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4 14:08:28| 人氣3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認識社交恐懼症part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社交恐懼症的導因

社交恐懼症的成因,通常是先天的體質因素,造成對社交場合刺激較為敏感,或是來自幼時不愉快或創傷的經驗。有部份患者,可以清楚回憶出在某個事件後,開始出現社交恐懼的症狀。有的患者則表示,自他有記憶以來,就有社交恐懼的症狀了。

一些研究指出,社交恐懼症的症狀與腦中一個叫 amyadala 的構造有關。此構造被認為是腦中控制害怕反應的中樞。動物研究更彰顯了『社交恐懼症會遺傳』的證據。事實上,受到國家心理衛生組織贊助的研究者最近已證實,老鼠基因的某環節,的確和牠們與生俱來的恐懼感有關。研究當中有一分支是探討此疾的生化原因。科學家慢慢發現被拒敏感可能導因於生理或荷爾蒙上的變動。其他研究者則致力於調查社交恐懼症的環境影響因素。患者可能藉由觀察他人的行為而學習到害怕感。這樣的過程稱為觀察學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 或社會模仿行為 (social modeling)  

四、疾病分類及診斷

社交恐懼症分為廣泛型和特定型兩個亞型:廣泛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對很多種社交場合都會產生焦慮、恐懼、或退縮的行為;特定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只會對少數幾個情境有如此的反應。

一般來說,社交恐懼症患者常在面對某一些情境或是環境時,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現象,如:緊張、心跳加快、臉紅等;甚至預期要面對那些情境時,也會出現預期性的焦慮。有一些人,會用喝酒、吃鎮靜劑等方式來降低焦慮,希望不會因此出糗,但時常弄巧成拙。所以此類患者會刻意避免面對一些特定場合,導致工作、人際關係或是學業受到影響。但是他們並不喜歡這種情形,或想要改善這種情形,所以社交恐懼症患者與孤僻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公開演講”是目前最常見、最令患者恐懼的社交情境,將近一半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其恐懼主要是來自公開演講。其他令人恐懼的情境包含有:被眾人注視、與陌生人交談、與權威形象互動和在他人面前吃東西。

如同其它疾病,在不同的診斷系統中,對疾病的認定常有不同,所以不同人在做調查時,就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與不同的疾病。目前台灣精神科醫師在作此症之診斷時,大多依照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其診斷標準如下:

(1)明顯而持續害怕一種或多種社會性或操作性情境,病人害怕自己可能會因為行為失當〈或顯露焦慮症狀〉而招致羞辱或困窘的情形。

(2)暴露於使其畏懼的社會情境幾乎必然引發焦慮。

(3)病人能理解自己的害怕是過度或不合理的。

(4)病人會逃避所害怕的社會情境或操作情境,或是懷著強烈的焦慮或痛苦而忍耐。

(5)所害怕的社會情境或操作情境的逃避行為、預期性的焦慮、或處身期間的痛苦,會嚴重干擾病人的常規生活、職業〈或是學業〉功能、社交活動或社會關係,且病人對此種情形會覺得困擾。

(6)以上所述的情形,不是由於其他疾病或是藥物所造成。

(7)如果個案年齡未滿十八歲,則需至少超過六個月的時間。

台長: daisy
人氣(3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