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9 14:13:12| 人氣7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由南懷瑾作引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宝莲灯: 由南怀瑾作引子 2006/03/12



我这种以误人子弟为业的,不懂国学,也教了无数年月的孔孟老庄——教席一职等于是开杂货铺,样样齐全,不能缺货,只是绝非精品。有人混了大半世纪,挂儒之名,所作的却尽是另一套,大概我短少大智慧,无法探索他们言行“南北极”的用心。又或另一批故意反儒之人,不齿什么道德伦常,其实希冀赚得“狂生”之雅号——依我观察多年,此类人进入权力机构边缘,就是一条服贴乖巧的狗奴才,比他看不起的“儒生”还狗。素来不乏有人开坛说儒家孔子,我望望焉,却步不前;更甚有妆之扮之,“轻松”、“年轻化”的移玉校园——开学书单里赚一笔倒还可以,惠及学子则未必。大抵撰写诸子范围,令人心悦诚服的少不了要数南怀瑾。有识方家大有人在——我买《论语别裁》时,书店里正有另一位陌生读者,趋前笑谈,不忌素昧生平,竟娓娓说及南怀瑾著述的好处来。确实好,别裁未看完,又阅《老子他说》,另一册论庄子,是演讲笔录,也急急找来粗略快读——这不比文学,没有通达圆融的修养是读不通经典的。文辞可矫饰,说理传道-粉饰乔装,马上露馅,惟见其捉襟见肘的硬拉中西经籍来比较,不是“受影响”,即是“有对应”,吓怕人。


南怀瑾不拘泥于前人训诂注释,过去灰蒙蒙隐在历史风沙里的来龙去脉,渐渐梳理得分明;破字句符号障碍背后的意义,却也似潜川入诲,浩然见天日,一切都变得澄明。我读书乐在“不求甚解”,更不喜“强作解人”,此刻倒也欣然气和;南怀瑾说经比嚼橄榄更值得回味——是寻常的茶,可那清芬茶甘,点滴入心,只觉千百年来的人情事理一如风景,现身在眼前。至此,读书可解之喜,又是阅读经验的另一层玉宇琼楼,不可能达到,竟是去到了。

我更爱《历史人生纵横谈》一书,南老先生信笔写来尽是世理智慧——写掌故逸事的,大半都流于缅怀沉溺,或存心留佳话,皆无立意正见;等而下之,披露人性愈深沉变态处则是高境界;更有人视“情”为洪水,温情乃滥情,感人即俗气。南怀瑾认为“无情何必生斯世”,他总结古今文词史书,不外是一部情史——无情之作,也是有的,其“疏离冷枯”也可当艺术手法视之,但浅窄自淫而已,再卖弄也是皮相。他的一句“负心多是读书人”,则惊破混沌,这才是真知灼见:草根阶级的义气世无双,即使反目也是正面来得多;识字辈则要面子又要里子,选择了贞节牌坊,暗地里不忘化艺名潜入青楼出出一代名妓的风头——唱了高调,唱不上去,却合理化另外的卑贱行为,这份巧思狡狯专属才子才女,粗犷的屠狗辈可干不来呢。南老先生看穿众生相,道来止于悠悠闲闲,不含火气,像个睿智老者,有一句没一句的,笑叹,读书人也是有坏的。

台長: 宋宣影
人氣(7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書評(書匣志) |
此分類下一篇:寂寞與陳克華與愛的邊境
此分類上一篇:青絲鏡裡花影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