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與格友聊聊天兄在抬槓。
溫哥華疫情趨重,困居家中避疫,閒來無事,彼此聊聊天,互相抬抬槓,亦一樂也。
先講一位好友的小故事,這位好友堅持每天靜坐,幾年下來頗有收穫。前些日很高興地對我說:「靜坐可以開智慧是真的耶!」
根據他的親身體驗,每天靜坐時,很多問題都能得到答案,困難的事也能想出解決辦法。真的,定中開智慧,煩惱即菩提。
他靜坐時絕不亂想雜事,因為要「萬念歸一」,所以一次只針對一件事,靜中細細思惟,感覺能有所得。
我曾建議過他,靜坐時盡量保持無念,什麼都不要去想。有念頭出現,停住並丟掉它,專心回到自己靜坐所用的那個法門(方法)上來。佛書上稱此為萬念歸一。
他認為我這個野狐禪外道說的不對,多講幾次,反惹得他不高興。我只好乖乖閉嘴,合掌令歡喜。
儒家的修身方法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進道矣。」(出處:《禮記‧大學》)
我們從小接受儒家思想和教育,所以太習慣儒家方法。好友沒有錯,定靜安慮得,定下來、靜下來,心裡安了,才可以仔細想清楚事情的始末,推算出適合的解決方案。
但現在講的是佛家靜坐,和儒家有所不同。
好友最近向每週幫我們講解佛法的師姐詢問此事。這位師姐很早從紐約時期就開始跟隨聖嚴法師學禪,修習有成,當年即已參破。師姐果然厲害,言語切中其衷。
師姐說:如果真有疑難之事求解,靜坐剛開始時不要去想,仍要專心靜坐。等身心放鬆,調息安定,眼睛也放鬆到視而不見之後,再把問題提出來。但不要去求答案,若一邊想著這樣做比較好、還是那樣子才對、...等等,那是腦中妄念紛飛,就不對了。
正確的方法是:把問題放在那裡看著,一直看,不去想答案。這就是「參話頭」。好好一直看問題,仔仔細細反覆看題目,千萬不要去求解答。等身心安定了,下坐之後,腦中可能靈光一現,答案方法就自然而然跳出來了。
師姐說:「佛教的智慧是實踐的智慧。」實踐的方法就是『打坐』。例如各種佛教的名相平常看不懂,只要打坐,自然就懂了。談空說有千般萬法道不清,只要打坐,就能明白了。
「佛」這個字的意思是「覺」,學佛就是在學覺悟,過程當中要放下很多東西,不靜坐無法學習放下。我們看釋迦牟尼到處都是坐像,就知道靜坐的重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