉由親職權威迫使孩子屈服;另一方面,透過協商機制,培養孩子為個人生活負責任。

有的家庭,父母每週定期召開家庭會議,透過會議,溝通家庭內該有的生活公約,讓父母與子女都能雙向表達個人想法。遇有意見相左時,父母與子女願意不堅持個人己見,各自退讓一步,以尋求最大公約數,讓彼此都能有台階可下。同時,父母若願意陪子女共進晚餐,在席間可自由交談,關心子女在校生活、人際交往,營造快樂氣氛,將使親子間的對話更為暢通無阻。最怕的是,許多父母一上餐桌就大談:「段考成績如何,拿出來看!」那用餐的氣氛就風雲變色,就難以開啟該有的話匣子。

【網路的使用】

青春期另一讓父母深感憂心的議題則是網路的使用,許多子女透過網路遊戲,一方面紓解平日緊繃的課堂壓力,另一方面,孩子也藉網路遊戲聯絡朋友感情。因此,父母對於青年子女的網路使用不宜採取過激的手法。父母可透過家庭會議制訂雙方皆可接受的網路使用規則,甚至父母若想引入密碼鎖,也可在會議中商討,避免事後才由父母單方面訂規實施,否則可能埋下日後親子衝突的導火線。

青少年子女在此發展階段,對於同儕友誼本有一定的需求,網路遊戲不過是人際聯絡的方法之一。他們透過網路遊戲掌握升等的戰技、戰法,從組織公會、同盟中,尋求平日生活中難有的樂趣。做父母的,不妨三不五時加入子女的遊戲對戰中,與子女展開結盟,額外的收穫是,可以從中了解子女生活的概況。許多父母之所以不願意接觸孩子所喜歡的網路遊戲,是怕鼓勵孩子沉浸於網路的虛擬世界,然而父母若不願意先行改變進入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只一味想要孩子有所改變,那恐怕收效有限。對此,《青少年期教養法》一書的作者東‧丁克梅爾(Don Dinkmeyer)與蓋瑞‧邁凱(Gary D. McKay)勸誡父母:「要學會教導你的青少年子女,最大的挑戰其實就是:需要改變的人是你(父母),而不是你的子女。」

【對症下藥】

父母面對青春期子女,要先從自己開始改變,調適為人父母的心情。同時,父母將以更為開明、民主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對話,並且關心他們日常的生活,而不是將全副心力都關注在子女功課上。另外,父母也應細思自己是否帶有過往不良教養的遺毒,並傳之給下一代。在青春期子女網路的使用上,父母可用更為彈性的眼光來看待,甚至加入他們的玩家世界,與之共樂,強化親子間的關係。

最後,當孩子有些微叛逆的現象,只要不是傷風敗俗的行為,父母應給予適當的空間容忍之。否則,一如艾夏‧菲利浦斯(Asha Phillips)所言:「不曾嚐過青春期野性滋味的孩子,可能因此變得對其他人心生羨慕或認同他們,而暗自渴求放縱時機的到來,甚至造成日後對婚外情的嚮往。或者為了不正面忤逆父母,他們可能養成暗中破壞、隱匿行為的性格模式,終其一生。即時對症下藥,總是比較容易解決問題。」父母在面對青春期子女,懂得對症下藥,比事後修補親子關係,總是來得即時。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人氣(3,85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親子關係 |
此分類下一篇:親職之路取與捨
此分類上一篇:【關於親職】從奧地利獸父談為人父母的角色

希拉
喔耶~~~
艾夏‧菲利浦斯那段話說得太好了!!
我真的看過很多那種「青春期忍住不叛逆,成年後闖大禍」的熟男熟女!

所以我覺得--
該是什麼年齡,就讓它該有什麼樣的變化與展現,
若父母能以適度的引導,讓青少年抒發自我,
絕對比一昧的壓制來得有智慧且健康多了~~
可惜許多父母師長只想便宜行事,
畏懼自己的權威被挑戰...唉...

George這篇文章真的寫得很好~~~^^


對了對了...
要恭喜George成為電影達人得主!!!

放鞭炮~灑小花~敲鑼打鼓咚咚咚~
真是太厲害啦)))))))))))
2008-08-14 02:10:36
版主回應
感恩啦,這篇文章有算是我這幾年助人會談中,面對一些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些許想法。

至於電影達人,汗顏,比我厲害的人多的很,參加茶會時,只覺得網路世界臥虎藏龍。希望PChome下次舉辦音樂達人比賽,我會來支持希拉主婦!
2008-08-16 23:21:08
曼殊沙華
還好我和女兒間沒什麼大問題, 因為我的工作忙碌, 有時兩三天沒能好好跟她聊, 她自己就會想辦法靠近了! 到現在已經要讀國二了, 每天還是要跟我擁抱及kiss good night, 她跟同學的交換日記也會讓我看. 我們之間, 有時反而像朋友, 像情人咧!^^""""
2008-08-18 11:35:52
版主回應
真令人羨慕,希望我家女兒到了國中階段,也願意讓我看他和同學的交換日記。看來,我得現在下苦工經營父女關係了!
2008-08-19 22:27: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