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息—
2012年6月25日在南京博物館副研究員吳榮清與淅川博物館館長齊延光協助下,獲准微拍館藏幾件春秋出土玉器,過程雖很辛苦卻是落實科學考證工後時間開端,主要是闡明出土玉器有出土地下墓穴過去空間證明,根據時空對應關係這個過去空間即所有出土器物過去時間之源,玉器表層自然沁象是工後形成,任何一種痕跡都是詮釋過去時間符號自然辨沁依據。在此深深感謝兩館重視科學考證的支持,館拍照片刊於春秋篇分享讀友並多指教。
—先睹為快—
2012年7月24日在元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傳彬高級專員王鴻貴協助下,運用其公司引進OLYMPUS 3D Measuring Laser Microscope OLS4000 LEXT,這是未來科學考證必用鑑識儀器,拍攝極珍貴吳王夫差玉劍與戰國玉勒,表層細部放大400倍~1000倍3D照片,將沁化解析從平面帶入3D領域,對沁痕對比助益很大深表謝意,沁痕與陰線工3D照片刊於春秋篇分享讀友並多指教。
————————
題目:科學考證流傳古玉年代
重點:雕工考古科學鑑識工後至今時間證據
發現:不同時間、空間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
引申:同型樣自然沁痕成為連貫古今不同空間線索
例證:吳王夫差自乍用鈼玉劍與公認戰國勒沁痕對比
關鍵詞:雕工考古.辨沁證古.古雕時間證據.同型樣自然沁痕
出版日期:2 0 0 0. 9
上傳時間:2 0 0 5. 3. 2 5
鑑識工具:OLYMPUS SZ-60 立體顯微鏡
JVC TK-1070U COLOR VIDEO CAMERA
SONY UP-1200 COLOR VIDEO PRINTER
SONY PVM-14N2E TRINITRON COLOR VIDEO MONITOR
─◎ 前 言 ◎─
─§ 摘 要 §─
第壹章:研究的時空背景
第貳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參章:相關考證方式探討
第一節:古籍考證缺點
第二節:西方考證架構
第三節:單就質或風化論不能斷代
第四節:考證造型、花紋多重意義
第五節:從工藝考證雕工時間質疑
第肆章:玉器考證年代新觀念
第一節:新古觀分辨過去現代時間
第二節:考證時間與考證年代區分
第三節:雕工與時間媒介連貫界面
第四節:自然與人工科學辨沁哲理
第五節:不同時空同型樣沁痕意涵
第伍章:從受沁相關自然科學探討辨沁
第一節:辨沁選擇沁色或沁痕比較
第二節:葬玉受沁與土壤物理關係
第三節:受沁動能溫度
第四節:受沁介質水分
第五節:受沁原因陽離子吸附交換作用
第六節:受沁沁質 1. 有機沁質
2. 礦物沁質
第陸章:發現自然科學辨沁依據過程
第一節:科學辨沁法源自觀察自然現象
第二節:自然受沁特徵證實與證偽意義
第三節:試從玉表孢子生長找辨沁依據
第四節:發現自然辨沁證古依據
第五節:考古出土玉器檢驗古證
1. 考古驗證歷史背景
2. 驗證時間地點結論
第六節:考證年代從造型花紋銘文對比
第柒章:結論
第捌章:對未來考證建議
───────────────────────────
—◎ 前 言 ◎—
现代科學方法可分為四個部份 1.無预設的觀察 2.分析與比教觀察 3.结論出自自然現象中的規律 4.用實驗檢證結論。主要是以中立與客觀的觀察為基礎,然後又以正反两面方法分析觀察資料,對比與發掘真正導致自然現象發生的原因。前者删除所有阻碍中立觀察的臆测與想象,而後者删除因為發現幾项相關特徵,就貿然提出錯誤結論的可能,考證才不會置理論結構於經驗觀察之上的作法,失去了求真的精神。
古今玉器同屬自然礦質人為雕工,雕工古今之分不在礦質物理分析或工藝特徵論述,是在工後至今時間證據。辨證工後時間不再以舊有知識贅述,而是用創新理論與驗證,重新詮釋科學考證工後時間構想與方法。與傳統論證最大差别是斷代前,先做玉器表層自然或人工受沁科學鑑定,做為辨別工後新古時間依據,後再從有古雕根據屬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纹對比出土玉器推斷出年代。
古是時間的過去式,過去時間在那裏?根據時間、空間對應關係曾在過去空间,凡未與現代觸通自然或人為過去形成空間,考古出土玉器完工後至今時間證據,並不是在被證玉器的質或類型,而是隨自然恒動的質沁變化,留在玉器表層質化痕跡。
自然科學辨沁證古法,是在 1 9 9 8 年 6 月從兩件不同時間、空間同沁色系玉器,發現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則同型樣沁痕成為自然辨沁依據連貫古今線索。
雕工考古不能斷代,因玉器質性相異與不同環境自然因素影響,不同空間同型樣沁痕與過去時間長短不是成正比所以不能斷代,
但却是斷代前考證雕工辨識新古時間符號。
證古不能以論古取代考證變成心證論,將造成沒有出土證明流傳古玉,在評估歷史、文化、美術價值無所依循,對保存或流通文化資產意義變成形式沒有實質內涵,茫然是進入文明障礙,古玉新識從先驗中創出雕工科學考古解開考證迷思。
─§ 摘 要 §─
流傳古玉與考古出土玉器兩者間在考證年代上,與時間有關主要差別並不在於材質或雕工,相關辨識論述與工後至今時間並無直接關連,而是前者無、後者有未與現代觸通包裹著過去時間的過去墓穴空間,這個空間證明玉器是在過去某時段完工時間來源。
流傳古玉既無出土證明就缺乏過去空間佐證,屬於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紋,即無過去完工時間證源,考證年代若循考古模式推論,在缺乏古源之下考證起端又欠缺科學考證工後至今時間方法,結論年代沒有過去時間證據必有爭議,改善傳統無過去古證基礎考證缺點,應在考證年代前設置雕工考古步驟先舉證古雕時間證據,彌補缺乏過去空間無古源佐證不足。
從時間過程來看年代是屬於過去時間中某階段,在此架構下考證年代程序,應先辨證質成器後至今時間,後才從有古雕根據的造型、花紋對比出土玉器斷出年代,將考證年代方式建構在過去時間基礎上。恆定的自然律動過程,無論器物是用什麼材質加工,完工後存放於任何空間,在時間過程中表層都會留下自然風化、生鏽、腐朽等痕跡,如同人老化皮膚即會有皺紋一樣,痕跡或皺紋都具型樣,從質化現象與時間對應關係來看,都是自然在人或物上注記過去至今一種代表時間符號。原來自然已將過去至今時間型樣化,留在不同地點、大小過去空間中任何器物表層上,痕跡間的差別受質性與空間自然環境因素相異影響會有不同型樣,無論是何種型樣的自然痕跡,都可當成廣義的過去時間古證來看。
玉器的材質是一種礦物,質化受沁是恆動性符合時間定義,所以玉器雕工考古可循受沁途徑入門,但受沁有自然與人工之別,若沒經過自然科學辨沁門檻,僅以經驗識沁對無出土證明流傳古玉考證年代就難下定論。辨別自然或人工受沁要有各自的辨別依據,但自然受沁受環境因素影響,目前人類知識尚無法取得自然受沁過程,結合沁質的種類、劑量與時間、溫度等科學數據,這就是過去一直無法用科學方法辨沁原因。但從科學哲理來看受沁無論是自然或人工形成,從開始經過程到結論是前後關係,目前人類知識雖無法取得自然受沁科學數據,卻可從受制於開始、過程的結論,即當下看到的表層質化跡象,從中找出任何一種可辨識痕跡就可當辨識依據,從另向思考解開無科學數據自然辨沁困惑。
科學辨沁僅是雕工考古一種步驟,辨沁依據要構成證古關係,對依據是否具有連貫過去實質功能需經驗證。過去是古證之源指時間,過去時間來自經科學證實,未與現代觸通自然或人為過去形成的空間,但空間無象無法舉證,僅能意識理解與時間對應意涵,古證是過去時間證據,但時間無形無法舉證又必須舉證,這種無形與有形之間的轉換,在不離本意下可藉符號來接近實在世界,物的自然質化是恆動性過程即在詮釋時間,形成的痕跡代表累積過去無形時間有形符號才能驗證,當痕跡確認是自然質化時,就成為玉器工後導引時間媒介連貫古今不同空間線索,絕對是自然受沁需完全排除人為因素的可能性,符合這種條件就是來自有過去空間證明的玉器表層沁痕,以此關係來解釋辨沁依據的有效性。
第壹章:研究的時空背景
台灣考證古玉知識與實物觀摩,主要是來自台灣故宮博物院大量清宮舊藏,及中央研究院史語研究所過去所藏大陸出土古玉與資料,加上其他機關院校零星舊藏,學者從考古角度融合歷史、文化、美術等知識做鑑古知識研究,成為辨識古玉知識主流來源。
古玉在古器物類中所佔地位相當式微,雖是衍生自細石器時代後期時間那麼久遠,但其聲望不如銅瓷畫畫那麼顯豁,可能是有些玉器用意至今不明深奧難解,年代看法自清以來多是追理不同論難以確認,故將他歸入文玩無法獨樹一格。台灣因時空政治背景和地緣文化隔閡民間收藏古玉非常少,若有也是國民政府遷台後,生活觀受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形態改變與族群融合影響,才漸有本地人士參與收藏,今會形成本土化現像客觀來看有其成因。
一九七六年中國結束十年文革,大量文物流向香港自由市場,成為台灣收藏中國古玉主要來源,此時距中台因政治關係兩岸斷絕往來差不多二十餘年,台灣在經濟改革下帶動文化事業,屬同種同文的本地人士在眾多故國文物中,對帶有一層神秘感的古玉有一種莫名的喜歡引出文化商機。當時台灣考證古玉知識的資料或書籍非常少,除了館藏舊有資料或博物院刊物外,在市面上能獲得古玉知識工具,就只有那志良先生著有一些考證古玉書籍,如玉器通釋、古玉論文集、古玉鑑裁等,不過那先生的著作較偏向器型名稱與用途考證,對古玉知識需求來源不夠,較新的考證年代知識,還是須從香港間接獲取大陸新考古出土資料,或外國學者所著考證古玉書籍來充實,識古資源尚待更多新出土知識注入。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六年左右,中國大陸流至香港古玉為文革期間所收歸,多是之前大陸民間流傳品,少有新出土玉器夾雜其中,對這些流通古玉當時辨識年代與品相方法,全憑經驗傳承加上個人心得做論斷,這是當時台灣民間一種共同辨識法。這其間中國政局在領導人更動之下有所轉變,國家政策朝改革開放路線前進,考古界也隨改革開放陸續發表新的考古出土報告,對台灣民間認識古玉文化知識有一個正確依循目標。古玉實物與學術源自中國,台灣借助經濟實力在時勢政局更動之下,自香港輾轉購得當時十億人口沒有收藏的中國歷代古玉,這種因緣際會促成古玉文化更深交連,陸續引進新考古出土知識傳播台灣社會中,與生活結合蘊育出古玉收藏風潮,使流通古玉收藏交流推向顛峰。
文化商機在文物交流中會觸探到文物年代鑑識問題,自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六年十年間,專家或學者曾對這個問題,透過書報雜誌發表個人對考證年代看法,但內涵並未超越過去舊識都在追理識古,無法對考證年代提出科學鑑識新方法,發表變成是在塑造個人公信形象知名度。從認同來看表面上專家享受尊崇是不爭事實,但是我們必須指出,在社會上一片均以專家做為裁決基礎的文化中,專家是什麼?依然是一個尚待理解的問題。提出這個問題似乎顯得有一點突兀,因為當社會中許多人以專家為標準同時,卻對這個標準的本質提出疑問,這不等於說社會上的多數人,並不知道他們所尊崇的為何嗎!難道專家不是正確、客觀、理性嗎?面對這些質疑,我們可以這麼說,專家受人尊崇是不爭事實,但這個事實是否真足以證明,專家的論述是正確、理性、客觀有待檢驗。
歸究其因是社會大眾無法檢驗專家素質,結論又無法驗證是否正確全無顧忌,在經濟利益掛帥主導下有心人士看出大眾心理與考證破綻,可藉推廣文化知識之說進行銷售獲利目的,借助人事關係塑造所謂專家形象,將自認是古代玉器售以國家收藏呈放於文化殿堂展示,之中是否夾雜古代同造型、花紋工藝品無法驗證,伏下未來古玉考證教育隱憂。回顧過去二十年來受時勢政局變化影響,古玉文化自大陸默默轉移,結合台灣民風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滋生台灣民間古玉收藏文化,但隨世界潮流改變,中國政局朝經濟改革開放路線前進,在經濟成長推動下今台灣要如往昔,收藏到精湛中國古玉已有一定難度。
從區域與文化關連性來看,台灣存有先天無法改變的困難,因歷史與地理關係過去沒有中原深遠文化背景,出土中原古代玉器機會不多,至於知識方面,一向都以經驗傳承做識古主軸,嚴格來說這種缺乏證據方式,不能算是考證只能當作是一種論述,其中難免夾雜與考證無關的主觀想法,考證無形中變成一種形式,在這先天不足後天不良形勢下,加上今日仿古技術隨科技進步,仿古玉器可藉出土玉器做到同型同紋類似自然的人工受沁,在缺乏科學考證法之下,根據什麼能擁有代表性中國古玉,這對台灣提昇未來玉文化知識並無正面效益。須要證據的考證工作,卻一直以無法檢驗結論的經驗法則來執行,事性做法與須求相不吻合,很難奠定鑑識古玉普世價值,反會產生負面效果值得當下省思。
第貳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華文化歷代玉雕,從時間、空間來看是多元性的,每個朝代所雕作的造型、花紋都在表達,當代文化風格與工藝智慧反應社會文明與進步,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傳承,先民遺留很多當代多樣化玉雕,不但是一種歷史物證,也是連貫古今文化思想的有形環節。處於相同文化習俗的台灣,因為政治經濟關係過去三十年來,也間接收藏一些大陸流通來台古玉,但這些所謂流傳古玉並不一定都是古代雕琢,因為經濟利益關係之間會夾雜很多近代仿古之作,在未有科學方法考證年代之前,收藏交流都會碰到年代結論質疑問題。
科學考證是可以證實的知識,如何落實必須將考證予科學鑑識結合,考證宗旨才不會背離求真原則。玉器科學考證年代重點是在雕工考古,所以要有工後至今時間證據舉證,做為之後結論年代檢驗是否為過去雕作依據,雕工考古雖可從受沁途徑入門,但至今並沒有科學方法可以分辨自然或人工受沁,希望從自然現象觀察中得到某種科學辨沁啟示。受沁是玉器表層質物理化學風化,但流傳古玉不一定都是自然受沁,若要以流傳古玉研發科學辨沁法,選當研發題材的流傳古玉受沁要通過先驗極限檢驗,幾乎可判定是自然受沁,對研發科學辨沁法較有機會實現。
民間收藏很多流傳古玉,過去雖曾見過一些質潤工美佳作,但都缺特殊稀有性希望將來能有機緣巧逢。直到九○年代初機緣巧合,遇到整支用玉雕琢留有吳王夫差自乍用鈼,分列在劍格下端劍身上端兩行八字小篆銘文玉劍,不但質潤工美受沁開門,難得的是整劍完整名氣之大遠超越想像,乍見此劍之時感覺有股威權懾服氣勢,很難相信民間竟有此等稀有珍貴文物匿傳,有幸巧遇這位歷史名人用玉雕作遺物是種殊榮,如果能以此等特殊玉劍做為考證題材,研發出無出土證明可能是特殊文物的科學考證年代知識,使靜態文物與科證知識緊密結合,才不會埋沒特殊文物光華,同時也是過去一直想實現的理想。
經多次交涉再經X光拍照,慎重檢驗器形有無斷裂修補,最後終能如願以這支玉劍做考證題材,內心雖很高興但所承受壓力卻無比沉重,其實選擇這支玉劍做考證題材,是在強逼自己接受嚴謹的經驗辨別素質檢驗。當時的決定僅憑著過去對流傳古玉的辨別經驗做出判斷決定,並沒有一種科學考證法來支持這種決定,日後定要面對自己或他人所研發出來的某種科學考證法,再作一次客觀嚴謹的識別檢驗,結論只有對或錯其中一邊,並沒有中間灰色地帶可閃躲,萬一日後經科學驗證玉劍不是當代文物,否定過去所依恃的經驗辨別,勢必承認在辨別認知過程中定有偏差須重新修正。
相對的如果經科學驗證,玉劍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遺物,此時不但在確認自己當時的辨別素質,同時也肯定日後研發科學考證潛在能力,這種客觀的自檢驗或被檢驗方式,對研發者應該欣然接受,定要經歷一番焠鍊才能脫穎而出。另外也深深瞭解玉劍不是考古出土玉器,缺乏最重要的出土時間、地點能夠證明是當代文物,考證根據不能僅用抽象的經驗論識做交代,不但方法稍嫌草率,結論也無檢驗根據很難顯現鑑真效果,對可能是稀有珍貴的流傳古玉文物,在缺乏證據佐證下不但無法取信於人,還會被紛擾的主觀爭議所淹沒,若真是當代稀有珍貴文物,反而造成一種無意義的物格傷害。
吳王夫差銘文玉劍是民間流傳古玉其中之一,以玉劍做研發例證目的是想藉此找出一種詮釋時間的自然符號,當考證工後時間辨識準則,則以玉劍為例研發出來的考證知識,對其他流傳古玉在考證年代上也是通用的。考證無論是知識或經驗,已不能僅透過閱讀出土書籍或傳承舊識經驗,當流傳古玉辨識年代唯一途徑,事實證明這些看法,在科技日新月異時代已不敷使用,當下應考慮如何創造考證流傳古玉新知識為優先,在想法上先暫時拋開傳統無舊證推論觀念回歸到自然重新思考,理解自然物化痕跡與時間對應關係,引作考證年代的工後時間古證新構想。
第參章:相關考證方式探討
第一節:古籍考證缺點
開啟考證古代玉器知識,是從北宋開始研究,當時視這種研究是一門深奧學問,沒有注意到從日常生活取其他器物作旁證,無形中孤立了玉器研究。宋代古玉的研究著重在形制以及部分論玉,比較重要的有三部書,依恃三禮圖宋聶崇義撰,作者的用意是從周禮,儀禮,禮記這三部書,只有文字記載沒有繪圖,認為如何解釋都無法詳述,就根據三禮本文及其注釋,用個人的想像繪出古玉圖形,所作之圖因無見到實物,與後代出土的實物考證,幾乎是沒有一件吻合,二是考工記解,宋林希逸撰,這部書專講周禮中「考工記」一章,方法效三禮圖,所作之圖也與三禮圖相仿與實物不合,三是古玉圖譜,宋龍大淵等奉敕撰,錄器六百五十餘件,是宋代唯一專講玉器的書,後人考據這部書是根據三禮圖偽造出來,自然是無可信據了。
這三部書的共同缺失,是講玉器而未根據實物,研究的方法是只從古籍中找答案,難以得到正確答案,研究路線走錯了方向,到了元代論玉的書只有一部,是朱德潤論玉器形制的書「古玉圖」是根據實物繪圖,比起宋代之作是進步了,只是所錄之器不多,說明也很簡單。明代沒有專門研究玉器的書,只有在文人筆記有片段記載而已。到了清朝末年,纔有三部專論玉器形制的書出來,一、瞿中溶奕載堂古玉圖錄,二、吳大徵古玉圖考,三、端方陶齋古玉圖。這三部書的共同點三位都是古玉收藏家,把自己的收藏用圖描繪下來,然後逐一考證,這是正確的研究方法,三位之中以吳大徵所著的古玉圖考最為人所共認,吳氏把自己的收藏繪出圖形,然後根據經史考各器之用途,改正前人只從經史想像而無實物考證的缺點,到了民國初年所出幾本有關玉器形制的書,似乎只專重器形而忽略了考證說明的重要,如黃睿著衡齋藏見古玉圖及古玉圖錄,有圖無說明難了解古玉的用意,二、李鳳公著玉雅書中每頁分上下兩欄,上欄印古玉圖片,註出其品名、收藏人;下欄抄錄古籍中論玉記載,無考據引證與上欄之圖無關。
綜觀以上所舉的考證古玉這幾本書,宋代之作研究方法明顯是錯了,民國以來之作,專重圖形缺乏考據說明,在古玉的研究中只能視為資料,故無法從書中得到有關古玉知識,至於清末那些著作雖然比較完善,但是囿於當時環境,沒有科學發掘和博物館的收藏比較,只能把個人收藏作研究對像,而研究方法只對證經史,形成研究古玉目的只在詁經證史,考證侷限於經傳之中,無法跳脫其範圍,相對的失掉了考證古玉的原意。 註《那志良著:古玉論文集》
從這些古籍來看考證流傳古玉年代,都未提到與時間有關的受沁,清山西劉大同在所著古玉辨中雖有提到受沁,但對受沁做出深不可測結論,意思是作者不懂沁,卻從談論沁色中,塑造古玉十三彩二十五種顏色之說,影響後代以形容沁色做斷代看法。從現代知識來看沁色是沁質的顏色,作者對沁質的種類與劑量來源,是自然或人為提供都無法辨別,沁色矛盾之說是在不懂沁之下的想像,對證舊斷代並無正面意義。
第二節:西方考證架構
清中葉西方藉通商之詞敲開中國門戶,利用貿易往來順勢帶走很多質佳工美的古代玉雕,從文化期至明清都有年代連貫齊全,其中還有很多是當代佳作國內也少見,可從外國博物館典藏或學者著作中參照圖片得到證實。屬於東方文化的中國古玉西方有關著作雖不多,但其中有幾本對古玉考證年代知識是值得推薦,例如《Ancient Chinese Jades》Fogg Art Muscum 館藏,Max Loehr 編著,《 Chinese Jades from Han to Ching 》Seattle Art Muscum 館藏,JAMES C.Y.WATT 編著,《 CARVED JADE OF ANCIENT CHINA 》HAN-SHAN TANG 藏,ALFRED SALMONY,PH.D.《 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 》British Muscum 館藏,JESSICA RAWSON 編著,這幾本書中刊載的收藏玉器大概是清末民初,有計劃的大規模收購再捐贈給博物館典藏,作者對考證年代看法,除了參考古籍與考古出土知識外,還從信仰、習俗、美術角度客觀分析,玉器在當代生活中的用途與典故,對玉器文化內涵有相當深度認識,現在來看即可瞭解當時西方在,考證中國歷代古玉知識的治學精神與態度是值得學習。
西方考古注重科學驗證為東方經驗論識所欠缺,這也是未來國內建構科學考古應該學習的。西方自工業革命後歷經二百多年間,從生活中發掘很多新知識,因而提升各種專業領域素質,在不斷求新與研創精神下再搭配尖端儀器輔助,開發出多元化科學知識,之中的考古學知識運用在中國器物考古,並沒有受到時間與區域文化隔閡所限,一樣可以溯出接近正確年代,造成考古學為何要向西方學習原因。但從過去考證整體效果來看,還是有某些被考證流傳古玉,對年代確認未能達到接近正確年代,主要是這些被考證的流傳古玉,當時缺乏考古出土資料,無法僅從古籍或文獻資料,從玉質、造型、花紋風格就能定出正確年代,例如石家河文化或良渚文化玉器等,在四○或五○年代,考古出土報告未正式發表之前,學界將這類玉器大都歸納在周朝,與實際年代較晚一千多年,這是當時學術界一種較為保守的考證共識。
西方考證固然有很多優點,但科學考古還不是達到全面性,就目前考證知識來看,也沒有科學考證工後時間方法,主要是西方著重在物理考古,從碳14、光譜儀、到近代分子考古等,都是從物理學研發出來,這些質的時間考古與工後時間考古目標不同,雕工考古若沿襲物理考古,結論還是跟以前一樣,沒有過去工後至今時間證據可檢驗,不符合雕工科學考古要求。科學考古對時間來源與導引時間要有依據,從無形時間證據化舉證的科學哲理思考,必須深入理解空間中物的質化現象與時間這三者間相互對應關係,缺乏這層思考就無法進入時間證據化考證領域,如何擬出科學考證時間法解開當下問題癥結,其實只要回歸到自然仔細觀察,從本以存在的自然質化跡象,當詮釋時間代表與驗證時間根據,即能走向雕工科學考古路徑。
第三節:單就質或風化論不能斷代
玉器的材質是一種礦物,用玉質考證玉器年代,是從考古出土玉器,對當時使用的玉材作礦質結構分析,以這個分析做為從玉質考證玉器年代根據。但這種考證模式並無可議之處,主要是玉器雕工已有過去時間證據,這種考證模式如果仿古玉器,利用史前或三代兩漢出土殘器做為雕琢材質,在之後某個朝代或是最近加工,即古玉後工或新工,廣泛來說如果找出史前或三代兩漢,所使用的相同礦系做材質,仿史前或三代兩漢器型雕琢該作如何分辨!玉質形成時間原本就很古老,但成器要經過人為雕工,考證年代不能僅藉玉質本就古老之說,而沒有考證質成器後時間方法,試問質老與雕工時間有何關連。
這種議題討論至此又衍生另一種與質有關的考證論,是否能當考證年代方法有必要檢驗,是以次生礦物論當考證玉器年代辨識法,次生礦物根據土壤物理學解釋,此為在低溫反應中所形成者,故多是原生礦物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新礦物,這種礦物生成論在玉器辨證年代上,與雕工時間並沒有銜接。從礦物學來看玉是一種礦物,玉器的質雖是礦物,但質變化時間與質成器時間是完全不同領域,考證經人工雕琢玉器年代,就不是僅藉與質有關的次生礦物論當辨證玉器年代重點。
很明顯這兩種論述都缺乏,考證質成器後至今時間構想,僅就玉質本就古老、風化階段之說,而無任何辨證工後至今時間根據,考證流傳古玉年代將會造成,完全依空洞不完整的主觀感覺做判斷。玉器實物觀察玉質、雕工、風化三項是在一起,但各項考證卻有不同意義,在沒有深入理解而劃清各項考證前,就不能僅以其中一項相關論述帶過反會模糊考證重點,不但沒有考證效益,相關論述引用動機反而受到質疑。結論是一種跟考證雕工時間完全無關,另一種沒有玉質自然次生變化辨證根據,兩種論述與考證重點並無對焦,如何考證出流傳古玉年代。
第四節:考證造型、花紋多重意義
造型是指器物形體,具有長、寬、高等架構及分辨形體大小尺寸,無論是人物、動植物或幾何造型玉器幾乎都有。從工藝美術來看造型是由不同大小面,包括平面、弧面、不規則凹凸弧面,以及面與面之間所夾的角稜線等所組成,因此觀察造型好壞除了長寬、厚薄、高低對等比例適中外,還必須從完成的玉器檢驗面與角稜線的磨雕技術。從工藝美學來看是要求玉器表面,無論大小凹凸弧、平面都要磨到平滑順暢,把每次磨成部份當作一個小面來看,面與面之間不能看出有銜接痕,否則由小面組成的大面會看到波浪痕,若有這種現象表示緊臨的兩次磨工,磨掉部份因角度偏差或入玉深淺不一所造成,面與面之間交會的角稜線,必須彎直順暢銳不刮手,這些優良磨工從文化期出土玉器就可看出端倪。
花紋是指圖案紋飾,組成花紋的骨架是線條,玉器從簡單到複雜的花紋都是由線條組成。線條有深淺、寬窄、直灣線雕由雕琢線段銜接而成,線工分陰陽雕兩種,陰線工雕技講究入玉深淺寬窄均等,線段銜接無停滯之感,線溝兩邊與面相接角端不能崩角。陽線工優缺是建立在陰線工基礎上,從兩條平行的雙陰線,留下兩線間距兩旁磨低,主要觀察上端所留間距等寬,下端與磨低底面相接角端要明顯,兩旁磨低的面要等平,從平面上來看陽工線條才有順暢立體感。雕工無論磨平碾線都牽涉到,鉈具轉速與解玉砂銳度等問題,技術上要掌控鉈具入玉,力道與角度才有面平線順水準,可從三代兩漢出土玉器花紋看出碾雕效果,這一層考證重點主要是在檢驗,造型與花紋的根源雕工技法優缺,但無法從技術優缺考證出雕工新古。
造型與花紋是在表達年代文化風格,所以考證年代都從造型、花紋,對比考古出土玉器斷出年代,但這種考證方式僅適合有出土證明的玉器所用,前提是玉器的造型、花紋來自雕工,已經有過去空間證明是過去時間完成的古雕。流傳古玉並不是考古出土玉器,本身已缺乏過去空間出土佐證,考證年代若循考古模式,屬於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紋,必須先提出過去完工古雕時間證據,這項舉證不能僅以同形風格論取代,同形並不表示同時雕作,風格論是對某種看法表示認同,不能充當工後至今時間古證,待時間先區分是否後仿前雕之後,才能依同形風格考證過去時間階段的年代。考證造型、花紋在雕工未證古前是檢驗工法與雕技好壞,證古是驗證工後至今時間,證古後對比同形風格是辨別年代,這三種考證內涵各有不同意義及先後之分,用意是驗技、證古或是斷代要釐清,才能貼切表現考證意義。
第五節:從工藝考證雕工時間質疑
玉材成器需經切割、磨平、鑽孔、雕花到拋光等幾道工法,雕工只是這幾道加工其中之一,今是以雕工來統稱這幾道工法。雕工以技術為主完成的玉器才能達到善美境界,雕是一種工藝動作形容詞,雖可理解進行過程但卻無法留住當時時間。雕工古今都是人為工藝,從工法來看差別是技術好壞,古今是過去與現代差別即距今時間長短,雕琢工具古今可能有些不同,但工法與步驟應大致相同。雕玉成器固然需要一段進行工時,卻無法從成器後的工法或工具痕跡比較,即能得知是過去何時進行多久完工,因為這段時間屬過去進行式今已結束,考證雕工時間並不包含這段過去進行時間,而是要考證完工後至今這段時間證明玉器是過去完工。
考證工後至今時間若從玉器造型、花紋,僅經工法對比考古出土玉器工具遺留痕跡,假設是類似工具痕跡就能當作是與過去時間相同古雕推斷依據嗎?其實這種假設就實際來看是很勉強,因為至今並沒有發現古代雕玉工具,已無法先證明類似工具,何能更進一步以類似痕跡當推斷時間依據,反過來說若日後發現古代雕玉工具,複製工具雕琢能當作古代雕工嗎?這個質疑可以理解,對於思考時間邏輯不夠緊密,這之間尚缺乏痕跡連貫時間媒介舉證,不能僅用「類似」就當成古代時間來看,所以這種假設目前為止,以後也不可能與時間有交集點連結到時間。對比到類似工具痕跡最高極限只能證明,雕工有相同經驗法則與時間毫無關連,若沒有更進一步提出連貫媒介時間事證,考證意涵就不能跳脫工藝範疇,只是一直在工藝範疇環繞。
雕工考古前提是時間佐證雕工不是雕工佐證時間,考證前要先理解主證時間與被證雕工之間關係,不要弄成導果為因。玉器與時間接觸介面是玉器表層質,也是玉器雕工最後工跡,當然涵蓋之前雕工完成的造型、花紋,表層質的風化受沁是恆動性,過程就與時間構成對應關係,受沁是工後形成就成為考證工後至今連貫時間考證環節,自然就脫離工藝範疇進入考證時間領域,至此可以清楚理解為什麼不能僅就,玉質、造型、花紋或類似工具痕跡來考證雕工時間原因。
第肆章:玉器考證年代新觀念
第一節 : 新古觀分辨過去現在時間
一般對器物的時間觀,通常會以新古做大致區分,意涵是辨別器物完成至今影射經過時間長短,新古之別即是詮釋過去、現代時間通俗區分詞。這種辨別法是從生活中體驗出來較為抽象,大致上雖能理解其意涵,但辨別方法是印象記憶推斷,缺乏一種明確比較依據,往往會因主觀認知差異,固執己見堅持結論容易引發爭議,雖不適合用在要求嚴謹的流傳古玉考證年代上,但以通俗的新古觀區分過去或現代時間長短意涵,是可運用於流傳古玉在考證年代前,先辨證玉器雕工是過去或現代完工新想法。
器物本身具有形體該從那裏辨古?這是值得深思探究問題,一般會從材質、作工、形體或花紋等幾項著手,做為判斷時間來源想法,表面上這種想法看起來合理,實際上這幾項判斷與古作的工後時間並無關連,需要重新思考除了這幾項以外,要找出那一項是恆動性與時間有關連,就是進入考證時間領域。器物無論是用什麼材質在何時、何處完成後放在那裏,表層就與空氣或其他接觸物質,隨時間流程產生自然結合變化,變化跡象會因本身質地、結合物質,時間、空間等相關因素不同而異,這些自然變化跡象很容易在生活中見到,例如金屬生鏽、木頭腐朽、礦物風化等痕跡,輕微的會使器物表象呈現斑駁舊感,嚴重的會改變器物形貌。玉器材質是一種礦物,質沁跡象會散佈在玉器表層,此即為玉器完工後被後來,永無休止的時間慢慢往前推,則表層質沁跡象就是進入考證時間門徑。
古今玉器都經人為雕工,雕工在時間過程有過去或現代完成新古之分,辨別雕工新古主要是工後至今時間證據,辨別工後至今時間不是再回到,屬於雕工範疇待時間證明的造型、花紋論述,會變成辨證順序顛倒無故將待證轉成主證,而是從與時間有關的玉器表層質化跡象,做為考證工後至今時間環節,從時間過程劃出工後距今時間長、短辨證雕工新、古標的。傳統考證方式並沒有雕工辨證新古觀念,主要是對時間定義未能深入理解以致無法辨證時間,僅以造型、花紋相關論述越過考證時間步驟直接斷代,很明顯考證架構出現斷層,因此修正傳統無雕工考古缺陷,應在考證年代前植入證古觀念,落實於考證中自然就與現代劃出區分。新古觀雖很通俗,但可使辨證無形時間在意識上得到理解做為考證年代開端。
第二節:考證時間與考證年代區分
時間泛指時刻的長短,與空間相對,其意是運動不絕的進行過程,從過去、現在直到未來,年代是過去時間中某階段,時間與年代各有不同定義不能混淆,考證年代若未理解這層意涵,就沒有區分時間與年代層次概念,如同日常生活對時間長短區分,用年、月、日或時、分、秒,定出解釋時間寬窄間格一樣,如何釐清考證時間與過去時間中階段的差異對照。從時間觀來看,玉器從材質加工成器後定出完工時間,但恆動的時間依然繼續運行,從過去到現在可能歷經百年、千年或更久,無論這段時間有多長,都將他歸入過去時間來看,也就是時間三式中的過去式,可用古、老、舊來形容與現在做出區分。
歷史上的年代名稱與年限分辨,是根據文史資料制定,年代與年代之間從無始的過去時間來看,是一種連續性前後關係,每個年代始末雖各有時段但都不盡相同,從時間過程來看全屬過去時間中不同階段,所以無論是考證什麼年代,都要源歸於廣義的過去時間來看,才能容納前後關係與不同時段之間差別。考證年代在此架構下,就需從玉器本身意識區分,表層與造型、花紋兩個層次,配合時間、年代兩階段考證,才不會在同界面不同項目考證犯下重複缺點。
考證年代前若沒有,時間與年代層次意識區分,無形中就會造成二種內涵需求,在不懂層次重點情況下僅以一次推論涵蓋,是推論時間也是推論年代,兩項糾結在一起無法分清,若推論出過去時間卻不知道過去何時,若推論出年代卻沒有過去時間證據,之間總有一種內涵無法詮釋清楚。研發考證時間從無變有,到制定區分時間、年代方式,與觀察計時器上短針計時、長針計分道理相同,是同界面不同層次意識區分,不但層次涵意分明且各有依據。
第三節:雕工與時間媒介連貫界面
雕工始自去陽留陰,時間就在去、留進行之間悄悄溜過,不過從雕工是看不出時間,但所有雕工卻都被時間注記,所謂雕工時間詞彙,必須把動態雕工與無形時間連貫起來,才能實質表達雕工時間意涵。從時間定義來看雕工過程,有進行式、完成式與過去式、現代式等之分,屬於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紋可視為雕工完成式,但這完成式是過去或現代完成需要有一種辨別方法,但一定不是再回到待證雕工論識。雕工是一門塑形工藝,只要有古代造型、花紋,以今日雕工技術也能仿雕跟古代一樣造型、花紋,在此前提下流傳古玉是否來自古代雕工,考證重點是在時間不是雕工,考證時間若從工法、工具痕跡等推論,將今所見式樣套上相關經驗論,就能轉變為過去完成式嗎?這之間並沒有任何與過去時間有關事證根據,則以雕工為主所引申出,任何與時間有關論述就空洞化。
從完工玉器來看,玉器表層即是雕工最後工跡之後才開始受沁,則工與沁同在玉器表層,表層就是雕工與受沁兩者間共同界面才構成連結關係,受沁是玉器表層質風化現象,過程就與時間構成對應關係,形式上受沁即在詮釋時間,也是雕工連貫時間媒介環節考證時間門徑。媒介是發生介紹作用的人或物,目的是要發揮傳導功能,但媒介只屬中間傳導者,本身是被動間接性不具源動功能,傳導源動功能需要有效連結證源根據,意思是媒介需在何種條件下,才符合具有傳導時間功能做證雕工。
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式,任何大小空間的時間,目前只有過去、現在二式沒有未來式,媒介所要傳導的時間是過去式,媒介是否具有傳導過去時間功能,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需經證源過去空間證實,才能確認媒介傳導過去時間的有效性。但過去某個空間現在看不到也無法想像,詮釋時間的受沁是可以看到,不過是否來自過去某空間的自然受沁就必須檢驗,因為玉器有人工受沁,只有在證明是自然受沁時才具有傳導過去實質功能,成為一種代表過去時間具形證據。傳導道理就如同導電一樣,要知道電源來自那裏,以及有效導體的質、性、形等相關條件要符合,否則只有空洞連貫形式而無實質傳導意義。
第四節:自然與人工科學辨沁哲理
受沁是玉器在空間的時間過程,遵循自然律動的恆性質化,但仿古玉器可循化學途徑,做出類似自然的人工受沁,目的是增加仿古玉器的古樸感,從歷史上來看人工受沁,自宋朝就有俗稱老提油,與自然受沁同在雖歷經千年,卻一直沒有科學方法可以分辨,就是這種潛因至今辨沁尚停滯在經驗辨別階段。
理論上自然或人工受沁都是質化所形成,這個過程會破壞玉器表層質晶體結構改變原來表層面像,視覺雖可看到沁像的形和色,卻無法從形或色辨識自然或人工受沁。
從物理學瞭解這兩種受沁雖屬同理但不同性,自然受沁是水合作用,人工受沁是分解作用,兩種變化性不同沁像形成時間應該也不同,水合作用自然形成過程慢累積時間長,分解作用人工形成過程快累積時間短,問題是時間快慢、長短如何分辨?
時間是一種恆動過程可形容無法具實比較,選擇受沁途徑辨沁主要意義是,藉辨沁之名行辨證時間之實,時間證據化才有可行之道,重點是要如何辨沁?辨沁目的既是要引證時間,在此需先理解質化與時間、空間之間關係,這是超越物理世界的形上思考,之後又回歸物理世界接受證實或證偽檢驗,這有無之間關係必須有一種自然法則證據來驗證。
若以受沁起因、過程、結果三階段連動關係來看,自然現象中的受沁起因,對於玉器表層質所產生的受沁,從無到有會有一種必然決定關係,質化雖是一種自然法則,但並不表示今所見的受沁都是自然法則所產生的,這其中是指沁質的種類、劑量與溫度、時間等來源方式,都是自然給予不是人為供給,目前並沒有科學方法可以察覺。
從形上學因果關係來看,受沁起因、過程、結果三種連動階段,是在自然現象當中發生的前件,對於後件的產生與變化,而有的一種必然決定關係,則辨沁只要從結果,在自然受沁領域更進一步觀察,找到任何一種可辨識痕跡,結果是受制於起因和過程決定,可辨識痕跡就是分辨自然或人工受沁對比依據,此法即能越過想從物理世界,取得自然受沁科學數據受自然因素限制的困難。但這只是辨證方法,如何先確認辨證源才重要,前提是被用來做辨證依據的痕跡,已確定是自然受沁,表示已知道辨證源從何而來,之後的痕跡對比辨證法,是根據之前已知連貫出來,所以對已知該具備什麼條件要交代清楚。構成自然證源基本條件,是完全排除現代人為可能性,在此原則下最好是來自古代雕好的玉器,被遺忘隔絕在過去某個空間,後人不知道也想不到,經一段漫長時間之後在無意識下被發現,完全符合這些條件的是,來自證實是過去空間出土玉器,就是自然受沁辨證源。
第五節:不同時空同型樣沁痕意涵
時間是恆動過程,不同時間是前後次序差別。空間是指上下四方,所謂不同或同空間,要看運用所設位置和範圍而定,若將空間範圍擴大來看,涵蓋之前所設位置和範圍就屬同空間,相對的同空間也可再分割,不同位置和範圍小空間,主要是看在運用需求,但也不能無限擴大或縮小會脫離運用範疇,考證玉器雕工是現代或過去完工,時空觀的瞭解是不可或缺因素。
考古出土玉器受沁沁質來源,主要是墓穴中土壤、落塵、及腐植質,墓穴溫度受太陽輻射及區域性季節變化影響,
隨時在改變空氣、土壤中水的形態過程,將溶於水中物質經吸附、連結、沉澱作用,使溶解質滯留於玉器表層質晶體間,因溶解質的性與量不同及玉質質構等問題,
這些主客觀因素造成玉器表層質,沁質入玉深淺、沁色差異、色調濃淡等不同沁象。
以不同區域、墓穴或一件玉器位置空間,做宏觀、微觀相比較,空間無論大小或同不同位置,都是自然在主導玉器受沁成為何種沁象之場所,
時間同時走過地層上下空間,地下過去營造的墓穴空間,留有玉器完工後與人為因素完全無關的質沁現象,是經過久遠時間所形成的,則過去空間不但決定玉器受沁形態,也是舉證過去時間來源。
從兩件不同來處玉器發現受沁有同型樣沁痕,把一件玉器來處當成一個空間來看,兩件以上不同來處就是不同空間,因此得到不同空間玉器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結論,這對流傳古玉在雕工考古有什麼啟示!受沁雖與空間有關,但辨沁若單從空間論,同型樣沁痕是否具有連貫不同空間功能,空間是指範圍內不具其他意義,受沁是一種質化現象,人工受沁只要循化學途徑,掌握沁質的種類、劑量與時間、溫度等數據,今在那裏都可能製作兩件以上同型樣沁痕,空間與同型樣沁痕兩者間都缺乏與自然互動因素,則單就不同空間論,同型樣沁痕不具有連貫不同空間功能。但若加上時間觀任何事物會有前後關係,再重新從空間觀察,當下空間曾是過去空間就有過去雕作玉器,只要從有過去空間證明玉器,找到考證舉例的白絲狀同型樣沁痕,則同型樣沁痕成為連貫古今不同空間線索,即能證明辨沁、證古理論是正確,但目前取得古源證據步驟受限,暫時無法做最後驗證,若依辨證邏輯推斷應該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