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三彩 關聖帝君像
吳真人授門人李詁
坐法 ~ 五養秘訣
之前於格友中看見的一篇文章(忘了是那位格友..)
寫的不錯~給想要 " 靜 坐 " 而不求神通的人看
吳真人授門人李詁坐法五養秘訣
按:吳真人淑度,字咸宜,號表正。
直隸大城縣吳五合村人。
清乾隆時稟膳生。訓蒙為業。
好道。旋仙去,去時留詩云:
「半在靈山半在都。週流四海偏江湖。
行止不拘任吾意。道號人稱鐵腿吳。」
此坐法係真人授其門人李詁。
以下即係真人之言,而為李詁所記錄者。
蓋修仙之道,其理甚近而不遠,其事至易而不
難。吾今歷歷指授,不過用數日工夫耳。
可將秘訣錄一小本,不時展玩,自度度人,
勿以淺而置之,果能日日不輟,由是而身輕,
由是而沖?,則大道成矣。其法開列於左:
(一)養心詩
成真妙意本無多。一葉輕舟而渡河。
看破世人迷眼相。亡羊歧路待如何。
長生之法,必先養其心,以寧神,心雖方寸之
地,?無所不包,無所不納,乃天命之性棲息之地。
何謂性,即吾之元神是也。神得所安,
如主翁為正位,一家之老幼尊卑,莫不承奉。
神之不安者,私念為之擾也。修身要法,
止念為第一關。方寸之地,鍊得如銅牆鐵壁,
起一念,除一念,外侮不得入,百魔不得侵,
人苟能內府堅固,? 凡寒冷風熱,聲色財利,
何止為崇哉。
可知心為一身之主也。每日靜坐,則吾心光明朗
徹。上燭天宮,下照幽冥,陰魔邪孽,望而?走。
如此,則吾之心正矣。
心正則世間喜、怒、哀、樂之事,不得亂吾方寸,
萬緣俱靜,諸念不興,而要在於寡慾,
試問耳、目、口、鼻、身、意之六賊,
何一不從多欲中來。
無欲則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
五者皆空,心中純是天理流行,人欲淨盡,
豈不立地成真乎。此法行住坐臥,皆可為之,
不必擇地也,果能行之,數日即有效驗矣。
(二)養肝詩
是是非非莫浪干。勞勞碌碌幾時閒。
何如靜坐南?下。好把黃庭仔細看。
前二句,乃養之功夫。
後二句,乃修養之捷徑。勿尋常看過也。
養心前說已詳,其次必須平肝以順氣,
蓋肝為心之母,母不寧靜,則必猖狂,
人遇到可產生欲念而動者,以為心之所為。
而不知皆肝助之也。欲令大赤之宮,火不上然,
必先令大林之木,風不鳴條,則安其所,
而子亦順則矣,此由母及子之法,
修行者無由言及此者。子於靜坐之時,
先平心地,勿思可喜之事,使吾之肝氣散。
勿思可怒之事,使吾之肝氣盛。勿思可衰。
勿思可樂之事使吾之肝氣弱。四者之情,
皆心之用,而肝實主之。
巽女之風,炎於上焦,則耳目受病。
延中則胃腹受病。及下則下體受病。
若肝經寧謐,而不心妄動,萬緣既靜,
則百病自除。由是而身安,享年亦永,
則遐?自易矣。
此乃極平庸之事,人人可為,並不難也。
子依法作法,數日,即有效驗,胡不勉而行之。
(三)養肺詩
天行日日一週年。修鍊功夫胡不然。
若使乾乾常不息。教君現在做神仙。
人生如一小天,天不息,人亦不息,安有死理。
其所以死者,皆因萬欲攻其心,
萬事勞其形,以致氣盡而亡。殊可惜也。
子所傳養心養肝之訣,明白簡易,
不落道家深澀科目,誠修仙之捷徑,
恐子奉行不專耳。若果專而且久,
豈有不驗之理。
人之所以常存者,氣也,
肺為氣出入之門戶肺中一有阻滯,
則不能引腎經之水滋潤諸臟,
積而不化則生痰起病,死生所關,非細故也。
靜坐之時,心火不熾不能爍肺中之金,
肝氣不動,則肺煖而不冷。勿食過辣之物,
奪肺之權。勿飲過釅之酒,
助肺之燄。使肺氣常行,腎水常升,
五臟火息,微痰不生,百病消除矣。
子但依法做去,自知吾言之妙也。
(四)養脾詩
人言點石可成金。此語曾聞未見真。
惟有加功培厚土。管教花木四時春。
天以五行生萬物,人得之以分五藏,
而培厚土,其最要也。脾得五行之土,若能培之,
自然長養肺金,導引腎水上升,心火不能起,
肝風可自息,五行順利,則雖惡疾,
可以漸化矣。培養之法無多,只要一心切記力行,
勿食生冷之物,使脾氣不調。勿食肥濃之物,
使脾氣壅滯。勿食辛辣之物,使脾火上炎。
恒淡嘗薄味,以清黃中之宮,則脾氣清虛,
飲食易化,自然疾病不生,此在外之調養也。
厚積功德,如美土之長嘉禾,永除惡事。
如易所云;君子以厚德載物,而坤永貞固。
內外兼修,有不含宏光大者乎。人能保養脾土,
如坤之永貞,有何生老病死。
子能依法而行,俾脾土博厚,必然體健身輕,
而服要何為也。此方極為簡便,出華山秘傳,
不可忽視也。
(五)養腎詩
何必求仙赴海山。身中自有大還丹。
世人谷覓長生術。靜裡功夫要細參。
養靜乃修真第一義,若保腎固精,
非靜養不可,除此皆外道也。
接講前說,天以氣生人,人人得氣以成身。
而精寓焉,精化為氣,故得長生久視。
內景經云:「謹守精室勿妄洩,保而秘之可長活。
精室者,腎是也。腎為藏精之海,情根不斷,
則精必洩。況心與腎相連,苟愛念不生,
此精必不下流,斷之之法,先以理斷之,
芙蓉白面,不過帶肉骷髏。
美艷紅粧,乃是殺人利刃。
再以死屍想之,生則一包膿血,
死則一臭皮囊,如此則情根斷矣。
此固精第一要法,其細法又有三焉,
心不可勞,勞則虛,則不與腎續,故精走。
心又不可過於飲食,過食,心氣不與腎氣通,
故精阻。
過飲,心氣不與腎氣調,故精蕩。
是以一切勞動飲食,心中皆要存神酌量,
不可過份。除是三者,精庶乎。
五養秘訣
可固焉,精固則海水上泛,制服諸臟之火,
水火交融,而後心志寧謐,血氣和合,
亦可換鬚亦髮,反老還童,則養腎之要道也。
然精有有形之精,有無形之精,陰陽相媾,
萬物化生。此精之有形者也。得天之氣,
流而不息者,此精之無形者也。人至六十四歲字。
存無者,存吾先天之?也。要在大靜真空,
靜心其靜,為大靜。空無所空,為真空。
如此靜空,則識銷,識銷則性見,還我無極,
渾渾穆穆,寂寞無朕,乃為存吾先天之?也。
守有者,守有後天之氣也。
照前四層固精之法做去,又照前養心之法,
鍊得心如銅牆鐵壁。
當靜坐之時,將此靈明之心提起,威武不屈,
使心如金剛降魔杵,光光亮亮,一有魔念起處,
無論是理是欲,一揮而盡。
不令此精消耗,乃為守吾後天之氣也。
即以後天補先天,氤氤氳氳,俾吾之元神,
聚而回風,散而混合,則神能運氣,氣又生精,
此種妙理,子則不能遽解,恒每日靜坐時,
使神不散,氣不溢,久則神氣交感,坎離渾合,
精自充滿矣。存無守有之說,真乃要言,
尚其勉之。
除魔詩曰:
談道言玄有萬千。人人自謂得真詮。
那知人道無多語。靜裏須參一字禪。
談道萬千,總歸一字。一字為何?
「靜」而已矣。蓋靜則無欲,無欲則無擾,
一切魔念,不得亂吾方寸。吾方寸最易動也,
方鑱坐下,即有百魔來攻,持之之法,
亦曰「忍」而已。儒家於念頭起處,是理則存,
是欲則去。道家於念一萌,無論是理是欲,
一齊掃除。
鍊得心如太虛,內外潔白堅貞,方是無極大道,
本來面目,其很忍之法,生死二字而已。
當萬端交錯,總不過聲、色、貨、利、喜、怒、
哀、樂諸大魔,此時當以真我為主,外物為仇。
自思曰:我若死時,則此具皮囊,
委諸黃土,此聲、色、貨、利,皆造孽之具,
喜、怒、哀、樂皆虛假之境也。形已無存,
留此孽之具,虛假之境,何所用之,念及此,
魔安得逞其技乎。然魔力甚銳,我之心雖如此明
照,而魔之堅剛勇猛,有時能奪我之明,
授我之心,每每不覺不知,入於魔境中。
又須養得心如銅牆鐵壁,嚴防密護,魔念一起,
剛刀立下,方不為其所搖。
再思曰:我若得道,上可以朝玉闕,
作真人,天下尊貴不朽。
有如真人者乎,魔安得勝,不但不得亂,
而且反為援,蓋其始也,魔為吾之賊寇,
及其後也,魔為吾之功臣,所謂無魔不成道也。
爾由勉強而純熟,由純熟而自然,
則坐定之時,開眼見道,闔眼見聖,天地萬物,
盡現吾前,迎接不暇,何魔之能亂其心哉。
到此地位,心火靜,肺金融,脾土旺。
腎水足,肝風永息,可以身輕遐矣。
此乃傳心秘訣莫大焉。遵而行之,心心相印,
繼吾道脈, 予必接而引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