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4 10:06:38| 人氣1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提名方式的憲政想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2011-01-24
  • 中國時報
  • 【林濁水】

     民進黨近日召開全代會,這次重頭戲在大選候選人提名方式的決定。

     總統提名方式雖然很具爭論性,但以目前情勢來說,恐怕總是個假議題。因為全民調、兼採民調和黨員投票方式,或全黨員投票,無論採用哪一種,現在力爭黨員投票到底的人,都無法扭轉自己目前遙遙落後的情勢。

     就區域立委來說,由於候選人必須純靠自己的實力迎戰,因此採純民調方式大家比較沒有爭論。

     真有爭論的是不分區立委的提名方式。因為只要列入安全名單就不競而當選。在這次全代會裡雖然通過由黨主席組成遴選小組決定提名人選,但仍有相當多人強烈不滿。

     在其他一般國家中,候選人提名方式往往要和國家體制、政黨體系、選舉制度整合在一起,配套來決定。

     如總統制,基於嚴格的權力分立原則,政黨體制是柔性政黨,國會不應有政黨比例代表;而提名方式,以美國為典範,則採公辦初選。黨中央對提名人選毫無決定權,總統無論國會提名或施政都不可能運用黨紀貫徹自己的意志。

     如內閣制,則行政立法合一,閣揆既是黨魁,也是國會黨團領袖,採剛性政黨運作。以西歐為例,黨中央對提名握有大權,且多數採政黨比例代表制。

     前述的配套,使得西方的民主政治能順利運作。許多拉丁美洲過去採總統制配合上國會比例代表制,其運作結果,通論是個亂源。

     原則固然清晰,但在我國則配套的選擇會遇到我國憲政體制到底是什麼制的問題。由於體制不清,於是配套固然困難,但也產生無論哪一種配套都不能算錯的情形,非常弔詭。

     民進黨在選擇提名制度上,創造了世界奇蹟。無論幹部評鑑、黨主席遴選、公民初選、黨員投票,乃至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民調全採用過。

     所以如此多變固然和黨的傳統包袱小,勇於改變有關,也和提名制度從來沒有盡善盡美,總會孳生副作用,以至於不得不繼續改變有關;但最重要的,和憲政體制模糊以至於遊走選擇的空間變大更是息息相關。

     這憲政制度無論扁的少數執政或馬的全面執政,都能看出是個非常壞的體制。然而修憲不是輕易的事,因此大家便反而得在這體制之下,隨著自己政黨利益而非體制順暢運作的國家利益,來選擇調整自己的提名方式。各黨皆然。

     然而,負責任的政黨,仍然不應以在混亂體制中打混戰而自滿。因此,在選擇初選制度時,宜有自己的憲政運作想像。

     例如,當年陳水扁認定我國是總統制,卻又採取內閣制的黨魁領導國會議員關係和提名制:總統兼任黨魁,主導不分區三分之一的黨籍候選人遴選權。這種做法就是逾越了實權總統應該嚴守權力分立分際的精神。

     如今民進黨不分區如採全額由主席的遴選小組產生的方式。其好處是,如果主席有氣魄地讓名單擺脫人情壓力,提出漂亮名單,則確有讓社會對黨刮目相看的良好效果。但若要長期享有這好處,採這種遠比現在更接近歐陸剛性政權的方式後,應清楚地說明其相對應的未來憲政想像。在實際做法上,不只不宜和陳水扁一樣由總統兼任黨主席,反而要努力把體制朝內閣制方向推動,這才是一個對國家政治發展具有長遠理想的政黨。

     (作者為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


台長: 吉立
人氣(1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沒有核能發電,我們還能有什麼?
此分類上一篇:短 評-誰說不能嗆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