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喜愛的消遣除了電玩大概就是電影了,相較於書本上的文字拼湊,電影用厚實的音效以及畫面構築的故事更能直接的感動我,雖然有些想法只有文字能去挖掘他的深度,而非三小時的影像能夠推敲,但是電影在情緒的催化上,常常更能有效攻破觀眾的淚腺,想想幾年前的『綠色奇蹟』就算在怎麼俗氣,還是讓筆者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而最近好萊塢的新寵史詩戰爭片也是善用電影的資源,讓箭雨射穿那紅色的座椅,文字就很難讓人被M1A2SEP(美製坦克)的火砲口徑轟的東倒西歪,對於電影能帶來的感動,筆者真的讚不絕口,只是有時候,我說不出口。
日前看完了『竊聽風暴』,一部令人難以置信的電影,有太多複雜的情緒與想法牽扯在一起,良知、妒忌、政治、自私互相拉扯交織成一張濃稠灰色的大網,坐在椅子上的我只有滿到已經溢出的感動,但是當我想寫出些什麼來表達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想法時,卻什麼也寫不出來,我還太膚淺,無法剝解出那網中的黑與白,硬要探討什麼只有衛斯勒買下書本時,我鼻頭不能自己的酸楚以及『我再也無法忍受這個毫無人權,根本不讓人民說話的國家了。這個體制讓人發瘋,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體制,讓我們更具有創作的慾望,寫出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這才是對得起自己良知的作品吧。』這句讓我反覆嚼食了許久的台詞。
而前幾天看的『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美國文化』也是讓我啞口無言,看電影過程中,的確讓筆者笑到失態眼角泛淚,但是步出戲院後,卻深切的感到難過,筆者看到了美國脹紅的自大氣球給狠狠的戳破了,但是我卻沒看到嘲弄諷刺後的反省與檢視,最後那台IPod光鮮亮麗反射的光澤,格外的刺眼,刺的是我只能稱讚他膚淺的笑點,卻不會為本片缺少顏色給補足,倒是最近炒的沸沸揚揚TVbs的事件讓我猛然想起之前名為『危機最前線』的電影,探討媒體倫理與普羅大眾對媒體的認知,多虧了這次事件才曉得這部電影把收視率與道德切割的多麼俐落,卻也加深了筆者得自卑感
有些電影的格局偌大,我無法摸的透徹,有些電影則缺少了某些要素,我無法解釋,筆者貪心的想將電影所要傳達的所訴求的生吞活剝,卻噎了喉嚨,使我震撼使我流淚的,我說不出口,所以我自卑,自卑自己遠不如人的思維,所以我只好繼續看電影,為了餵飽那貪婪的腦,想要大口吃下電影的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