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01 14:58:44| 人氣1,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奧運啟示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亞洲新勢力】

2004雅典奧運終於閉幕了,台灣在這次的表現還算亮眼,靠著跆拳道奪下兩金,也讓台灣在奧運史上破零金的記錄。然而回顧此次的奧運,不免也有一些現象值得關注。

亞洲新勢力的崛起,說明體壇不再為歐美所專擅。以往亞洲大概只靠大陸佔有一席之地,其他亞洲國家難以撼動歐美所稱霸的體壇,今年已經有所改觀了。除了大陸高居獎牌榜第2名外(32金、17銀、14銅),日本位列第5名(16金、9銀、12銅)、韓國居第9名(9金、12銀、9銅)、泰國位居第25名(3金、1銀、4銅)、台灣則是居第31名(2金、2銀、1銅)(詳細獎牌數資料,見【聯合新聞網-雅典奧運獎牌排行榜】http://udn.com/SPORTS/SSI/medal.shtml)。

【科學訓練】

大陸對體育選手的栽培一向是不遺餘力,由此次奧運更看得出其用心。劉翔在奧運百米跨欄中以12秒91奪冠,也說明了黃種人在田徑賽中不輸歐美及黑人。大陸培育選手除了硬體上的配合,在金錢上也是全力地支持,同時還有科學訓練輔助選手,強化其優點,修正其缺點。這也說明大陸選手之所以屢創佳績,是因有國家的後盾做為支持,選手就能無後顧之憂,專注於比賽之中。(亦可見【新浪網-經濟半小時:揭示金牌背後投入 巨額獎金回報付出】http://2004.sina.com.cn/cn/other/2004-08-29/0116107623.html)

日本在此次的奧運也是大放異彩,在游泳的項目上勇奪八面獎牌,而北島康介更是一舉拿下一百公尺及二百公尺蛙泳雙料金牌,雖然美國隊抗議有作弊之嫌,但裁判並未有任何異議,所以北島的奪金應屬實質名歸,也打破歐美在泳運上的獨霸。而日本在奧運的投入,也足以台灣做為借鏡。北島除了本身的天賦之外,並接受了運動科學的訓練,分析強敵對手水中的影像,因而開創出致勝的游泳法,也才能在此次奧運中締造優良的成績。

另外,日本的官僚氣息,也漸有改善。在劉黎兒寫的專欄中,所下的標題是:「選手都坐商務艙,日本奧運頻奪金有道理」。(見【新新聞週刊】912期2004/8.26~9.1,pp.108-109)以往日本官員隨選手出國都是坐商務艙,今年也有所調整,改成官員做經濟艙,選手坐商務艙。同時,日本企業對於選手的培訓也不落人後,以此次勇奪48公斤級的冠軍柔道選手谷亮子,就有豐田汽車的贊助。除了薪資及各種津貼的贊助、豐田汽車還提供教練以及柔道高手供亮子練習用,以避免技術及體力的衰退,所以亮子還可以成為所謂的「金牌媽媽」。可惜的是,亮子的老公谷佳知(隸屬日本職棒歐力士隊)所代表的日本棒球隊並未奪金,不但未能夫妻檔奪金,反倒在準決賽中右腳踝扭傷,必須休養一個月才能再次於職棒賽中登場(詳見【聯合新聞網-日本職棒:銅牌代價高 三國手受傷】http://www.udn.com/2004/8/30/NEWS/SPORTS/SPO5/2212939.shtml)。

【台灣體育的未來】

台灣鄰近國家對體育的投入,值得我們的效法。回歸台灣體育現況,則值得體育當局的檢討與改善。有次在電視上看到陳怡安(1988暨1992年奧運跆拳道示範賽冠軍)上電視節目「今晚哪裡有問題?」(謝震武、尹乃菁主持,中天綜合台,每晚九點至十點),她談到那時在出國比賽前曾看到生理回饋儀(僅台北振興醫院與左訓中心才有,機器會記錄個人的肌肉波、體溫、呼吸等指數,藉由電腦螢幕回饋給選手,選手可透過放鬆技巧來緩解壓力),這機器可強化選手的抗壓力,但陳怡安在左訓時卻沒機會使用這樣的機器。

另外一位中央社的體育記者則以棒球為例做說明,日本參與甲子園的棒球賽共有4000隊,韓國的青棒隊伍則有400隊,台灣參與金龍旗隊伍僅只40隊。所以棒球在韓日都是經過激烈地廝殺,才有優秀且穩定的選手脫穎而出。反觀台灣,也有優秀的棒球選手,但抗壓性似乎就不足,從此次的奧運棒賽中,大概就可窺知一二,旅外的選手經過大聯盟的洗禮,實力自不可小覷。反觀台灣本土選手,因國際賽經驗不足,臨場的表現就走樣了(如:興農三番刀打擊失靈)。

同時,台灣的官僚氣息仍在。官員、立委出國參訪可以坐商務艙,簡直是顛倒焦點。一旦遭到批判,這些立委、官員紛紛自清,決定不去雅典為選手加油。畢竟真正的焦點該是這些選手,經費也該投注在選手的培訓上,而不是讓這些官員、立委出國作秀(【Yahoo!奇摩新聞-親民黨:官員立委千萬公帑前進奧運】http://tw.news.yahoo.com/040817/39/wj4h.html)。

因此台灣若真要奪牌,運動科學訓練勢不可少,有著精密的儀器,卻沒有使用,徒然浪費金錢,要奪牌簡直是空口說白話。此外,選手的抗壓性提昇,除藉助科學儀器外,增加國際賽的經驗也屬必需。一方面,可以讓選手適應在短期比賽中所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可以讓自己的爆發力處於顛峰狀態。

同時對於人才的培育,要著重基層的訓練並建立完善的制度。許多有潛能的孩子被發掘了,只要一旦面臨升學時的關卡,往往會捨體育而就學業。父母總認為學體育的人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而這樣的迷思,卻普遍存於台灣父母的信念中,要出人頭地,唯有升學一途,因為將「體育」當成是終身職業恐怕會吃不飽、穿不暖。為選手詳細規劃他們的生涯,小選手在基層接受培訓時不會對未來感到茫茫然,同時也不需要為五斗米而傷腦筋。像此次的桌球選手,有拼命三郎之稱的莊智淵,早年時還必需自費在大陸培訓,後來加入歐洲的桌球俱樂部繼續精進球技。而政府對這樣的選手就應早些施予援助,針對有潛力的選手,給予長期性及全面性的栽培,讓他們無後顧之憂,這樣子的奪牌才有希望。最後,更重要的是,要讓體育成為全民運動,各地應廣設社區運動中心,收費無須太過昂貴,這樣子體育的風潮就會流行起來,人才的發掘也容易水到渠成。

以前留學澳洲時,各地均有收費便宜的社區運動中心,不像台灣現在,隨處可見的健身房,但卻收費高昂,這對體育的推行非但沒有助益,反讓一般百姓望而卻步。澳洲各地的社區運動中心,有游泳池、羽球場、壁球場等,使用的人不僅多而且頻繁。由此可知,澳洲體育大國的形象並非僥倖得來,光看這次澳洲的得獎數(17金、16銀、16銅)僅次於美國、大陸、俄羅斯,位居第4名。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台灣體育要有好的發展,該有的硬體設施不可少,同時也得為選手做好長期的生涯規劃及後援補給。最後則是要打破迷思,學體育的人也可出人頭地,像陳詩欣、朱木炎跆拳奧運奪金,他們的人生故事也將搬上銀幕,誰說只有讀書才有前途!


George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人氣(1,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心情隨筆 |
此分類下一篇:看日劇「白色巨塔」小感
此分類上一篇:從澳洲棒球看台灣體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