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28 09:03:55| 人氣8,7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固執、寂寞與愛的時尚意念─《香奈兒》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Coco Chanel001 by you.

「孤兒怨:寂寞令她才華洋溢」是朋友珊米在MSN上頭的暱稱。雖然沒看過《孤兒怨》這部電影,卻覺得這句話是句生動的注解。

昨晚七夕,單身的自己刻意選擇了一部據說「愛情情節充滿,結局缺憾」的電影《時尚女王:香奈兒(Coco avant Chanel)》。要談時尚,我真是徹底不懂。但若從這部電影來說,我認為時尚的意念,是從固執、寂寞與愛中來的。不知道與《孤兒怨》會否有異曲同工之妙?畢竟Coco Chanel就是從小在育幼院長大。

《時尚女王:香奈兒》裡頭,對於Coco Chanel在成長歷程中,如何啟蒙並累積衣飾創作經驗,著墨不多。而是聚焦在Chanel所處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歐洲女性面臨的自我意識、認同和社會角色之上。當時的法國,也就是Chanel的故鄉,女人若非出身上流顯赫,一般平民女性極少藉由自食其力,獲得與男人同等的尊重及社會地位。尤其自幼母親病歿,姊妹倆又遭父親棄送育幼院,在毫無家世背景之下,Chanel憑靠她近乎偏執的頑固、勇氣,以及與生俱來、不受眾人之口左右、掩蓋的創作天份,擠身名流,成為至今仍深深刻劃時尚軌跡的經典象徵。

當然,如果電影通篇將Chanel描繪得如此生硬或「阿信」,可能就不會是我的七夕選擇。愛情的曲折,其實同樣切切影響了Coco before Chanel。劇中敘述,Chanel成名前,有過兩段較深刻的情愛關係。其一是與她在酒館賣唱時相識的男爵;其二則是與男爵友人,一位白手起家的英國媒商。

男爵是標準的紈袴子弟,生活重心幾乎圍繞在賭馬、看戲、辦派對和男女逸樂之上,不過,畢竟出身貴族,雖然自私,但對Chanel仍算風度餘綽,供吃供穿,任性有時,卻時常抝不過Chanel。屬於男爵的歡場溫柔,也讓人看見Coco Chanel縱然世故卻不媚俗的姿態與手段。因為她要的不是豢養,而是改變的力量。

相較於男爵,英國人溫雅、彈琴讀書,是Chanel的摯愛。兩人所以互相傾慕,原因在於同樣白手起家的英國人,明白Chanel與現世抗爭、孤寂的內心觀照,他懂她的倔,也懂她的怕,更看見了Coco忠於自我的真。因此,就算英國愛人無法給予婚姻承諾,始終仍是Chanel的牽掛。後來英國愛人意外車禍身亡,更讓Chanel將內心沉痛與思念,專注化作一道道俐落布匹之上的筆跡裁線而至終老。

雖然電影並不強調香奈兒的品牌精神,但看著自己鍾愛的Audrey Tautou扮演Chanel,那發光的眼神,黑白分明,是香奈兒經典的極簡原色,更是Chanel一生把握自己的原則。

台長: 愛斯翠
人氣(8,71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