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8 17:22:42 | 人氣1,2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尺寸:長度 4 4.5 cm 格寬 4.5 cm

器型:玉劍銘文與受沁局部放大的沁痕圖片
古物尺寸:  

器型:戰國榖紋圓勒沁痕放大圖片,沁痕直徑約髮絲十分之一。
古物尺寸:高度 4.3 cm 直徑 2.3 cm

器型:兩件不同時間空間玉器竟有同型樣沁痕則同型樣沁痕就是辨沁依據
古物尺寸:若戰國榖紋圓勒的沁痕是自然受沁形成則吳王夫差玉劍沁痕也是自然形成




第伍章:從受沁相關自然科學探討辨沁

第一節:辨沁選擇沁色或沁痕比較

  出土古玉因為久埋於地下,出土後大部分都會有受沁跡象,受沁一詞是民間對這種質變現象通稱,科學解釋是一種礦物風化跡象,就不同沁象相比較,差別是在型態、色澤、顯或隱等。這種物化現象是物質與物質間相互分解結合所形成,不只是在深入地下墓穴中進行,在其他任何地方只要跟空氣或其他物質接觸,都隨時在進行這種質化變動,任何材質做成的器物表層在接觸後,都會由於質化作用,導致器物表層漸漸改變原來平滑面象,例如金屬生鏽、木材腐朽、礦物風化等都是質化所留痕跡,雖然材質各有不同,但只要稍微用心觀察都能看出不同質化特徵。因為這種原因屬於礦物的出土玉器,在表層質化受沁處會有,玉質顏色和晶體結構受質化變動影響,玉質會改變部份原來質色、晶體形狀、排列結構等,這二種受沁變化現象傳統通稱,前者為「沁色」後者為「皮殼」。

  沁色之形成是玉器在質化受沁過程,因吸附連結與沉澱作用,玉質結合到礦物質、有機質、膠體物質或其他沁質,這些沁質其質色慢慢改變部份玉質本來顏色所形成。

  皮殼之形成是玉器表層,玉質晶體形狀與排列結構,在質化受沁過程因吸附連結與沉澱作用,結合的沁質粒子佔據晶體間原有間隙,加上酸鹼值差異和溫差熱漲冷縮擠壓關係,改變晶體原來形狀和排列結構所造成。進一步觀察這種結構性破壞,因酸鹼值溶液滲漏和滲透作用,與時間質化循環關係,會使玉質表層區面有結晶瑕部位,產生溶解或腐蝕裂痕,無結晶瑕區面造成單位面積之間不同平度平差。這些平差現像從受沁較明顯表層區面來看,主要是晶體遭酸鹼值溶解或腐蝕程度不一,之間會形成極細微高低落差,這種極細微高低落差跡像,有的很密集有的很疏離,與沁色一起散佈於玉器表層任何地方,落差細微的象皮膚皺紋,落差明顯的像橘子皮表層。若在顯微鏡下放大倍數觀察,這些極細微溶解或腐蝕痕跡,有點狀、絲狀或斑狀及其他不規則狀等,各種形狀都帶有沁質色,這些帶色痕跡即是沁痕,因此可以暸解受沁跡象所謂皮殼,是有不同形狀的極細微溶解或腐蝕痕跡,集結在玉器表層所形成的現象俗稱。

  但是考證受沁要從屬同化學源,所產生的沁色和沁痕兩種跡象著手,若兩者要作為考證受沁辨別依據,應該選擇其中那一項,才能符合考證辨別要求,比較之前要先暸解視覺記憶差別。受沁常態視覺是先看到沁色,因為與玉質顏色往往有對比效應,雖是如此但視覺對顏色的辨別是印象比較,其二對看到的顏色,無法象長度或重量做出一種計量,另一方面顏色詞彙是混亂的,不同的人對看到的顏色有不同的稱呼,這些原因無法使沁色制定一種或數種標準,考證受沁若要從沁色作辨別,因無法制定辨色標準,所以不適合從沁色作辨別考證。而沁痕是極細微受沁色所涵蓋,需透過顯微放大才能觀察到,與沁色比較是不同層次的視覺觀察,沁痕雖很細微但卻有型樣,可作為一種辨別對比標準,從視覺記憶標準作比較,比沁色適合用來作為辨別對比依據,因此考證受沁應該選擇沁痕作辨別依據。

第二節:葬玉受沁與土壤物理關係

  考古學至今並未將受沁,列入考證年代鑑識參考,主要是考古出土玉器,已具有出土時間、地點證明,玉器是在過去某一點時間陪葬,無論玉器是在陪葬前多久完工,陪葬就是玉器被放置在另一個空間,從新計算至今時間開始的保管處,所以出土玉器因出土空間證實是過去空間,而肯定玉器是當代或之前雕作,不必再藉受沁辨別相關研究,提出雕工是過去時間完成證據。因為這層關係考古學就不必,再從玉器本身探究質成器,過去至今時間證據從何而來問題,所以從考古有結合歷史學、工藝學、美術學、礦物學等相關知識,而未有自然受沁相關科學研究。民間雖自清朝就有受沁論述,但對受沁生成、過程、結論並不瞭解,今也沒有一種科學方法可以辨別受沁,因此受沁論述至今只能當作是一種考證年代參考看法,在不同與不懂立場之下,一直無法受到學界重視。

  此外鑑識從觀察到斷代對雕工時間表達,目前只有論述並沒有辦法舉證,此義是說如果是西漢早期古玉雕,考證就應該從玉器本身提出西漢早期完工後至今,這段過去時間證據佐證玉器雕工,才符合科學考證原則,這段話乍聽難以想象但仔細思考卻很實際,問題是過去時間已無法觀察如何舉證,所以舉證時間在觀念上要有些轉換。人會製作計時工具,自然就會在所有物質留下時間紀錄符號,例如風化、銹化、腐化等變化所留下的痕跡,這些都是自然記錄時間留下的符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見到,考證時間只要融入這些見解就有考證方向。受沁是礦質玉器一種風化,過程就與時間成一種對應關係,則過程即在詮釋時間,辨沁成為進入考證過去時間門徑,但是受沁有自然與人工之別,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一門辨沁知識原因。受沁是一種可以觀察的物質變化現象,其中變化與物理、物理化學自然科學有關,雖然目前沒有鑑識受沁這門知識,如果從其他自然相關知識探索,是否能從中找到自然辨沁依據,應是值得嘗試的一種新開端。

  受沁是一個高度錯綜複雜變化體系,促成變化的內外在因素,除了受沁質的材質結構與沁質種類、劑量、酸鹼值不同外,還涉及到空間溫度、水分與時間等相關自然因素,都與受沁變化有密切關係,這些複雜變化相關知識,已脫離考古相關的歷史學、工藝學、礦物學等領域,有必要再引入相關自然科學,擷取部份知識做遞補辨識需要的空缺,探討受沁生成、性質、成分、形態等問題。陪葬玉器從考古出土實際觀察,是深埋於地下土層中與土壤做密切接觸,土壤物理化學變化應該是,最直接影響玉器受沁生成變化,對受沁物理化學知識暸解,會有一定程度幫助。例如外在沁質是如何進入玉器中,就是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受溫度變化影響,將溶於水中的沁質,經水的滲浸作用滲入玉裡,在溫度升高水分蒸發時,沉澱於水中的沁質就沉積在玉器表裡,水分就是受沁媒介,溫度就是受沁動能,較詳細的溫度、水分、沁質結合變化知識,都在土壤物理學中,這是引述其中相關性知識目的。

第三節:受沁動能溫度

  溫度為受沁一個極重要動能,溫度直接影響墓室中水分,空氣構造,微生物和酵素活動,增進陪葬物、屍體、動植物殘體分解,提供部份沁質來源。而所有的熱能有兩個基本來源:一、從太陽及天空輻射而來,二、由地球內部傳導而來,但後者之重要性極小。墓室上下四方之土溫變化,有外在(環境)及內在(土壤)因子,擔負起墓室溫度變化責任。

  環境因子:一、凝結,為一種放熱作用,不論何時水蒸氣從墓室空氣中或土壤內凝結而明顯使墓室變熱,同樣的水之凍結也放出熱能。二、蒸發,是一項吸熱作用,與上述方向相反,蒸發速率越大則土壤更冷,陰濕的墓室很少有熱的,同樣冰之融化也是吸熱。三、隔絕,墓穴至地表土層厚度隔絕太陽及天空輻射,環境因子影響墓穴土溫,隨著土層厚度增加而減少,深度自地表兩公尺以下,輻射改變土溫之變動幾乎等於零,土溫變化係土壤中水之凝結與蒸發,由於吸熱及放熱有一個對等影響關係,維持地下更均勻溫度。

  在夏季時被隔絕的土壤,常比直接暴露於這些因素下之土壤更冷,這種原因在冬季情形恰好相反,土層隔絕使地下墓室溫度與當季地上溫度相較往往偏高,四季變動季節在交替之時溫度變化能深入地下頗深之處,可能達到十公尺或者甚至更深,需要視當地屬於那一形氣候及土壤而定,造成地下墓室溫度較大變動也是在季節變動時。

  內在因子:墓室上下四方土壤中的有機質、礦物質,或陪葬的金屬、木材、布帛、皮草、礦物、腐質物等任何物質,各種物質本身對溫度變化所需要的熱量各有不同,將一克物質升高攝氏一度所須的熱量,與同重量水所需的熱量比稱為比熱,由比熱得知,幾乎所有物質比熱都比水之比熱小,那麼水溫升高所需熱量比任何物質為多。

  熱分子傳導動能稱為導熱性,水溫升高所需熱量比任何物質為多,則導熱性就比任何物質低。導熱性高低與物質粒子結合密度有極大關係,一些晶體粒子排列較緊密,粒子之間接觸面積較大,而空隙較小物質,例如金屬、礦物材質等陪葬物其導熱性強於,一些粒子結合密度較疏鬆之物質,粒子之間接觸面積較小而空隙較大物質,例如木材、布帛、皮草等陪葬物或乾鬆物質,是因為熱分子傳導受粒子接觸面積大小影響。

  如果水與一些密度較小的物質結合時,水分子成為物質粒子間之橋樑時,會填補粒子之間空隙增加其接觸面,另外結合的物質熱容量都小於水,兩者結合所需的平均熱量,大於原來物質升溫所需熱量,多出之熱量可以傳導給需要熱量較大的水,則水和陪葬物粒子結合傳導性,依含水量增加增高熱容量也隨之增高,此時熱之擴散性也隨之增高,由於熱之擴散性與導熱性成正比,而與重量體積之比熱成反比,因此陪葬物粒子熱之擴散性隨含水量之增加而增高,比起導熱性之增高要緩和些,因此潤狀的土壤由於導熱性較強,常有一個較均勻的溫度於墓室中。

  導熱性與熱之擴散性,藉由物質密度傳導熱分子,是提供物質粒子之間相互分解與相互結合之動能強弱,導熱性與熱之擴散之間的溫差,調整著物質粒子動能速率,也代表著物質之間相互分解與相互結合的快慢。溫度變化來自熱能增減,因環境與物質對熱量需求不同,藉水分的結合與分開調節環境與物質彼此間的溫度均衡,從溫度變化中熱能提供物質粒子動能化合,使靜態粒子在動態中相互結合產生一種新組合。墓室溫差變化較大是在季節變動初,較小溫差是在當季季節中,而溫度變化隨季節變動一直循環不停,這種變化組合就持續不斷,玉器表象就漸漸改變表層原貌。

  溫度對沁質構造、形成之影響多為間接的,在物理方面,溫度導致墓室內水蒸氣之移動,此乃因蒸汽壓之差所引起,壓力促使沁質中礦物成分的黏粒與有機膠粒,有一種轉動位置的趨向,而處於互相靠攏相接在一起之現象,由於分子引力及表面膜引力之關係,在化學方面,溫度影響化學反應之速度,因此促進有機質之分解與礦物風化。

第四節:受沁介質水分

  受沁過程一個最重要介質為水,水常佔據固體粒子間空隙中之一部分位置,同時水也是墓室中最具動態物質,水影響陪葬物的物理化學反應,因此水行為的知識是暸解多項陪葬物物理現象基礎。水的存在來自墓室中的空氣與周遭土壤中,水是許多水分子聚集而成,每一個水分子所佔的空間位置是決定於其中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幾乎不佔位置,水分子不是個別單獨存在的,其中氫原子擔任一項連結的鍵,把水分子相互連結起來,此氫鍵原子原屬於其中之一氧原子所帶的,因此水可視為許多水分子,被氫鍵結成一個大聚合體,氫鍵把水分子牢固的連結聚合在一起,使水之熔點、介質常數、比熱及黏度等,都是非常高於其他類似的,甚至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

  水之存在有固體、液體及氣體三種狀態,由一種狀態變到另一種狀態,必涉及能量的變動,在固態時所含之動能最少液態時則較多,其差異原因即為三態時分子運動速度之差異,任何時候水由一種狀態變至另一種狀態,是氫鍵建立或破裂,因此必須有適當的能量,來完成狀態間之轉變。水的三態變化是對熱能的吸收與放熱反應,水的凝結是放熱具有昇溫作用,蒸發是吸熱具有冷卻作用,兩者間所須的熱量是相等,因此水是影響墓室溫度變化最重要物質,而溫度變化也是造成水之移動因素,常溫凝結的水分視陪葬物質當時含水量,依飽和狀態和非飽和狀態移動,吸熱蒸發的水蒸氣可依擴散而移動,此由蒸氣差異而引起,另一方面依空間氣流移動,但是封閉墓室無氣流對流影響,水分子是靠蒸氣總壓差異移動。

  水分子在靠近固體表面時的排列構造,似乎比一般水體中的排列構造更有規律,靠近固體表面水的密度,與固體表面接觸時產生強大的黏性於極細微的孔隙中,水比其他任何溶劑能深入更多的反應,幾乎存在墓室中或土壤之任何物質都能溶於水,尤其是水中荷有酸鹼度對陪葬物,更能反應水的溶解,水何以為良好的溶劑,有下列幾種原因:1. 水為一種雙極子性分子,能自身轉動其方向,使其正價中心朝向荷電之化合物,也可使其負價中心朝向荷陽電之化合物。2. 水之介質常數甚高,因為水能取得高能量以消除氫鍵,例如吸熱蒸氣成氣體時,很自然的水能減低其溶離子之電引力,例如硫酸,糖或鹽一旦被溶解即不易在集合一起。3. 水分之氫鍵連結其他物質,引起水成為最活躍化合物之一,例如C2、H2、OH等元素能與水作密切之混合。

  水的溶解度隨溫度昇高加快,但是氣體之溶解度,隨溫度上昇而降低,下面的分析可解釋此矛盾現像,一個物質溫度愈高,其分散的傾向愈大,因此固體物質如糖鹽類更容易溶於熱水中,但另一方面氣體本身就是高度分散的,當氣體獲得熱能時,勢必離水而分散於空氣中。水對物質溶解度各有不同,例如水能溶解空氣中的CO2較O2為多,溶解O2較N2為多,由此可暸解墓室中的氧,除了封墓之時空氣中有少量的氧以外,之後是土壤中的水分帶入,水有溶解許多物質的功能,其對墓室陪葬玉器形成受沁是最具重要性的。

  黏度:一種液體或氣體其內部摩擦力引起其抵抗流動性質,水的黏度與其他液體一樣隨溫度而起變化,水在 2 0 ℃ 之黏度差不多很正確的等於1Centipoise(單位),就如此低分子量之一種液體來說,雖之黏度是很大的,其原因也是由於氫鍵之關係。黏度是滲浸作用與滲透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水再接觸金屬或拋平的玉器表面時黏度是很高的,所以移動極慢甚至完全停止移動,而移動因素要視接觸位置,與水分子結合的重量受引力而異,水之黏度知識對玉器受沁沁質施行沈降法的分析是很須要的。

  滲浸作用可視為滲透作用之初步,兩作用有相互的限制,滲浸能量是一個極具有動態性質,常依陪葬物質的粒子結構而異,金屬器物或礦物質粒子或晶體間的空隙極小,未能騰出位置供水分子滲入滲浸作用較慢,若沒有細微物質或墓室中的落塵填塞滲浸作用較快,此過程中表層水分被蒸發移去較少滲浸能量較大,滲浸能量依環境與陪葬物各有異的條件,而沒有一個健全通則可以概括一切的,僅供給一個概念說明陪葬物或玉器,連續長時間受沁的原因趨勢。

第五節:受沁原因陽離子吸附交換作用

  膠體之組成物質

  在墓室中的任何物質於適當情況下,能成為細微粒子的狀態,其直徑達到 0.5P -1.0mP 的程度即具有膠體特性,而可稱為膠體粒子,膠體粒子不論其為結晶體或非結晶體,都具有幾項共同性質 (1) 在水中能均勻分散成為懸浮體 (2) 粒子外圍附著一些水分子,形成水膜包圍粒子此為水合作用,(3) 粒子帶有電價常吸附電價相反的離子以平衡之。

  膠體粒子有礦質的、有機質的,兩者有時成密切結合有時個別存在,膠體是玉器受沁主要沁源之一,對受沁的物理性質及物理化學性質極具重要決定性,一、無機膠體:由礦物構成的膠體可稱為無機膠體,來自土壤中之黏土礦物。黏土礦物其主要部分可分為:矽酸鹽類及水化鐵鋁氧化物兩大類,黏土礦物大部分為結晶體,僅有少數種類為非結晶體。二、有機膠體:由有機質構成的膠體可稱為有機膠體,此即為屍體或陪葬物腐植化後,與落塵、土壤相結合的腐植質,腐植質概屬非結晶物質,粒子極細微顯棕色或暗棕色,其中之有機化合物極為複雜,大體言之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複合體及多醣醛酸聚合物兩大類。

  膠體之水合作用

  膠體粒子的外圍常有多數的水分子包圍著,這些水分子形成一層水膜緊貼著膠粒表面使膠粒體積增大,此種現象為水合作用,膠體發生水合作用有下列二種原因:

  1. 膠體外圍所吸附之陽離子帶來一些水分子,因為大部分陽離子都有水合現象,水分子常存在陽離子與膠粒之間,吸附性陽離子之量愈多則水合作用愈大,陽離子之種類對水合作用之大小亦有關係,同一種膠體之水合作用常隨吸附性陽離子之種類而起差異。一般言之 Na 離子對水合作用之影響較大,H、Ca、Mg 等離子之水合作用較小。

  2. 膠體本身也具有水合作用的能力,就矽酸鹽黏粒的礦物無機膠體而言,此結晶體黏粒的晶面上,稜上及角上常有不平衡的價能吸引水分子,在晶面上所吸引的稱為平面水,在稜上及角上的水稱為斷鍵水。水合作用之大小與膠體種類有關,一般言之有機膠體之水合作用常大於無機膠體,有機膠體能從濕潤空氣中,吸取水分達到其本身重量的 8 0-9 0 ﹪,而無機膠體則僅能達到 1 5-2 0 ﹪,在無機膠體中則以 2 : 1 結晶型之膨脹黏土礦物吸水力最強,腐質物質與礦物黏粒能吸附水分主要是膠體粒子的關係,使有機物質與黏質礦物成為保水力強的濕潤狀。

  膠體之帶電現象

  膠體粒子常具有帶電性,而由靜電引力吸引一些離子,附著於其上以平衡其電價,膠體一般以帶陰電為主,此即為膠體之帶電現象。 1. 由於斷鍵所產生之不飽和價:環繞黏粒晶體周圍之稜及角均成斷鍵,故常有不飽和價之發生,主由於粒子愈細愈容易產生斷鍵。 2. 由於黏粒結晶體內部構造中,有原子替換作用所發生的超負價:黏土礦物內之原子替換,常發生超負價現象,由於替換的原子價無法與原來相同故使礦物帶來陰電。 3. 由於膠粒露出之一OH根起離解作用而帶陰電,因為膠粒表面有多數的-OH根,故膠粒帶陰電而為H離子所平衡,而此項H離子常可離解出來而被其他陽離子所替換 4. 腐植質的-COOH根及其環狀結構上之-OH根的離解,亦發生帶陰電現象,有機膠體常依此種關係而吸附多量的陽離子。

  陽離子吸附作用

  膠粒本身常帶陰電,其外圍多數陽離子與之接觸時即被其吸附,此種現象即為陽離子吸附作用。膠粒本身具有內離子層,此層為大量的陰離子層,故膠粒表面帶陰電,其外圍則群集一些陽離子中和其陰電。膠粒本身帶陰電,且吸附一些陽離子以平衡電價,故膠粒本身極似一普通鹽類的酸根部分,陽離子則似鹽類的金屬部分,此帶陰電之膠粒本體稱為膠體內核,膠粒內核與其他所吸附的陽離子,最普通的吸附性陽離子為氫、鈣、鉀、鎂、鈉,其他還有鐵、鋁、銅、鋅、錳等亦可能被吸附,但一般含量較低。

  陽離子交換作用

  膠粒原來吸附的陽離子,可與腐質或土壤溶液中,其他陽離子互換位置,吸附性的陽離子變為溶解性陽離子,溶解性陽離子變為吸附性陽離子,此種作用稱為陽離子交換作用,故吸附性陽離子稱為交換性陽離子。膠粒對各種陽離子之吸附力並不一致,吸附力強者較牢固,不易被其他陽離子所交換,吸附力弱者較為鬆散易被其他陽離子所交換,如以鈣換鈉則易,以鈉換鈣則難,此因膠體對鈣之吸附力較強,而對鈉之吸附力較弱之故。同樣吸附力強的陽離子也容易交換別的陽離子,吸附力弱的陽離子則不易交換別的陽離子,此即所謂離子交換力,所以吸附強者交換力亦強,吸附力弱者交換力亦弱。

  一般言之膠體中常見之五種交換性陽離子的吸附力之次序大致為:氫 > 鈣 > 鎂 > 鉀 > 鈉,但這個次序並不是全無變動的,因為常有其他因素可以改變陽離子之吸附力與交換力, 1. 膠體種類來源不同其對各種陽離子之吸附不盡相同,例如來自屍體或陪葬物及墓室的土壤質等。 2. 吸附性陽離子之數量關係,例如膠體中氫與鈣兩種吸附性陽離子,鈣量低時吸附得很牢固難被交換出來,鈣量大時吸附得較鬆易被交換出來 3. 陽離子間之相互影響,例如鈣能影響鉀之吸附力,相對的鉀能影響鈣之吸附力。 4. 交換性陽離子的濃度愈大則交換力愈強,例如將剛出土的玉器用高濃度的鈉鹽溶液浸泡,則入沁到玉裡的膠體所吸附的氫、鈣、鎂、鉀等陽離子,一部份會在被鈉離子交換出來,此乃符合化學質量作用定律。交換力從單位面積可以計算出陽離子交換能量,每一種膠粒對各種陽離子的交換能量不同會有飽和度,陽離子的飽和度會影響膠粒酸鹼質,對玉器受沁的化學變化有直接影響。

  因此可以暸解玉器受沁,沁質來源是墓室中任何物質的膠體粒子搭配其他環境因素促成,膠體粒子在未與玉器經水合作用結合時,其本身以達具備結合時所需要條件,也因為這樣才能達成玉器受沁的物理性質及物理化學性質。

第六節:受沁沁質1.有機沁質 2.礦物沁質

1.有機沁質

  有機質是沁質一個重要部分也是一種物質,其影響玉器在受沁時的物理化學情況,墓室中的有機質是來自屍體及一些含碳的陪葬物,例如:木材、布帛、皮草等有機物質,在所有各分解階段中之殘留著,陪葬的木材、布帛、皮草等,常具有頗為穩定之化學的及物裡的性質,但其承受分解作用不及屍體之迅速,往往是為有機殘體之過渡階段,其分解作用較慢是被一個或幾個原因所阻礙,低礦物成分,低溫通氣不良,或者有碳酸性及其他化合物能阻止細菌生長,在此情況尚能認出腐質物質之纖維,此階段腐質物質的顏色為棕色多於黑色。

  墓室中的腐植質都是發源於,四周土壤、屍體或陪葬物,經由腐植化作用而來,腐植化作用之意義,為有機物質部分分解的一個作用,且又為某些特別對腐植質有關的化合物之合成作用。當腐植化作用進行時,某些易於迅速被分解的成分,被氧化消失而形成水,或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等,某些礦物質被水流失,經過時間的腐植化作用,僅有一部份有機物質之原有乾重遺留下來,其成分也是經過物質上的改變。一般而言墓室環境中的氮氣及礦物質百分率,比其陪葬物存於原來物質中要高些,當陪葬物碳素含量略為增高,但氧與氫則招致重大損失,腐植化作用為一個緩慢的不完全氧化作用,由於溫度、水分及氧氣供給,決定腐植化作用方式與速率,所以當地氣候與地形土質墓室深度,對腐植質形成之種類有一個很明顯的影響。

  腐植質之最重要成分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蠟類等,此外菌類生長物質以及抑制生長物質,腐植質的元素以碳最多,其次是氧再來是氫,以及少量的磷和硫,腐植質有一個高度的陽離子交換能量,由於具有與陽離子起反應能力,所以腐植質之活動力,可視為一個弱度離解的酸,腐植質也能吸附陰離子,但其釋放磷酸離子,比無機膠體更容易的多,為此原因木材、布帛、皮草等,對有機質滲浸所需之酸鹼標準的重要性,不及玉器滲浸所需之嚴格。

  腐植質中的腐質酸鈣幾乎不能溶解,而常與礦物質的黏粒成為水中穩定的複合物,藉水分的黏度接觸附著於玉器表層,依滲透能量進行滲浸,由於酸鹼度變動導致沉澱作用發生沉積於玉器表裡,複合的水分若經蒸發,遺留的沉積物質往往會顯現顏色,腐質酸氫僅能稍微溶解但易擴散,在此情形下與受沁物質結合時,於物質的晶體或粒子之間的隙縫發生擴散移動,在滲浸過程與氧化鐵化合形成氫氧化鐵,經擴散沈積於玉器晶體間隙縫,所顯現的顏色呈棕紅色或褐紅色。

  腐質酸鈉及腐脂酸胺是頗高程度之水溶性者,褐黑色或黑色乃因腐質酸鈉溶解性關係。腐植質的吸水性很強,當濕時可以膨脹很大,可達自身重量的二至四倍,但是當腐植質徹底乾燥,即水分完全蒸發後則不易在弄濕,此乃由於孔隙細小且由於,避水性脂肪蠟類存在之關係,換言之腐植質之再水合,是一個很難的及一個緩慢的逆向反應,由此了解腐質有機物質沁入玉裡後,這些沁質很難於水中再溶解。

  科學方面到目前為止以認此為不可能,對腐植質之種類與內容找出真正基本原理,原因如下:最重要的目前尚不能把腐植質與礦物質完全分離,而不使其成分有絲毫變動。事實上有些乾腐植質複合物為很親密結合,而無法令其某成分或其他成分不起變化而分離之。不同類型腐植質之間也沒有明顯界限,此外腐植質本身也是常起變化,這些種種存在原因,對於玉器的有機沁質所形成的沁色穩定性,都有直接密切關連。

  屍體及陪葬物在各種情況下進行分解,分解速度及最終產物依溫度、水分、空氣及微生物而異,溫度愈高則分解愈快,水分是物質分解作用所必須者,但過量的水將造成空氣不足,所以又會降低其分解作用,有機物質之分解速度隨之而減退,且隨著類似腐植質之化學成分的達成而減退,有機物質之最終分解產物為 等,事實上屍體或陪葬物腐植化作用成腐植質,對於內含的有機質之分解,這一連貫的化學反應是一種消化作用,其與動物胃內之消化作用並無不同。

  為此原因有機質之分解作用,對空氣中氧的供給是必須的,但往往墓室中的氧氣量供給卻較缺乏,除封墓之時留存於墓室空氣中氧的比例外,無法從外界獲得新的空氣注入,這種情況下對於物質所需的氧進行分解較慢於地面上,對墓室內陪葬物的保存反而是一個較有利條件。有機質對受沁過程的幫助,化學的是供給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及有機酸助長玉器表層溶解。物理的是促進礦物質粒團作用,保護粒團免於被水分散,增進滲浸沁化能量。

2.礦物沁質

  玉器受沁礦物沁質是重要成分之一,墓室中礦物質的來源有屍體或陪葬物的腐植分解,和周遭岩壁風化後的落塵及土壤,屍體或陪葬物的腐植分解,礦物質含量較少有的甚至沒有,多數是來自墓室的落塵與土壤中。一般年代久遠的地下墓室在打開墓室時,都有一層鬆散的落塵疊壓混合於腐朽棺木或陪葬物中,這層鬆散的落塵厚度不一,都是來自墓室四方的土壤或岩石風化所形成,風化是自然破害作用,促使礦物進行物理的及化學的兩種作用。

  物理的只有形態改變而無成份改變,物理改變主要原因是溫度變化,各種礦物粒子因顏色不同,白天與夜晚的溫差,因體積膨脹和收縮不斷反復變換,礦物粒子自物質中遂自分離出來。化學的主要為化學分解作用,也可以說是一種腐蝕,不僅改變形狀且改變了礦物本質成分,其中一部分礦物因化學變化即變為新礦物,有些發生化學變化的礦物,某些成分變為溶解性物質,另一部份成為細微的粒子。

  化學風化作用可分下列幾種,有氧化作用,是礦物中某些低價元素被氧化成高價元素礦物因之分解。酸化和溶解作用,酸化來自有機質分解的有機酸破害礦物。

溶解作用主要是水,水為天然的溶劑,水分子散佈於空氣中,附著於墓壁、土壤空隙或陪葬物中,遇冷凝結為水滴,自然水中常含有少量的酸及其他雜質,其中對某些礦物質能做緩慢的溶解,墓室周遭或陪葬物也因此做緩慢的潰爛,礦物被酸分解或被水溶解時會釋放金屬離子,例如鈣、鎂、鉀、納常被溶解於水中,進行化學滲浸作用。

  風化不僅改變物質原來的形狀,且改變物質的本來成分,有些發生化學變化的礦物,某些成分若與水分子直接結合構成含水礦物,因溫度、壓力、重力關係,促成滲漏滲浸作用與玉器進行礦物受沁。性質不同的礦物常能影響玉器,對礦物受沁所產生的沁色與沁狀,因結合質與客觀環環境關係造成各有不同。

墓室中礦質最初來源係由岩石風化而來,岩石中含有多種礦物,風化後產生一些鬆散細碎的礦物粒子,其中一部份為岩石中原來含有的礦物未經變化而遺留下來,另一部份為岩石風化時所產生的新礦物,這些最後都成為礦物沁質。        註《SOIL PHYSICS 土壤物理學,原著:HELMUT KOHNKE 譯者:郭魁士》

第陸章:發現自然科學辨沁依據過程

第一節:科學辨沁法源自觀察自然現象

  物理學是研究物體的性質、運動、變化等知識,這與辨別物質是否自然變化,所需多種自然科學綜合知識尚有落差,攸關自然受沁的形成,主要是氣候、土壤、玉質等在時間過程受溫度變化影響的交互作用,內在除了不同玉質差異外,還欠缺瞭解外在結合的沁質種類、劑量,與自然氣候變化影響溫度冷熱數據,這一連串問題就不是單以相關性物理學研究,即能得到自然受沁科學數據。如果擴大加深相關自然科學知識,是否就能找到自然受沁科學辨沁數據,短時間不但不可能未來也不容易,因為這之中尚有一些問題根本無法解決,例如某種自然受沁中所含的沁質種類,目前沒有科學方法可從已形成的沁象中分離出來,就不知道有幾種沁質,還有劑量多寡目前也沒有量稱工具可測量,就無法以數學方式計算數據,另外人為無法掌控的自然因素,例如地方性氣候隨季節轉換更動與每天早、晚的溫差效應,以及更動過程的時間數據等問題,遠超越目前人類智慧所能掌控,這種種相關因素都直接間接影響玉器本身,在同時同地或不同地產生的自然受沁現象,在未能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想從物理學或相關自然科學,要找出自然辨沁科學數據是很困難。

  另一方面今日的化學知識,對物質分解、結合道理是很瞭解,製作技術與設備也相當先進齊全,以人工製作化學受沁要達到,類似自然受沁的視覺辨識效果是很容易通過,而且在辨別知識不足辨別方法尚未研發出來之前,人工受沁就一直在充當自然受沁,這也是有其能夠充當理由。人工與自然受沁同屬物質分解結合變化,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並無所謂人工或自然分別,如果沒有自然化合原性存在,就看不到所謂生銹、腐朽、風化等現象,玉器也無受沁可論,就因原性已無定義區分,所以一直無法分辨所謂人工或自然受沁。從知識、技術、經驗來看,人工受沁也會有自差異,主要原因是在人為提供化學結合,物質種類、劑量多寡與時間長短、溫度壓力等掌控,是無法達到二次絕對相同,還有受沁玉質的材質結構等問題,就造成不同沁象而不是在化學本身,所以從人工受沁來看,也不是僅以某種沁象就能當所有辨沁標準。

  自然或人工兩種受沁雖同理但不同性,各領域所發展出來的沁象變化就各有不同,造成自差異目前雖沒有科學數據可以辨識,但從這兩種受沁可釐出一種共同點,辨別受沁方法無論是證實或證偽,在尚未定出自然或人工受沁各自辨別依據之前,兩者間就不能做自辨或互辨。因此研究受沁辨別方法,在觀念上必須再調整研究方向,若將自然與人工受沁分成兩種系統來看,其實只要從自然受沁考證做起,就自動與人工受沁系統做出初始區分,但重點是如何確認所見的沁象是絕對自然受沁,其實很簡單只要回歸到考古出土玉器觀察即是,若將所有考古出土玉器的沁象,歸納為自然受沁系統來看,對自然受沁想找出相似、差異依據,這需要自然受沁的科學辨別數據就不是探討重點,從考古出土空間來看,整理出所有自然受沁沁象特徵,反而才是未來辨別受沁工作重點,也是自然受沁依據主要取證來源。

第二節:自然受沁特徵證實與證偽意義

  自然受沁證實或證偽這兩種辨證法意義都相同,目的是在驗證自然受沁特徵的正確性,只是辨證構想不同,前者是盡可能證明受沁特徵是自然形成屬證實法,後者是盡可能證明受沁特徵是人工形成屬證僞法

這兩種辨證法是針對理論待證主題,發現白絲狀同型樣沁痕是自然受沁嗎?找自然辨證依據屬證實法,證實重點是「自然」所以只要朝「自然」方向思考,就有機會找到證實依據,所有考古出土玉器都是自然受沁容易認定,只要從中找到白絲狀同型樣沁痕就證實是自然受沁,即能突破以物理數據辨證自然受沁的困難。證偽並沒有發現過程,不知道受沁有白絲狀同型樣沁痕,在未證實是自然受沁之前,勿需探討做假的可能性無證偽對象,證偽是在證實之後不必在證偽上費神,只要專注尋求證實法即可。當證實白絲狀同型樣沁痕是自然受沁時,幾乎同步提出證偽法來檢驗證實的正確性,在無法證偽下鞏固證實法的正確質。

  考古出土玉器的自然受沁是否有相同特徵,目前學界並沒有這種研究構想,因為考古出土玉器有出土地點,年代的過去時間證據,源自出土地點的地下墓穴是經證實的過去空間,不必藉相同特徵證實是自然受沁引證過去時間再斷代,因此並沒有對受沁進行微觀研究工作,所以考古界目前還不知道出土玉器,是否有相同型樣沁痕這件事。但從科學鑑識角度來看,這是值得推廣的科學考證工作,道理很簡單,若將考古出土玉器帶離出土地點,其本身已存有自然烙在玉器上的過去工後時間古證,問題是研考者能不能發覺這層意涵!民間對古玉斷代雖缺乏出土墓穴過去空間證明,但也有一些玉器是以經驗法則判定年代,從公認年代玉器發現有相同型樣沁痕,在鑑識上雖然跨進一大步,但這種方法尚缺乏過去空間依據,從對比依據屬性來看,公認年代對比依據是相對性證實,若再經考古出土玉器驗證,則對比依據就是絕對性證實。

  目前從公認年代玉器上,已找出多種自然受沁相同特徵,在考古出土玉器上能找到一樣的嗎!這是科學考證最後驗證工作,但因學界目前並沒有這種考證構想,而考古出土玉器又是被列管文物,這兩種原因一直無法進行微觀對比驗證。驗證工作是證實程序中一種行為,主要目的是檢驗研發科學考證邏輯是否正確,不是在驗證行為本身,目前驗證源雖然受限,但並不表示考古出土玉器,沒有與舉例的沁痕有相同型樣的,應是未曾注意這些。

第三節:試從玉表孢子生長找辨沁依據

  玉器的材質是一種礦物,屬於無機物質無法提供植物生長,出土古玉因久埋於地下多少都會有受沁跡象,在受沁過程結合到土壤中或其他陪葬物腐蝕分解的有機物質,在受沁處表層竟會長出孢子植物,就如同在石頭上長青苔一樣。這些非常細微的孢子植物肉眼是無法看到,需經高倍顯微放大才能看出,若不是有梗將灰白色植物頭撐浮於玉器表層,實在看不出比髮絲還細的一個極微小點,竟是一種植物生長特徵。雖極細微但卻是存在的,如果從植物生長實例來引證,玉器表層受沁是自然形成,作為一種辨別自然或人工受沁方法,為了求證這個辨別構想可行性,對於生長於玉器表層的這種孢子植物,是屬於那種類型及其生長條件,就必須做更深一層暸解。

  這是屬於一種極專業領域需借助專家來解釋,就請教於台大植物研究所,並詳細說明所要瞭解目的,經研究所提供研究資料講解,才暸解孢子植物其生長條件非常容易,任何材質的器物只要與微量有機質結合就能提供生長條件,並舉出歐美研究報告其發生原因。重點是因二氧化碳過度排放,與空氣中水分子結合造成酸雨,那些擺放於室外的銅石雕作藝術品,經酸雨淋過留存微量有機質於這些藝術品表層,孢子植物的種子經空氣流通傳播,而寄生於這些含有極微量有機質的藝術品表層,由於孢子植物的死亡殘體分解,造成這些室外銅石雕作藝術品表層受到相當程度破壞。

  透過這些資料暸解如果玉器表層,利用孢子植物生長來證明,表層受沁是經過長時間自然演化形成,從眼觀角度來看,玉器表層受沁與生長的孢子植物,兩者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中間並沒有什麼隔閡,但從知識角度來看,寄生植物的生長條件是來自生長物質的供給,跟寄宿物玉器是不是自然受沁無關,兩者間的隔閡是無限寬廣,之間並沒有受沁相關知識相連,無法證明受沁是經過去長時間自然演化形成,結論是不能從孢子植物生長實例,做玉器表層受沁是自然或人工的一種分辨依據,這個結論在日後見到,製作過程經酸性處理的仿古玉器中,在放置過一段時間後也是會長出孢子植物得到證實。

  從這個辨別構想獲得一種啟示,藉由寄宿植物生長研究受沁辨別方法,雖然研究起點與物理化學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可惜兩種研究都無法找出辨別自然受沁根據,因此研究辨別受沁方法,必須重新調整研究方向,不要從受沁做沁質解析研究。受沁有開始、過程、結論三個階段,應該從結論的沁象著手做解讀,較有機會研究出辨沁方法,但沁象與自然辨沁依據之間是有什麼關連?需要有新知識領悟或許有機會找到辨沁方法。到最後才暸解原來自然辨沁根據,本已存在於考古出土玉器表層受沁處,只是當時尚不理解沁痕與時空關係意涵,而無法悟出辨別方法,知識就是理解這些過程原委。

第四節:發現自然辨沁證古依據

  吳王夫差銘文玉劍,兩面表層都有一層薄薄黃土受沁,受沁處局部在顯微鏡下放大三十五倍觀察,可以清楚看到集結很多細微白絲狀沁痕,順著玉質晶體結構紋裡排列,在這極小區面裏再相互比較白絲狀沁痕形式,雖極近相似卻還有長短與乾潤稍異差別。如果根據過去對受沁經驗推斷,這種沁痕應是自然受沁形成,但考慮到劍身雕有吳王夫差自作用鈼,兩行八字小篆銘文顯示玉劍頭銜特殊意義非凡,在未有科學考證之前並不適合,以經驗推論作為考證玉劍年代根據,不但沒有自然根據做確認年代基礎,反而會因詮釋無據引來爭議,萬一是當代貴重文物其特殊之格反遭誹議。

  經驗推論與證據考證兩者間,在知識層次上之差距是無法計量,對考證年代除考古出土文物外,其他所謂古代流傳之物,都應該要以科學考證取代經驗推論,不但結論有檢驗根據,還可避免無根據推論爭議。在流傳古物中已有其他類別,引用科學考證溯出正確年代,唯有流傳古玉至今還有某些原因,一直無法以科學方法考證年代,相較之下考證質已較落後於其他器物。所以如此特殊貴重文物,當然要以科學考證溯出年代,考證玉劍年代在程序上,需先考證玉劍完工後至今時間證據,再以造型、花紋風格考證年代,將年代制定在過去時間基礎上,才能符合科學考證原則。考證主軸若以有形沁痕做詮釋無形時間代表,則沁痕就必須提出是自然受沁證明,藉此傳導過去時間給雕工證古。

  這是一種研究辨別構想,開始的觀念是對但如何辨別!為了嘗試解開辨別問題常在顯微鏡下,反複觀察玉劍表層受沁痕跡,想由此找出自然受沁辨別方法,但經過幾年不斷觀察,幾乎可以記住玉劍表面一切,卻無任何辨別心得,在極端無奈之下突然想到,過去曾經收藏一件沁色極為相近的戰國榖紋圓勒,其表層受沁在顯微鏡下觀察,與玉劍比較會不會有相同型樣沁痕?當這個問題構想在腦海中閃起瞬間,清楚感受到一股解惑連鎖牽動力,直覺意會到問題構想,就是揭開辨沁證舊開端。這種深切感受是在未有問題構想前,並不知道從玉劍微觀到的沁痕是代表什麼意涵?當然不知道這種沁痕有相同型樣的,而相同型樣沁痕又有什麼意涵?是想從沁色極相近,先前經驗判斷是戰國穀紋圓勒,找是否有相同型樣沁痕時,無意識將問題帶入自然領域求證自然,才瞭解相同型樣沁痕是自然辨沁證舊依據,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構想?可能就是所謂靈感吧!無預設立場才符合科學考證原則。

  當瞬間閃起這個問題構想時,就直接從過去辨別經驗勾引出,一種待證假設慣性反應,預判答案可能有相同型樣沁痕,為何預判可能有,因為玉劍與圓勒是同經驗法辨別,圓勒既已判斷是戰國,同理判斷玉劍也應是春秋後戰國初玉雕,但經驗辨別缺過去工後時間證據,想突破這層限制,才從玉劍鎖定沁痕辨別受沁,若與判斷是戰國(戰國是過去時間中的一個年代)圓勒受沁(此受沁從過去時間引申是自然受沁)有同型樣沁痕,就能引證玉劍受沁是自然形成,則同型樣沁痕,就是自然辨沁依據過去時間古證。之前並沒有這種求證假設,是出於問題構想之後才有,答案戰國圓勒有沒有相同型樣沁痕,最終是在求證自然本來有沒有,這完全是起於無預設立場臨時動機,卻是尋找辨沁證古開端,由此引領進入自然領域尋找辨沁依據,才有之後從玉器表層受沁對比沁痕方法,從中取得過去工後時間為雕工證古,結論會如所設預判嗎?就待實物觀察驗證。

  戰國圓勒是件公認年代玉器,在上下兩端圓直徑面上,透過顯微放大三十五倍觀察,兩面表層受沁處也有極細微絹絲般沁痕,與玉劍沁痕相比較型樣幾乎相同,答案與假設相符但這會是巧合嗎?為求慎重應再次檢驗答案,因此再找一件沁色相近玉豆,在蓋緣表裡果然也找到相同絹絲般沁痕,假設驗證產生連鎖效應。這個發現得到考證受沁一種非常重要的新理論,設玉劍和圓勒兩件玉器,成器的時間與地點不同為據,就會有不同的時間、空間,自然受沁玉器有相同型樣沁痕存在道理。自然受沁在不同時間、空間為什麼會有相同型樣沁痕,雖然無法想像但應該有合理解釋,考古出土若把同一墓室當成同一空間來看,擺放位置極接近的玉器就會有不同型樣沁痕,這一點可以暸解在同一時間、空間就有不同型樣沁痕,若將這幾項重點完全反轉過來,把同一時間、空間換成不同時間、空間,不同型樣沁痕換成相同型樣沁痕,這幾項正反重點同存完全符合相對哲理。

  對比相同型樣沁痕目的是要分辨,流傳古玉受沁是自然或人工形成,藉辨沁依據同步引證過去時間,給雕工證古但不能斷代,因為由相同型樣沁痕所引證的過去時間,不是與過去時間長短成正比,會有這種差別是自然受沁,受空間環境變化影響與玉質結構不同所造成,何況是無出土空間佐證的相同型樣沁痕,更不能用來作為同一時間依據。為了證明這種看法的正確性根據之前方式,必須再找出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做為區分過去時間長短第二例證,再比較這兩種例證時間差別質。但在此要先解決一個問題,過去時間是無限的,如果找到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用什麼做定位區分過去時間長短?幾經思考才想到用年代定位區分,因此考證物要有公認年代才可比較,結果在一件紅山玉鳥和一件商末玉蟲,找到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兩件相比較在過去時間相差約一千五百年,再次證明不同空間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在過去時間中相對存在著長短差別。

  再進一步檢驗,從紅山玉鳥與商末玉蟲,兩件相比較的過去時間差別質,和春秋末期(暫定)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與戰國圓勒,兩件相比較的過去時間差別質,再互比較兩組的差別質也分出長短,至此可以得到一種結論,兩種類形相同型樣沁痕所引證出來的過去時間,有的很疏遠有的很接近都相對存在。無論差別時間長或短,對無出土空間佐證的任何一種相同型樣沁痕,要在過去時間中定位會有一定困難,從這些相比較和互比較例證可以瞭解,沁痕對比為什麼只能證舊不能斷代原因。此階段雖不能考證出年代,但卻是考證年代前,取得過去時間根據重要前置步驟,之後再與雕工連貫即成為雕工時間證據,這與傳統考證最大差別是,從辨別受沁取得過去時間證據,不是從造型、花紋風格推論出過去時間,重點明確方法與效果也符合實際需求,雖是極細微的跡象證據,卻能跨越無形時間抽象空間限制,開創出一條辨沁證古考證之路。

第五節:考古出土玉器檢驗古證

  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表層極細微受沁痕,從公認是戰國圓勒表層發現相同型樣沁痕,印證辨證推斷想法正確,不過這具形沁痕要證明涵有過去無形時間,需要有過去空間證明,這是交代過去時間來源最終根據,圓勒雖然公認是戰國時代,但不是考古出土玉器,對戰國至今當成過去時間來看是經驗推論出來,不是從證實是過去空間引證出來,因此考證過去時間根據,只能達到相對性無法達到絕對性證明,這是與用考古出土玉器對比不同之處,而為什麼還要再經考古出土玉器最終驗證理由。

  考古從地表向下挖掘到地下墓穴,將墓穴當成一個空間來看,這個空間受土層隔閡完全與外界隔絕,在時間過程中不受外界人為因素影響,從過去到現在甚至到未來,不但完整保存當代所有文化資源,也使墓穴中所有陪葬物成為過去時間證物。如果把證物和時間分開來看,證物從那裏可以看到過去時間證據!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證物的過去時間來自出土墓穴是過去空間,在時間過程受自然變化影響,使證物表層留下變化痕跡,則過去空間的自然變化痕跡,就是可以看到的詮釋過去無形時間具形證據,同時也是某種自然變化辨別依據,這是從考古出土墓穴空間暸解,自然變化與過去時間,構成有與無、具體與意識之間對應關係。

  考古出土地下墓穴是可以證實的過去空間,就是知道這個空間地點和過去營造時間,吳王夫差銘文玉劍不是考古出土玉器,沒有過去空間出土證明,這是與考古出土玉器最大不同之處。雖然現在看不到這個空間,但並不表示玉劍就不是來自過去,可從證明是古雕的過去時間證據,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引證出也是來自過去某個空間。證實方法根據不同的時間、空間,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存在道理,從已經證實是過去空間考古出土玉器,在找到與玉劍有同型樣沁痕時,即證明玉劍舊證沁痕是,來自過去某個空間自然形成,雖然在此看不到這個過去空間證據,但並不表示就沒有這個過去空間證據,而是超乎想像的證據無法被觀察。

1. 考古驗證歷史背景

  中國歷史悠久幅遠遼闊,考古出土玉器有很多,在眾多的考古出土玉器中,從那一種受沁可以找到驗證依據,若從受沁顏色根據物理化學知識,和過去觀察流傳古玉年代經驗心得,從沁色相近的考古出土玉器,應該可以找到相同型樣沁痕,因此必須從眾多考古出土地點,選定地點和玉器做驗證依據。

  南越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代王陵墓在今廣州象崗,墓中所出土玉器是西漢早期雕作,不但出土數量多器型類別也相當豐富,之中有一些作品堪稱是稀世之珍,詳情請參考《南越王墓玉器》。這個王陵出土的玉器中,受區域環境氣候、水分、土壤等因素影響,有一些黃土沁色玉器,例如:圖片 4 1 透雕龍鳳紋重環珮(D 6 2),或圖片 7 4 劍首(D 8 9-1),都符合驗證所要找的受沁顏色,如果從受沁處再透過顯微放大三十五倍觀察,是不是與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表層有極近相似沁痕,就待驗證揭曉答案。

2. 驗證時間地點結論 ◎‧此段內容待取得出土資料填補‧◎

  ※◎ 最後驗證根據,預計從南越王墓或其他藏有,考古出土玉器博物館取得資料,但因人事隔閡一直無法取得,在於發揚古玉文化精粹重視考證素質為優先原則,希望南越王墓博物館,或其他藏有考古出土玉器博物館,能跨越人事隔閡懇請賜予,從黃土沁色系列玉器進行 6 0 倍微拍取樣照片,一切相關費用在下全部負擔,並另付協助酬金,完成科學考證過去時間根據學術研究工作。◎※

第六節:考證年代從造型花紋銘文對比

  從考古地下過去空間出土玉器表層,對比出相同型樣沁痕引證過去時間,印證了研究考證構想,但至此尚不能考證出年代,雕工雖能證明是過去時間古雕,但相同型樣沁痕與過去時間不是成正比無法斷代。年代是在過去時間中的歷史階段,從無始的過去時間來看是屬於階段定位,因此考證年代必須從另一層次,根據造型、花紋形制風格,對比同年代考古出土玉器,斷出過去時間階段定位即年代。

  但吳王夫差玉劍的造型、花紋、銘文,在過去並沒有類似出土玉器可供對比,所以只能從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湖北省江陵故郢都濟南城遺址七公里處望山一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銅劍做造型對比,《中國古代兵器圖集》封面,以及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湖北省江陵馬山磚瓦廠五號楚墓,出土的吳王夫差銅矛做花紋、銘文對比,《中國文物精華 1 9 9 0 》圖片 7 5。越王勾踐出土銅劍,劍身從中間至尾端有明顯減寬,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與此劍造型相同,楚墓出土的吳王夫差銅矛,矛身蝕雕雙陰線方菱格紋,一面上端鑄“ 吳王夫差自乍用鈼 ”二行八字銘文,吳王夫差玉劍劍身上的雙陰線方菱格紋、銘文與此銅矛完全相似,尤其是兩件銘文字體如出一轍,可能是出自同一工作坊。

  綜合勾踐銅劍與夫差銅矛,對比吳王夫差玉劍造型、花紋、銘文都有相似之處,至此可從這些相似特徵,對玉劍年代做出考證結論,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玉雕遺物,屬歷史上極稀有珍貴文物。

第柒章:結論

  長久以來傳統認為考證流傳古玉年代是從質、工開始,這種考證觀念主要是判斷意識受合理化想像所主導,表面上看起來是合理,但實際上是還有檢討空間,因為考證至今尚缺雕工考古步驟,應是沒有考證工後時間證據方法,所以僅能從有形質、工論述時間意涵,但意涵僅是合理想像不能當證據,因此一直無法將考證年代,建構於工後時間舊證基礎上,不可否認質、工考證與塑出年代有關,卻與考證工後時間無關,如果考證沒有更進一步觀察,考證觀念就會一直停留在自認是合理的錯判中。在此提出一個問題即可檢驗傳統考證想法的周全性?若將考古出土玉器帶離出土地點墓穴空間,沒有相關旁證資料試問出土玉器本身,從那裏找到是過去年代完工時間古證,此即為傳統未曾思考有待解答考證年代核心問題。

  考古是一門考證學,主要是考證人或攸關人在時間過程,遺留於空間中所有器物與古代有關的考證,古代是過去某一段時間,流傳古玉是不是古代雕作?在雕工未證古前考證年代方式,不適合完全循考古模式直接考證年代,兩者間存有雕工考古最重要的,有與無過去完成時間證據差別,所以考證必須回歸到出土玉器重新觀察,察覺與時間有關事證運用於流傳古玉身上。再深入瞭解玉器與時間關係,無論是已證物或待證物,這兩者間雖有差別但從時間觀來看都屬被證物,時間證源並不是來自器物本身,包括玉質、造型、花紋、雕工等,這些都只是分離出來的被證項目,不是質成器後時間證源,證源是過去空間,空間中玉器表層質化過程就在詮釋時間,留下的痕跡就代表過去工後至今時間古證。

  吳王夫差是春秋末期歷史名人,吳王夫差與春秋末期是人物與時間對照關係,玉劍若根據銘文判斷是當代文物,屬於雕工範疇的銘文,需要有春秋末期完工至今時間證據,銘文字義才能顯現記錄歷史實質意涵。玉劍不是考古出土玉器,無法看到出土空間,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就沒有完工至今時間佐證,這就是與考古出土最大差別之處,不過玉劍表層質留有受沁跡象,可根據受沁與時間對應關係,從辨沁導引時間來辨證雕工是過去或現代完成時間證據,但要有自然辨沁依據。從一件公認是戰國榖紋圓勒表層質受沁處,微觀發現與玉劍有同型樣白絲狀沁痕,得到不同時間、空間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存在新理論,則同型樣沁痕就是一種自然辨沁證古對比依據,最後再經證實是過去空間出土玉器驗證。

  玉劍雖沒有過去空間佐證,卻可從同型樣自然沁痕線索,連貫到無法觀察的過去空間,傳導過去時間為今所見玉劍雕工證古,之後再根據出土銅器造型、花紋、銘文對比,考證出歷史上的年代。新考證法與傳統考證是證古與論古之別,引用通俗的新古觀,建立先辨別雕工新古觀念,從流傳古玉表層質沁處當考證時間門徑,根據自然受沁跡證取得過去時間證據為玉器雕工證古。考證構想從當下思索如何穿越當下時空,回到過去無法觀察的空間取得過去時間證據方法,最後瞭解原來自然已在時間過程中,將過去時間型樣化留在玉器表層質上靜待尋找者發現,知識只是在探索過程瞭解,時間、空間、自然受沁三相對應原委,考證方法主要是領悟過去無形時間證據,既抽象又實際的科學哲理,如此考證出具有當代代表珍貴玉器文化遺產,才能受世人重視永久流傳。

第捌章:對未來考證建議

  中國考證古玉知識始於北宋,與西方考證相比雖早很多,但多是引用古籍知識加上考古識別經驗推論,理論雖可參考但不能引證以致無法檢驗結論,十八世紀後西方將考古學,再結合相關自然科學建構科學考古,避免一些無謂爭議值得學習。流傳古玉與考古出土玉器,同屬礦物材質同是人為雕工,但流傳古玉沒有出土證明,考證年代應著重在辨證是否古代雕工,是否為古代雕工是時間不是雕工問題,目前中西考證雕工時間是循考古模式,從已完成造型、花紋與出土玉器做比較推論雕工時間,不是以與時間有關可辨識事項,經證實後做為工後至今時間古證。推論雕工時間是對時間定義瞭解不夠,無法從生活中找到與時間相應線索,因此中西考證方式一直滯留在,無過去時間古證經驗論識階段。

  科學考證與經驗推論時間最大差別是,科學考證必須提出辨古根據,這對沒有出土時間、地點證明的流傳古玉,在考證年代定位是非常重要。時間證據是一種過程證明,玉器的質化受沁過程,所形成的跡象從無至有就是在反應時間,考證雕工時間古證,就從有過去空間證明玉器,找出任何一種可辨識沁痕就是過去時間古證。從時間、空間來看中華文化浩瀚淵博,古玉文化是中華文明一種歷史物證,考證中華流傳古玉年代,辨古需要瞭解區域空間自然變化對古證的影響關係,這就涵蓋空間所有相關物質,包括空氣中的水分、地質、土壤,受季節轉換氣候變化改變溫壓的物理、化學變化,之中的知識非常浩瀚無法言盡,但其獨特性不是其他區域所能替代,這對瞭解玉器從辨沁證古到斷代是不可或缺概念。

  從地理位置區域文化來看,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中華地域出土的一切古器物,其過去時間證據是源自出土地下過去空間,所以考證玉器雕工過去時間證據,就從中華地域所有考古出土玉器,表層受沁痕跡引證出來。中華文化考古出土玉器,到底有幾種型樣自然沁痕,因為牽涉到自然因素故非常複雜深奧,過去也沒有這種考證新理論,無法以目前有限知識做預測,因此匯集其他型樣自然沁痕,是考證方式另一種新階段開始,有待考古或鑑識工作者,從現有或新發掘考古出土玉器再深入仔細搜尋。根據過去經驗辨別心得,先從有沁色部分著手較容易找到自然沁痕,再從同沁色做初判應可找到相同型樣沁痕,但其之間還是有些極細微差別,例如大小、粗細、長短、色澤和乾潤之別,從這些差別可以逐一再做細分。

  未來考證趨勢勢必著重證據,對自然微象

台長: 春秋玉閣
人氣(1,26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悄悄話)
2012-10-18 19:45:26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