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逃生密訣-“看病的方法”
主講人:陳皇光醫師
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台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
天母高醫師家庭醫學診所註診醫師
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email:cucumber@ms4.hinet.net, 本投影片所有內容版權均為主講人所有.】
====================================================================
●在台灣和人發生糾紛時…
你就會感歎…
為什麼人家都認識”黑道”
我們都沒有…
●醫師眼中的奧客…
→遲到,然後一來了就要看診(遲到一般規矩是等三個號碼) 。很多人遲到就一團亂了。
→自己是最不舒服的,想插隊先看。
→擅闖診間:醫師正在看其他患者,有人老大不客氣就開門大闖入及大聲說話。
→不聽醫師處置:我就是要吃什麼什麼藥、我就是要抽血驗尿酸…
→一開口不說生病的情況,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你院長的好朋友、我叔叔是立法委員、我是記者唷、我兒子是律師、我們家都是XX幫的、我是泛統的唷、我是泛獨的唷…
→到底你看不看病啊?!.....
●假如我是真的…
患者:我和你們院長很熟唷…
菜鳥醫師:真的啊,那今天您有什麼吩咐…
老鳥醫師:我也很熟,我天天和他開會。你和院長怎麼認識的?
患者: …我是他的病人啦….
●醫師喜歡的病人
→說話有條理、需求清楚
→醫囑服從性高: 按時服藥、會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會規則回診並和醫師交換心得
→醫師喜歡聽到患者說: 我是在某醫師的推薦下來看你的!
●什麼是好醫師?
→電影: “滿漢全席” (鍾鎮濤, 張國榮及袁詠儀主演)中的一幕: 鍾鎮濤重出江湖示範“灌湯黃魚”時, 全香港飯店名廚列隊歡迎致敬…
→所以, 一個醫師若受到同業的推崇, 就是一個好醫師!
●一個好醫師必定是個好老師
如果你請一個醫師來演講一小時而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你就知道當他的病人有多痛苦,因為在門診會談不到5分鐘,一定更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醫師的處置
1.問診:好的醫師光用問診技巧即可診斷出疾病! 根本不必做一大堆檢查!
2.理學檢查:體溫血壓心跳、視診、觸診、聽診、敲診、內診
3.醫師診斷
4.開立處方:檢查、藥物、證明
—實驗室檢查
—影像檢查
—侵入性檢查
●問診
→醫師功力的好壞就在問診技巧
→好的醫師從患者口中的主訴很快可以歸納病患的疾病種類、相關性及重要性
問診詳細可以省去不少不必要的檢查!
→在台灣基本上是沒救了,
1.健保給付診查費太低,醫師總想多看病人。
2.醫師怕醫療糾紛,會開一堆”防禦性檢查” 。
3.民眾個性多半很急,對於問診詳細的醫師反而覺得他不會看病;看完病醫師竟然又不開抽血檢查,懷疑自己白跑一趟!
●理學檢查
視診: 看患者眼白變黃或咽喉紅腫
觸診: 例如用手觸摸脖子的淋巴腺或乳房腫瘤
聽診: 例如用聽診器聽心音或呼吸聲
敲診: 敲擊肚子聽有無腹水
內診:用器械或手指插入撐開陰道檢查陰道、子宮及卵巢疾病
→再說一次,沒有性經驗的婦女,請告知醫師不要做內診,以免第一次…造成醫療糾紛。
●老人看病的注意事項
老人就醫的問題:
→掛號、就醫、領藥及檢查過程繁複及容易找不到地點
→不容易聽懂醫師的建議及服藥方法 (老人的疾病多,藥物項目也多)
→遇見重大醫療問題, 無法自行做決定
→經濟力不足
→容易因追求速效而受騙, 接受了不正當的治療方法
→結論: 盡量到附近診所看病或要有家屬陪伴!
●婦女看病注意事項
→婦科疾病往往需要超音波檢查(要脹尿)或尿道炎需要驗尿, 所以快輪到自己看診時, 先不要上廁所, 免得又要浪費時間等脹尿!
→醫師若要做內診及檢查乳房等私處, 一定要有女性工作人員如護士作陪, 防止性騷擾問題出現。
→少女常有性行為方面的問題, 但家屬在旁邊時, 可能醫師無法順利問出重要關鍵問題, 必要時, 家長應該先迴避。
●幼兒看病注意事項
→幼兒多半怕打針, 所以不必要為了速效而要求醫師打針, 也不要常用打針來恐嚇幼兒, 造成幼童恐懼醫療人員及醫療院所的後遺症。
→藥品是否要磨粉, 事先告知醫師。
→看喉嚨是幼兒看診最困難的事項,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習 ”十字追魂鎖”…固定小孩的頭部及雙手。
●十字追魂鎖
→一手控制小朋友的雙手,一手控制頭。
→如此醫師很容易可以看小朋友的耳朵及喉嚨!
●醫師診斷
→沒有診斷就沒有治療!這是邏輯問題。
→所以診斷是醫療行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有診斷才能決定下一步的檢查、治療及推斷預後(疾病往好的或往壞的方向發展)
→在門診我常問患者上一個醫師的診斷是什麼?患者會說:不知道耶?醫師沒說?醫師說沒關係?
→可能患者聽不懂,或醫師含糊其辭。
●若醫師連診斷都說不出來又不幫你轉診…
下次不必再去看他了!沒有診斷如何治療?
●誤診
→任何診斷都可能有偏差,所以誤診的可能性永遠是存在的!
→疾病是動態的,早期症狀少而不明顯,醫師(特別是基層診所的醫師)本來就很難用很有限的資訊做診斷。
→很多疾病要經過等待或特殊儀器才能現出原形。
→例如: 高燒、頭痛及肌肉痛。可能是流行性感冒?出現口腔潰瘍可能是腸病毒?出現全身紅斑可能是登革熱? 出現意識不清可能是腦膜炎?
●老病人與新醫師
◇很多老病患換了醫師後,常常不願意聽新的意見,而且還會”指導”醫師用藥…
→用很久的方法不見得是最好的!
◇另一種人是醫師不論問他什麼,他只會說:你不會自已看病歷哦! (蠻機車的…)
→患者簡單摘要告訴醫師診斷及用藥,醫師可以很快掌握及處理病情。
●開立檢查
→實驗室檢查: 抽血、驗尿、糞便或痰、心電圖
→影像檢查: X光、超音波、核磁共振(MRI)
→侵入性檢查:內科式內視鏡 (胃鏡、大腸鏡) 、外科式內視鏡(腹腔鏡、關節鏡) 、心導管
●抽血的秘密
其實,除了飯前血糖及三酸甘油脂(TG,Triglyceride)以外的大部抽血項目…
→根本不用空腹…
→被懶惰的醫師騙很多年了吧…
→抽血如果都要空腹8小時,急診的病患早就死光光了!
→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臟病、高血脂的患者:請乖乖空腹吧!因為你們多半要抽飯前血糖及三酸甘油脂
●更好笑的常識
病患: 哇,我的血哪ㄝ黑索索?是不是血太濁?
→大哥~~靜脈的血永遠是黑紅色的,因為它是缺氧血! (動脈血才是鮮紅色,而抽血多半抽靜脈)
→很多患者常去民俗療法”放血”,然後說一開始是黑血,後來血清了,變成鮮紅色,哇祝厲害ㄝ! (因為後來戳到動脈…慘!)
●很多檢查有說明書事先要詳閱
例如大腸鏡的瀉藥要檢查前一天才吃,結果有人一拿到那天就吃了…
檢查那天滿肚子大便…
無法檢查…心情也滿肚子大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