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9 17:01:31|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責任與行動part3之一為何案主無法走向行動這一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責任與行動part3之一為何案主無法走向行動這一步?

   

    為何案主無法走向行動這一步?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卻非常的難回答,要幫助大家找到答案,我需要從許多角度來說明。首先我們從案主的心理來思考。

    我在上一篇曾說過,有著心理疾病的人所能擁有的自由度更小,在承擔責任與從事改變之間,心理疾病患者內心中所包含的其實是重重的心結、否認、防衛、以及案主還沒有看清的動機及情緒。所以這一個包藏在心理疾病迷霧裡的心理機轉,才是諮商師最大的挑戰,也是每一個案主都需要認識的東西。

     事實上,在臨床世界裡,我們很少可以從案主的話看到問題的全貌,因為案主的問題常常是以否認為基礎,經過好幾個階段,最後形成整套非常複雜的心智運作,將問題核心埋藏在層層防衛機轉中,例如置換、昇華和轉化。

    我舉我曾經治癒的一位解離病人作說明好了,這個案例我曾在之前文章中說明過,這裡不再贅述,我謹說明當時她的臨床表現部分。

    這個個案是在開會中發病,在我一開始治療時她其實並不知自己生病了,只是一直重複的說著:現在幾點了這樣的言語在臨床治療一開始時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句話讓人完全看不到問題的核心。但隨著治療的進展,當我終於知道她是因為不願意承擔學校所指派的工作而焦慮過度致病時,我終於看清她為何重複說著這句話好幾個小時。仔細深思,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句話背後的意義:她的逃避與否認。最初的逃避心態--不願承擔學校所指派的工作,經過心理機轉層層運作,最終轉化成這一句:現在幾點了

    所以說到底這是一種心理的防衛機轉,之所以如此,只是因為案主心理自然產生的保護動作,也可說是心理防衛系統的功用,有時案主是無法察覺到的。

    我說案主有時是無法察覺到自己的逃避與否認,其實有著很重要的意涵,這裡我再舉一個例子說明好了。

     這一次是我曾治癒過的一個憂鬱症患者。她因為先生得了癌症,自己又要負擔家計又要照顧生病的老公而傷心過度,得了憂鬱症。在整個治療過程裡,一開始治療重心一直放在處理案主的傷痛情緒,但案主的病卻一直好不了。

    治療的曙光出現在一次挑戰裡。為什麼?讓我用案主心理試著說明好了。這一個個案是非常依賴先生的一個老師,她先生疼愛她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除了上下班接送外,包含家中煮飯買菜一應瑣事平常都是先生在幫忙料理,可以說案主是受盡了先生的寵愛。

    如今先生驟然生病,突然間,案主不但必須負擔起過去從來不需承擔的所有家事,還需忙於工作及照顧先生。這種種打擊讓案主疲累到終於受不了,她想要逃避這些問題與責任,但先生的病卻需要她負責,逃避責任變成她無法承認接受的心態,於是她將問題轉化到了憂鬱症裡,因為生病,她重新得到先生的照顧。

    所以當我告訴她,她到底希望她先生照顧她多久時,她終於從逃避心態中走了出來,她的憂鬱症至此也終於好了,而這個心態案主一開始其實是並沒意識到的。

    所以要認清案主的心理,我們首先要認識的其實是案主的否認與逃避,他們正是防衛機轉,例如潛抑、轉化、置換、昇華及合理化等的源頭。

    這一篇暫時寫到這裡,我們下一篇再繼續。

台長: daisy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