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30 21:01:00| 人氣42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手把青秧插滿田....這首詩到底是 五代還是唐代時的布袋和尚作的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冰種 陽綠  布袋和尚/彌勒菩薩/彌勒佛...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前天於Q媽的格子看完她的發文

 

心酸  烤宴  磨煉 ...史

 

突然想起了一句詩...最後一句

 

退步原來是向前

 

但...全文不大記得...也忘了是誰作的

 

只記得當兵時,長官訓話時說過ㄟ

 

今天上網查了一下...哎呦..

 

出於布袋和尚一說

 

但是  ..是五代還是唐代...差粉遠ㄟ

 

宗教就是如此的神奇..

 

永遠都有  來一齣~張飛打岳飛的戲碼

 

查完網上的資料後

 

有人說:布袋和尚種田時自述自說

 

有人說:布袋和尚為農夫說

 

好奇的是...是誰記錄的ㄚ..有阿難尊者在嗎??

 

宗教ㄇ...何必計較那麼多ㄟ..自尋煩惱..我笨

 

不論這般..如此..真是一首好詩

 

 

網上的資料(非一x道徒的...神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異著稱,常用杖背負一只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因他圓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明心網】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他的一付尊容並不大好看,所幸他笑口常開,倒也沒有人討厭他。他最大的特徵是肚皮很大,他的行為也是佯狂作態,瘋瘋顛顛的出語無定。住宿的地方是隨遇而安,就地便臥,看樣子他決不會犯「臥高廣大床」佛戒。

 

他的隨身法寶是一個禪杖和一個布袋,他的布袋可以稱為「百寶乾坤袋」,凡是供身之具,全部財產家當,都貯在袋中,這裡邊究竟裝了些什麼?恐怕連他自己也不清楚。到了街市聚落村莊裡,見到人家吃東西,就伸手求乞,醴鹽魚俎之類的食物,不較葷素,他接到手中,先咬一口,再分一半放進寶袋之內。假使袋中之物多了,就招引小朋友們,找一塊空地坐下來,把袋子倒下,讓小孩子搶了吃,他在一旁看了呵呵的傻笑。因此一般小孩子都喜歡他,和他一起玩。

 

有一次大雪天,他臥在雪地裡一夜,不但沒有凍死,並且雪不沾身,因此人們對他感到奇異起來。他向人家化緣,把化來的貨品再售出去,將得到的錢去救濟貧苦的人。總之,他自己是不存分文的。

 

他示人吉凶很靈驗,天如果要下雨,也就穿上濕草鞋,在路上急驟行走,表示大雨快來似的。如果是到亢陽不雨,他就拖曳高齒的木屐,跑到橋上,豎膝而臥。日子久了,當地的農民都以他的行動為氣象台,看他的舉動就知道天氣有什麼變化。

 

和尚有一次北上途中,遇見宰牛的屠夫,為其說法道:「一切畜生是造業人的果報,你如今造業殺生,貪財無道,何不為其贖救活命,你知道因果可畏嗎?」又為之說偈道:

 

殺牛之人號羅剎,殺他自殺誰驚怕!

刀山斧斫暨鍪前,何劫何時時解脫?

 

  

和尚有一次接受農夫的供養以後,

為其說法開示道: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有一次,布袋和尚深夜獨坐橋上,忽然有一肖小,探頭窺看,而對他有所圖謀的舉動,和尚朝他咧嘴一笑道:「我是窮和尚,沒有銀錢的呀!你也不要妄起貪心,要知道貪財奪利的人,無端造罪,要遭輪迴之報。」並慨嘆的說偈勸道:

 

由貪淪墮世波中,捨卻貪嗔禮大雄;

直截凡情無所得,圓明寂照汝心中。

 

 

 

一日和尚在街市鬧區中,看見那些攘往熙來的人群,無非是為名為利而忙,慨然的說偈道: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

心急返照娘生面,一片靈心是覺皇。

 

(後來的乾隆皇與劉庸或紀曉嵐..的對話中有用到)

 

乾隆皇微服出訪時問說:

 

有啥些人一大早就起床作事

 

劉庸或紀曉嵐說:

 

(因為我不知道是誰,倆人的傳紀都有說ㄟ..哈..抄)

 

唯有二人

 

一是為名   一是為利

 

以上可能出於上面的典故

 

或...也是後人加上去的傳說...不知ㄟ...哈

 

 

 

有一位福建籍的陳居士,請問布袋和尚道:

「和尚何姓何年所生?今年生臘幾何?」

和尚答道:「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

我這布袋與虛空齊年。」居士又說:

「和尚此去,若有人問就這麼對,

不可墮他人是非!」

和尚以偈語答道: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耐,放開笑口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陳居士問:「和尚有法號否?」和尚以偈答道: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

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再問:「和尚的行李呢?」和尚說偈答道:

 

一砵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陳居士道:「弟子愚魯,請求和尚開示,

如何才能見佛性?」和尚答道: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居士再問:「和尚此去,是住宿寺院中,

還是住於俗家?」和尚答道:

 

我有三寶堂,裡空無邊相;

不高亦不低,無遮亦無障;

學者體不如,求者難得樣;

智者解安排,千古無一匠;

四門四果生,十方盡供養。

 

居士聞聽開示後,合掌禮謝道:

「願和尚留此齋宿,寥表弟子一點敬意。」

當夜和尚書偈於其門曰: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

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

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

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

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

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布和尚在浙江四明山時,與蔣宗霸居士兩人相處甚歡,出處飲食,時相往來,和尚教他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此為每天日課,勸念不休,當時的人都稱他為摩訶居士。

 

有一天,他陪和尚在長汀溪中洗澡,和尚要摩訶居士為他揩背,忽見和尚背有四目,炯然放光,摩訶居士大為驚異,於是作禮道:「和尚佛也!」和尚當時嚴誡不得向人言。對蔣摩訶說:「我與你相聚同遊了三、四年,可以說有大因緣,我不久將去,你不要為此而憂。」不多日,又親至摩訶家中對摩訶說:「你要不要富貴?」

 

摩訶居士道:「富貴何能長遠?但願子孫長遠就好了。」和尚拿出布袋一隻,袋內裝了無數小袋子,並一箱一繩,授與摩訶道:「我以此物為汝紀念,乃汝後代事也。」摩訶居士收下來,也不知是什麼意思。過了兩天和尚又來對蔣居士說:「汝解吾意否?」摩訶答道:「弟子不解。」和尚說:「我欲令汝子孫,如我袋中遺物也。這意思就是說:您的子孫長遠下去,一代一代的,如我送你無數小袋一樣。」

 

布袋和尚,在貞明二年丙子三月三日對大眾笑著說:「明年的今天,我取彌勒果供養大眾。」果然於第二年丁醜三月三日,在岳林寺的廊下,跏趺磐石上而逝。大眾這才知道他去年所說之言。

 

ps:以下紅字..是我查的

粱·貞明年間(西元九一五~九二0年),

五代(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

 

後梁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朱溫(全忠)

907-923  年祚:17 亡于後唐


後唐帝國 建都:洛陽 開國:李存勗   

923-936  年祚:14 亡于後晉


後晉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石敬瑭   

936-946  年祚:11 亡于遼


後漢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劉知遠   

947-979  年祚:33 亡于宋


後周帝國 建都:開封 開國:郭威    

951-960  年祚:10 亡于宋
 

 

當和尚在世的時候,四明的亭長不信佛法,又以和尚顛瘋作態而不事事,他看見就加以垢辱,並且把他唯一的布袋,奪下放火燒掉!可是隔明天看到他仍存著布袋,來去如舊。如此三次奪燒布袋,可是三次仍然復舊。因此亭長甚為驚異,不敢再燒了。

 

聽了和尚圓寂,亭長自備棺木,厚殮以贖過去垢辱之罪,但眾多人卻抬不動棺木。另有一姓童的居士,他平素很敬重布袋和尚,所以另以棺換之,此時抬棺木者少,而抬之輕若毛羽,觀者稱奇,遂為其建塔於封山之原。

 

福建莆田縣令王仁照居士,在江南天興寺遇見布袋和尚,後來在福州官捨又看到和尚,見面時和尚從懷中取出一封圓書,交給王縣令道:「我如七天不來,你就把它拆開來看。」仁煦依言,過了七天,未見其來,就如約拆開來看時,只有四句偈語:

 

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世人,世人俱不識。

 

(若以上是真實的,

 

那布袋和尚是第一個自曝其身份的覺者

 

如 當廚房的 寒山 拾得  ~文殊共普賢

 

是被國清寺的豐干禪師..出賣的

 

他倆說:「豐干饒舌!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

 

 

 

至此大家才知道,瘋顛作態的布袋和尚,

就是彌勒菩薩化身。

 

布袋和尚寂滅後十年,浙江的大帥派一官差,因事使蜀,回到棧道的地方,卻會見了布袋和尚,和尚對其差官說:「四明蔣摩訶者,你回去見到時,告訴他要他多保重自己,以待相見。」那時蔣摩訶已經在高山峻嶺上,自築茅庵而居,畜一黃犬自衛。每逢食米盡時,就系百錢於黃犬頸上,出來東吳糴米,往來二十里,從不有誤。蜀使回來將布袋和尚之話,告訴了蔣摩訶,摩訶說:「我已知之。」隨時設齋邀請親友,齋後沐浴趺坐而逝。

 

彌勒又名慈氏,他修的慈心三昧以慈悲為懷,忍讓為先,所以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終年笑口當開,你罵他不回言,打他不還手,

實行他慈心三昧的忍耐偈

 

彌勒菩薩的忍耐偈: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臉上,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少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我找到全文ㄛ:與寒山 拾得 有關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無普賢,拾得定是。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郝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
堆金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謀,樊噲救主難,韓信功勞大,臨死只一劍,
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
看看兩鬢白,年年容顏變,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箭,
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
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三寸氣斷了,拿只那個辦。
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
罵著也不言,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
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
好個爭名利,須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談,
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幹,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
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若此段..若以上是真的話..有點問題ㄟ

 

寒山拾得是唐太宗貞觀時期的人

 

【寒山】

  唐代隱士。族姓、鄉貫皆不詳,因居於天台始豐縣(浙江省台州府天台縣治)西七十里的寒巖幽窟中,故稱寒山(子)。其生存年代亦有異說,有謂為唐玄宗先天( 712)中人,有謂為太宗貞觀(627~649)中人,一說為憲宗元和(806~820)中人。與天台山國清寺豐干、拾得為知交。

 

 

不管以上幾個年代都好 西元 712/627/806

 

而布袋和尚是西元約918(上述的)

 

怎可能說: 寒山拾得能聽說~以後約200年後的詩文

 

除非不是布袋和尚的彌勒偈

 

而是..其它前人的偈..抄..抄..抄.那就又是一個

 

錯把 " 馮京作馬涼 "  咯~...哇..哈哈哈

 

 

 

 

 

太神囉....

 

越打字 找資料越不可信ㄟ~昏頭囉

 

 

 

 

因為他大肚包容,所以人人見到他都皆大歡喜,

直到今天,如果你有滿腹心思,一肚皮煩惱,

只要走進佛寺大門,看到笑佛彌勒的樣子,

就會使你減少很多煩惱。

 

由此應可說明

 

布袋和尚應生於南唐末~歿於前梁之中

 

唐/五代大都沒錯...不同的是

 

那時只有稱布袋和尚沒有彌勒佛

 

(某xx教自己昇等的)

 

 

如..祖師是菩薩果位

 

信徒掛了如何自稱~佛

 

哈哈哈  說說而已  好而已

 

想想ㄟ

 

........

 

 

以上純屬....???發言

不代表本x本x立場ㄛ

 

 

上阿含經時:老師就說過

 

用佛法(理論/思想)來研究佛法(所行的行為)

 

有相違時,就~不如法

 

是人錯ㄟ,還是經變ㄟ

 

我想人錯~多點囉

 

.....

 

花了我盡三小時....才找到可能是上述

 

寒山 拾得所說的~彌勒菩薩偈頌

 

(改天在發..累囉...但也不一定就是正解ㄛ

 

因為有點不同ㄟ....煩....不然就是布袋和尚..有誤

 

阿彌陀佛...這我可背不起的罪ㄟ...我慘ㄟ)

 

相傳無著菩薩(西元400多年的印度人),昇睹史多天兜率宮慈氏尊處,

就《金剛經》義請益彌勒菩薩,得彌勒菩薩七十七偈。

無著轉教其弟世親(又名天親),世親菩薩依照其教造論作釋,

並加進歸敬偈二(首),結偈一(尾),於是就有了傳世的彌勒菩薩八十偈。

 
  自古以來,這彌勒菩薩八十偈就是理解、修習《金剛經》的權威性依據,

無數高僧大德關於《金剛經》的註解疏論,都依經引偈,然後引申發揮。

故我們把此八十偈輯出,單獨排列於經文之後、論疏之前,以饗讀者。

 
  檢索經藏,彌勒偈頌有元魏菩提流支(《大藏經》151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和唐義淨(《大藏經》1514《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二種譯文。

 

前者有偈有釋,八十偈現成輯出。後者七十七偈合三百零八句,我們則從義淨另譯的對該

《頌》的解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大藏經》1513)中,輯出歸敬偈和結偈,亦得八十偈。

......

 

...待續...05:00..睡了

 

真是找自己的麻煩...

 

 

 

 

 

台長: 陳達子收藏閣
人氣(42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宗教影像隨筆 |
此分類下一篇:97國慶日 九華山 大興善寺 二日遊-5
此分類上一篇:一時悲從衷來

(悄悄話)
2008-10-01 16:20:00
(悄悄話)
2008-10-01 20:56:0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