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22 09:45:33| 人氣2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認識真我the end之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接下來讓我們用一個練習,試著找到「真我」,此法源自Jim Vargiu,稱為「觀察者的心態」。

    首先請輕鬆舒適地坐下,環顧四周幾分鐘,注意一下客觀環境的多采多姿。然後把注意力放在其中一樣物體上,看清它所有的細節:顏色、大小、形狀。是誰在看?誰在觀察?誰在注意?你是否發覺,當你在觀察那些東西的同時,你開始注意自己正在觀察它們,花幾分鐘好好的體會一下這兩種不同的觀照經驗,也就是你對那些客體的觀察以及你自我的覺照。

    想一想,這時真正的你,是否不同於而且超越了你的官能、感覺、想像及理性這就是你對「真我」的直覺體悟。透過各種意識內容及官能作用相認同的過程,你將能認清一個現實:你的「真我」不同而且超越了你的官能、感覺、想像及理性那個純意識中樞才是你的「真我」。

    現在跟我一起思考一下下面這些句子:

    我有一個身體,可是我並不是我的身體。從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體因著新陳代謝不斷地變化,可是我基本上仍是同一個我,同一個主體。不僅如此,我還能觀察我的身體,意識到它的存在。以一個觀察者而言,我和我所觀察到的身體對象完全是兩回事,我甚至可以控制它的許多活動。

    我有感覺,但我並不是我的感覺。從早到晚,我不斷地察到數不盡的感覺:冷熱、飢飽、勞累、舒適、迷糊不清等等,這些感覺有時相互矛盾,有時忽隱忽現。由於我能覺察並體會到它們,很明顯的,我並不是它們,何況它們是如此變化無常,當一種感覺消逝後,我並未消失,仍是同一個我。我有感覺,可是我並不是我的感覺。

    我有情緒,但我並不是我的情緒。每天我不斷地覺察到各式各樣的情緒:悲哀、喜悅、焦慮、憤怒、嫉妒、憎恨等等,由於我能覺察到它們,我便不是它們,它們來來去去,我卻常存。我可以排解痛苦的情緒,我也能夠學習調理它們。我有情緒,可是我並不是我的情緒。

    我有慾望、期待、抱負、目標、計劃、理想,可是我並不是它們中任何一種。它們是屬於我的,卻不是我。在策劃某個計劃前我早已存在,我還可以修改甚至放棄我的計劃,因此我並不是它。

    我有思想,可是我並不是我的思想。我能夠覺察到我的思想,我能觀察思想之流動,還能除去我不喜歡的思想。在某個思想生起以前,我早已存在,它消逝後,我仍然存在,因此我並不是我的思想。

    我有理性,可是我並不是我的理性。當我想自由發揮,或是欣賞藝術作品、沈浸在美妙的音樂、陶醉在愛情中,或是想睡覺時,我便能暫時擱置理性活動,因此我有理性,可是我並不是我的理性。

    既然我不是上述任何一種,那麼我究竟是什麼呢?

    答案是:我是純粹自我意識的中樞。不論意識內所含的各種東西:例如身體、知覺、情緒等內容不停的變化,覺察到此現象的卻始終是同一個我,同一個自我意識和中樞。

    簡單的說:「真我」就像是個杯子,不論杯子內裝著什麼飲料:水、茶、咖啡、牛奶或酒,杯子卻與內容有別,始終保持著杯子的本質。所以要想認識「真我」,我們就要能分辨意識內容的流動性及「真我」的恆常不變性,體會出兩者之間的鮮明對比。

    但這個「真我」並非只是靜止不動的自我意識,它也是充滿活力的能源。它是一個 「意欲者」、「決定者」或 「選擇者」,每天都在做無數的決定及選擇。

    歸納前面所講,自我其實有兩層意義:廣義而論,自我可指我皮膚下的一切,如身體、感覺、情緒、思想、理性等等,也就是說,我所擁有的一切。嚴格而論,它是指純粹自我意識及意識的中樞,和我所擁有的東西不同。這篇文章所指的「真我」,是從狹義角度而言。

    所以這個「真我」就是我們的指揮中樞,更是我們的身體、感覺、情緒等等的主宰。「真我」是純粹自我意識的中樞,做決定的動力之源,也是身體、感覺、情緒、思想、理性等的主人。

    講到這,各位讀者應該能理解「真我」到底是甚麼了吧!

 

附註:本文主要出自超個人心理學,並經本人改寫而成。

台長: daisy
人氣(2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