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是把鋒利的小刀,毫不扭捏的刺進所謂『美國式的價值觀』,那麼我想『小太陽的願望』就是一個塞滿黃色炸藥的音樂盒,待緩緩的哄你入睡,再個不注意便在你緊擁的胸懷中大爆炸
有個海洛英上癮、滿口髒話的退役爺爺已經夠麻煩了,那再加上崇拜尼采而緘口的叛逆期老哥與個自殺未遂的同性戀舅舅以及個滿嘴都是失敗者九步驟的爸爸呢?這個怪異而荒謬的家庭,因為妹妹奧莉薇入圍小太陽小姐而再度凝聚在一起,開著台破爛的黃色小巴士,朝著黃金般的加州前去,為的是奧莉薇那小小的夢,一場美國夢,當然這故事隨著里程的前進,有些衝突與意外,而這些意外靜悄悄的為場選美鋪陳,準備在高潮時大鳴大放
這部『小太陽的願望』相當溫和,他的色彩真實而且明亮,就如同他海報一般,黃橙橙的加州色彩,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塑造了甜蜜可口的鮮豔陽光,只是大口咬下時,才嚐出深埋的酸澀與苦楚,前面提到了,這段旅行的衝突與意外其實都是偽裝精美的矛頭,目的就是直指那矯揉的價值觀念,與所謂的美國大夢,可是他依然溫柔的唱頌這故事,或許是那位找了堆藉口的同性戀舅舅,但他其實只在意的是那隨口『普魯斯特學的第一把交椅』,或許是那渴望成為飛行員,卻因為色盲而使得夢想頓時化為泡影的哥哥,雖然他張口第一句話是:Fuck!但也是可愛而使人會心一笑的,而那騎著摩托車的爸爸,他追逐的發財夢就那麼是去,他卻仍然積極而充滿活力,這些都讓人感到不捨卻依舊溫暖的,而一場高潮戲碼,偷走爺爺屍體的行為雖然滑稽好笑,但卻也瀰漫憂傷的氣氛,同時再次的肯定了家庭的重要性,那種不離不棄的美好精神
當鏡頭移到選美會場時,那炸彈的倒數聲音就滴答滴答的響起了,在舞台上那些原本清純的小女孩們個個濃妝豔抹,不論是捲髮夾還是比基尼泳裝,這些小女孩們提早背負了這社會價值觀與成人世界所選擇的美醜,那笑容更顯得噁心,而當奧莉薇上台表演爺爺所教予的脫衣艷舞時,這炸彈就這麼不經意的啟動,輕而易舉的撕裂了這美國的光鮮與這選美制度的荒誕,評審扭曲的臉孔與怒吼,更顯得這場選美競賽的虛偽,正如同爺爺教導奧莉薇這舞蹈時單純是自己的喜好,那這場選美比賽,不也是這社會價值的加諸嗎?只有這家人再舞台上跟著拍子跳著時,才是發自內心的自省與透視,最後,奧莉薇被逞不得再參加任何加州的選美比賽,但這家人只是笑笑的,再度推著那台黃色麵包車,重新上路
在不經意中這部電影叛逆了這社會虛假浮誇的價值觀,也表現出所謂家庭以及親情維繫的重要,但卻又完整的提供了電影的娛樂性,這不只歸功於電影本身輕快明亮的步調,以及音樂動人的演出,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傳達的訊息是如此的柔軟而充滿滲透力,正如同片名般溫柔而親切的陽光揮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