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中發現,於笑忘書中,米蘭昆德拉曾提及:LITOST.
LITOST是什麼?
這是一個捷克字,沒有法子很貼切地用別國語言翻譯出來。它指的是一種感覺,是很像一個拉開的手風琴般地無止境,是綜合了許多其他感覺的一種感覺:悲傷、同情、後悔和不明確地嚮往。這個字的重音是在那長長的第一音節,唸出來之後聽起來像是一隻被遺忘了的狗在哀號。
詩人用了很多形容詞來試圖讓我們了解,然而我們這些完全不同捷克文的人,永遠也無法真正了解他所說的LITOST這個字。
關於文字,其實有很多文化上的趣味逸事,我又想到了大二上文化與傳播時的一些小心得。
教科書上說:語言對於事物的分類,有時明確地反映出使用該語言的民族的生活環境與方式。
書中舉例,以阿拉伯人而言,古典的阿拉伯語中,有六千個與駱駝有關的字──不同的毛色、血統、體態、性別、年齡、行動、狀況及裝備等等。但由於駱駝在現代阿拉伯人的生活中漸漸失去了其重要性,許多有關駱駝的字彙也因為極少使用,而慢慢地被淘汰了。
這不難想像,不懂阿拉伯文的中國人,只要隨便拿出一本辭海或辭源,翻出馬的部首,就可以同樣找到很多與馬有關的字,包括不同的毛色、血統、體態、性別、年齡、行動、狀況及裝備等等。但是很多字現在已經失去了原意不是這麼用了,畢竟有幾個現代中國人分得出深黑而黛青色的馬(駽)與馬之青黑色如綦文者(騏)有什麼區別吧?又有多少人知道那駽字不讀成娟而是唸做宣或絢的音才對呢!
中國人重吃,與食物有關的字就更多了。光是形容烹調方法就有五十二個之多:炒、燴、燻、炸、爛、(火因)、燉、煲、爆、煸、(火篤)、烘、煨、烤、炊、煎、焗、灼、燒、焙等這些是與火有關的,表示其烹調方法重視火候。
另外也有在油與水上頭做文章的烹調方法,如:煮、滾、滷、蒸、熬、涮、淋、溜、涍、油、泡、汆、炰、沖及川等。
還有講究刀工和調味法的:拉、削、搶、凍、硝、(米旁)、切、撈、剁、飪、拌。以及北方人最熟悉的:醃、醬、醋、醉、酵、風乾。
記得當年課堂上我們更加津津樂道的是這個例子,也是比較接近今天米蘭昆德拉說的捷克字的用意。
話說在愛斯基摩人的語言裡有這麼一個字:eskew.
如果翻成其他語言卻至少是這麼一句話才行:在冰上鑿一個洞,由洞裡釣魚。
很顯然的,這個動作在當地實在是生活中太普遍的事了,每個人常常都要用這種方式釣魚來吃,為了方便起見,就用這麼一個字來代表這一連串的動作了。
而類似之前的例子,在冰天雪地生活的愛斯基摩人,據說也有十幾個不同的字來代表雪的形狀、密度和氣溫。
很有趣吧!不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其實一字就是一個文化的縮影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