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2 00:38:11| 人氣6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來要用中文片名當標題。我上網查了一下,台灣居然翻做”駱駝駱駝不要哭”。真的是讓我有點傻眼。在這部片的片名翻譯上,我要說大陸方面得分。大陸在片名的翻譯上,往往過於拘泥於原文的標題的字面意義。而台灣的標題,往往是迷信於怎樣念才會騙的到觀眾。畢竟這部片若是要以駱駝駱駝為標題,那也應該叫做”駱駝駱駝趕快哭”,這樣才合乎電影的內容。要是駱駝沒有哭,那一個溫馨的結局可就要破局了。

為什麼要駱駝趕快哭呢?這部片的中心事件,是一隻難產的母駱駝,在生下一隻白色小駱駝之後,拒絕接受小駱駝。然後他們的主人,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想盡辦法要幫助他們的故事。最後他們舉行了一個叫做Hoos的儀式,當母駱駝流下了眼淚,他也接受的小駱駝。所以要是母駱駝沒哭,那電影可就要變成”小駱駝之死”了。

哭泣的駱駝(大陸的翻譯)是一部很棒的紀錄片。當一隻隻小駱駝出生,我們可以看到小駱駝與母駱駝的互動。那種不言而喻的母子親情,清楚的被捕捉在鏡頭底下。相對於主角的小駱駝,不斷的被母親所排斥,更是讓人感到心疼。聽著小駱駝的哭泣聲,看著他一次又一次的被他的母親拒絕,我們不免也要跟著女主人一起問母駱駝,”為什麼你不願意愛你的孩子?”片中的爺爺說的好,”這是牠第一胎,然後又是難產,難免會不願意接受。"所謂的母子天性,想來還是有些必要條件的。難怪會有些父母一點都不愛他們的孩子。

但是既然是”天性”,就算一時沒有顯現,使用對方法,還是可以將天性激發出來的。片中這一家蒙古人,用了很多的方法,想要激發出母駱駝對小駱駝的母愛。但是又從不真的強迫,或是責怪母駱駝。當一切辦法用盡,(小駱駝甚至已經放棄,開始”絕食”),他們訴諸於無形的力量,Hoos儀式。請來的一位馬頭琴的琴師,伴著琴聲,女主人吟唱起不知名優美的古老曲調。就這樣慢慢的,母駱駝的眼眶開始濕潤,然後開始流下眼淚。一顆顆的淚珠,慢慢的串成線,然後飄散到風中。從母駱駝愈發哀傷的眼淚,她好像慢慢的想起,慢慢的感受到,那種她因為傷痛而無法愛小駱駝的那種悲哀。然後就是那樣的悲哀,一點一點的喚醒了她對小駱駝的愛。最後終於接受小駱駝。

或許是生活困難,蒙古人對自然懷有比我們更多的尊敬。在一個祭拜儀式中,祭祀者說道--人們過度的攫取大地的寶藏。因此保佑他們遠離災禍的神靈便遠離他們。他們需要真心愛護這個世界,誠心祈求,這樣神靈才會回歸到他們的身旁(非翻譯)。反觀在西方世界的我們對大地過度的壓榨,任性的踐踏,我不禁汗顏起來。

這一部在蒙古戈壁沙漠拍的紀錄片,很真實的記錄了蒙古人的生活。不論是食衣住行育樂的種種細節,都很清楚的帶到我們眼前。但同時片中也藉由兩件事情,揭露了一個讓人感慨的隱憂。資本主義與西方文明似乎也不免的開始侵蝕那個純樸的世界。這兩件事分別為1小孩的家家酒,是西方文明物資(車子,電器)的採買。2一台簡單的電視,老舊的節目,很輕易的擄獲孩子們的心。愛孩子的父親,在最後也買了台電視給孩子。或許這樣一個純樸,對大地充滿尊敬的世界,也會像我們的環境,以超乎我們想像的速度,一點一點的開始崩裂吧。但是不管怎麼說,那一個好似貧乏的世界,雖然遠離物質,但是卻比我們更接近生命。或許我們的感官已經被文明”污染”,但是藉由這樣一部片,或許我們的心,還是可以稍稍的更接近我們的靈魂,更貼近這個地球上的一草一木,體會一下人與萬物在世界初始時的那種平等關係。

台長: 拒絕長大的靈魂
人氣(6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