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認證機制在台灣 有機認證機制在台灣,除了有認證費用高昂,不利有機小農生存的弊病之外;有專家指出,台灣的有機認證機制太過僵化,未能因地制宜,反而會扼殺作物的生機,造成作物殘留過量硝酸鹽,讓吃的人反受害。有機認證的任務應該是:以環境永續保護為首要,且讓生產者能安心生產出有合理收益,並使消費者能吃得起且真能獲得健康的有機農產品。 在美國蔬果分為五個等級: 1. 最高級為「有機蔬果」,必須耕地二十公里內沒有任何污染(因為地下水脈廣達直徑20公里),休耕3~6年,不使用化肥、農藥、不在飛機航道下,種出來的蔬果才叫「有機蔬果」,台灣地區也是有「有機蔬果」,但產量較少,在台東花蓮有。 目前台灣土壤污染較嚴重地有桃園、彰化及台中等縣,高重金屬含量有22萬公頃,污染重金屬有鎘、鉻、鎳、鉛、鋅。這些地區生產的蔬果頂多屬於準有機蔬果。 2. 大部份有機商店賣的是「準有機蔬果」,即不使用農藥、化肥,有少部份商人昧著良心以安全蔬菜冒充有機蔬菜,賣的貴,又欺騙消費者,難怪有些消費者會對有機商店失去信心。 3. 「半有機蔬果」:是蔬果在開花結果前有施農化肥,而開花結果後,就改施有機肥,不施農藥。 4. 「安全蔬菜」是有使用農藥,但是在安全範圍內使用,且短長期監測檢驗,如吉園圃蔬菜就是屬於安全蔬菜,安全蔬菜殘留患農藥的含量極微,儀器幾乎檢測不出來,吃一年不會有問題,吃二、三十年對肝臟多少會有損傷。(指長期食用同一種蔬菜) 如果用錯農藥,或是提早採收,殘留農藥就相當嚴重,對人體有立即的傷害。例如農委會公佈農藥殘留檢測,發現農藥殘留不合格的草莓,主要是農民違法使用大克滿農藥用在草莓,大克滿農藥目前僅適用於乾豆類、豆菜類、柑橘類的病蟲害防治,由於該藥劑分解較慢,不適合使用於連續採收的草莓。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時,應按農藥標示記載的使用方式及使用範圍施藥,施藥後,在規定數日內不得採取。 5.「一般蔬菜」:即菜市場買的蔬菜,品質較無保障,營養較少。他的化學結構並沒有不同,只是培養的過程不同,營養素,營養價值可能有差異,另外,可能還有某種程度的農藥殘留。 6成店家賣假有機商品 民眾須慎辨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1日電)消基會今天公布,經抽檢市面有6成店家販售假的有機商品,其中包括愛買、聖德科斯等知名廠商,且國外進口商品與國內沒有統一的有機認證標章,消費者購買時須謹慎辨別。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天仁及秘書長吳家誠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現行商品只要冠上「有機」頭銜,價格自然上漲,但到底是真有機,還是假有機?雖然8月1日起以有機名義販賣的農(畜)產品及加工品,均需依規定申請有機驗證,否則依法罰新台幣6萬元至30萬元,但抽檢後發現仍有許多問題。 謝天仁表示,原產地若是台灣,真有機商品一定會有CAS有機認證標章及驗證機構標章,但新法實施1個月以來,消基會抽檢大賣場、生鮮超市及有機專賣店等10家店販售的16件商品,竟然有6家店家不合格或是有疑慮。 這6家包括愛買、CITY SUPER、里仁有機、聖德科斯、綠色小鎮、棉花田,分別出現品名標示不清、標示有機卻沒有標章或驗證證書字號。 其中最過分的是牌標或廠商掛有機卻賣「非」有機商品,消基會列舉包括聖德科斯的五香蒟蒻乾、CITYSUPER的有機廚房-廣式特濃芝麻糊、里仁有機的黃豆芽、愛買的康健鮮採蔓越苺乾等。 謝天仁指出,台灣有些廠商以遊走法律邊緣方式,不在商品上標示有機,卻在商店名稱上標榜有機,呼籲消費者要明辨,最好方式就是選擇有CAS標章的商品。 吳家誠表示,市面上也有許多自國外進口標榜有機的商品,有的會標明認證機構,但有的沒有,呼籲國內相關單位加強管理,國內外商品可以有一致性的認證標章,讓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很容易辨識。 此外,國內外目前有機商品認證也不一致,謝天仁說,例如美國是農藥殘留值在5%以下,仍可列為有機商品,但台灣不能有殘留,這部分資訊也應該更清楚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