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05 05:00:00| 人氣8,055|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話】詩也有臨摹嗎?談詩的模仿與改寫

推薦 12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臨摹是美術領域常見的學習方式;臨摹是指對著經典作品依樣畫葫蘆,一筆一畫,仔細學會原創作者每一個細微的筆觸。臨摹可說是一種最極致的模仿。

詩和畫不同,大概不能用繪畫或書法的方式來「臨摹」。簡單說,你不能說把余光中的詩照抄一遍,就說自己在「臨摹」余光中的詩。

詩無法臨摹,而只能做到一般的模仿或改作。

改作則不同於臨摹或模仿;你可以把余光中的《鄉愁》當中的意象和節奏,重新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改寫,此時稱為改作,而不稱為臨摹。前者之目的是重新創造,後者之目的是在於模仿。目的不同,定義也不同。

改作之目的,單純只是用自己的觀點來重新表現原作者的作品。老師可以改寫學生的作文,如果改寫的地方很多,就等於是老師自己寫的一篇全新的作文;那就不能說是學生原本的作文。

詩的模仿,既然無法用臨摹的方式,那要如何進行呢?

必須是「發現原作者語言文字當中的某個妙處,自己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來表現類似的妙處」。

這個妙處,有可能是特定的字詞、句型、結構、語氣、情緒、情感、意念、理念、節奏、意象、形式、精神、氣魄、氣勢、氣象、神韻、背景、脈絡、影響、作用、創作方式、發表方式、創作時機、發表時機、創作地點、發表地點...等等。

因為詩要表達的是「意」;意可以透過語言文字的無限複製傳播,傳達到所有讀者(聞者)的心中。這個過程主要是抽象的、非物質性的。

「詩」不是指一堆語言文字。而是指語言文字所乘載,可無限複製傳播的那個「詩內容」。詩內容的載體,不是指出現在特定時空下的某一堆紙和墨,而是已經具備抽象符號性質的「語言文字」,語言文字是非物質的抽象符號。

詩的內容無法只用物質來作為載體,而必須以抽象的語文符號來做為載體,但繪畫卻可以只用物質來做為內容的載體。

所以繪畫可以在不同的物質上用同一種技法和筆觸來實現「臨摹」,臨摹出來的作品屬於有別於原作的獨立新作品,但繪畫的內容卻幾乎完全相同;而即使完全相同,只要臨摹者誠實標註真實繪者身份,沒有刻意魚目混珠的話,基本上不會有著作權歸屬的問題;

但詩卻不同。即使面對不同物質,如果構成詩的語言文字是相同的,那樣就只是同一首詩(同一件作品)的抄寫或複製,而不是有別於原作的獨立新作品。

因此,寫詩的人若希望「模仿」前輩大師的作品,就只能重新用不同的語言文字或符號來重新創作一首獨立的作品而已,而且這首詩不能和被模仿的作品有很高比例的雷同字句,否則會被視為抄襲而非僅是模仿,而產生著作權的問題。


自古以來,關於詩的模仿,有諸多名家論述,各有巧慧妙見。


唐代詩僧皎然的《詩式》是早期對詩的作法提出有系統理論的重要著作,在當時,曾被視為是開天闢地的創舉之一。其中,關於詩的模仿,皎然提出「語、意、勢」三偷的觀點;

偷語,就是直接將他人寫過的字句拿來用;這是最等而下之的「直接偷」,除非用得巧妙,另有新意,不然往往被視為抄襲、剽竊。

偷意,即模仿他人詩作之意而寫,但字句另有變換,以免落入抄襲。

偷勢,就是連他人詩作之意都不加以直接模仿,而是模仿其詩的某個「抽象無形卻具體可感」的妙處,例如仿其節奏、結構、情感、氣氛、感覺、聲韻、韻味...等等;因此最不露痕跡,基本上已是百分之百的獨立創作,只不過「參考了別人的作品並受其風格影響」如此而已,已沒有抄襲剽竊的顧慮,即便算是模仿的一種,讀者也不會怪罪。因此可說是最高明的「神偷」,基本上是偷了整個神髓。李白仿崔顥黃鶴樓而寫的《鳳凰台》,就可說是「偷勢」的成功經典案例。


宋代詩人黃山谷,乃江西詩派的創建者,他對詩的模仿有深入研究,「模仿」可說就是他的詩法之關鍵核心。他的詩法可總結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這句話。

胎、骨其實就是指:詩的妙處可分為胎、骨二種層次,因此後進可以有有兩種層次的模仿。

胎,即是詩的「內蘊詩意」,是下筆之前的意念,故名為「胎」,相當於本文前面段落中所說的「詩內容」;骨,即是詩下筆後的「外顯字句」,已經發育成形,故名為「骨」,相當於本文前面段落中所說的,非物質的抽象符號之「語言文字」。

「奪胎」即仿前人詩作之內蘊詩意而作,然更加形容生動,青出於藍,方可稱奪;「換骨」即同前人詩內蘊詩意,然以不同之外顯字句而表現,故稱為換。

至於「點鐵成金」,意思是「化腐朽為神奇」;就是將前人不用或早已用濫的字詞、內容、章法等,運用巧思,加以變化,成為富有新意的作品,可以理解為「舊瓶裝新酒」或「舊酒裝新瓶」。

江西詩派受到唐代前人的影響甚多,其中當然包括皎然的著作在內。江西詩派企圖集唐以降詩法大成,然而後世文學史對之未必認可,多有批判者。其中理由之一,即是認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無論如何,都只是一種以「模仿」為本色的文字遊戲,不是出於詩人真性情的肺腑之言,也缺乏如同杜甫那種真正氣魄宏大的創造力。

宋代嚴羽《滄浪詩話》是中文詩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詩話」;作者尊唐詩,貶宋詩,對江西詩派大力撻伐。

在《滄浪詩話》中,對於詩學習方式,並不強調「模仿」,而是強調「領悟」。就是認為要將屈原、李杜等大詩人的作品,放入胸中參究,「久之自然悟入。」因此被稱為「以禪喻詩」。

我認為,這種方法確實是「最佳學詩方法」;也是最高明的模仿,因為他模仿的是「大詩人的心量」。除此之外,不管是語、意、識、骨、胎..一概不予模仿;一律自己從頭蓋起,因此也最有獨創力。

雖然後世對嚴羽不乏有質疑者(包括詩人楊牧等),但就我個人親身經驗來說,「久之自然悟入」是實在可行,真實不虛的。

所謂對詩要能「悟」的說法,其實就是要人避免落入「文字遊戲,虛情假意」的邪魔外道,而回歸「從詩心自然流出」的「真誠詩心」狀態。只有讀者願意以「真誠詩心」來體會詩,才有可能真正讀到一首詩的作者之「真誠詩心」,如此才可說是真正「讀懂」一首詩。

表面字義的「讀懂」不是真的讀懂;因為只有字面意義的理解,卻沒有「體會、感受」,這並不能算是真正「領會、悟入」到一首詩的神髓。


有心學詩者,從古人智慧當中,必能獲益良多。然則古人用字通常極精練,且往往意在言外,不僅寫詩如此,詩話亦如此。而今人多不熟稔文言文,少用如此精練的語言來思維,是故以今人之智,欲充分明白古人之詩法思維妙處,則往往不得甚解;如此也是諸多學究們爭論不休的主因。

今人寫現代詩者多,於古文寫作早已生疏;而現代詩之詩藝、詩學,也早已脫離古典詩詞而自成一路;是故,若要今人皆熟讀古人詩法方可為作詩之法,未免令人望而卻步。因此,借助某些學貫古今之詩家箴言,以為後進習詩之法,實有必要。

在此推薦前輩詩人向明先生之《新詩百問》一書給所有網路新進的詩寫手;讀完這本書,可說就對「現代詩法」有了完整而初步的認識。




(2013-05-04  初稿  根據2012-03-左右回應網友的留言而改寫)

台長: 泊樓
人氣(8,055) | 回應(17)| 推薦 (12)|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詩論詩話 |
此分類下一篇:【詩話】讀詩如讀人,需要同理心
此分類上一篇:【詩話】詩的語言和語法

泊樓
李白模仿崔顥,讓鳳凰台與黃鶴樓並為千古絕唱。

然而,世人忘卻了兩者所共同模仿的前人沈佺期。


-----------

龍池篇(唐享龍池樂章第三章)(沈佺期 唐詩)


  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
  池開天漢分黄道,龍向天門入紫微。
  邸第樓台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爲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

本段作者簡介

  沈佺期(約656~約719年),中國唐代詩人。字雲卿。相州内黄(今屬河南)人。上元二年 (675)進士及第。武後時官協律郎累遷考功員外郎。曾因受賄入獄。出獄後複職,遷給事中。唐中宗時,因勾結張昌宗兄弟,被流放到驩州(今屬越南)。神龍三年 (707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後曆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神龍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後曆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他們的近體詩格律謹嚴精密,史論以爲是律詩體制定型的代表詩人。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轉貼自-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0419.aspx

------
2013-05-05 15:58:38
版主回應
且看以上分享之詩,乃開啟李白與崔顥詩思的曠世傑作之一,若論及沈詩與李崔之比較-

三者共同處是:

1.皆以神話思維產生靈感,龍、鳳、鶴,三者並為中國古代三大神物。

2.皆以神物的字眼,反覆的節奏,動態方式演繹出一齣神物遠飛的神話故事意象。


若論及沈詩與崔李二者的差異:

1.沈詩最早寫,因此神話思維靈感原創力上,勝過崔李。

2.沈詩的主角是龍,全篇八句寫龍;且龍不是如崔李的鶴與鳳那樣遠去,而是自東遠來。

崔顥寫鶴的神話部份只用四句,此四句與沈詩前四句節奏與結構,若有神似;李白寫鳳神話部份更僅用兩句,但這兩句也與沈詩前兩句的節奏與結構神似。

3.沈詩帶有宏大的氣象,若論氣魄、氣象,可說超然而勝出於崔李之上。

4.沈詩的情感狀態,乃歌詠、讚美;崔李則是感懷。

5.沈詩乃為了唐玄宗而寫,負有政治任務;類似李白為了楊貴妃而寫雲想衣裳那樣,都帶有政治任務目標。但崔顥的黃鶴樓與李白的鳳凰台,則是不帶有政治任務的純然抒發,情感更為真摯。



後世文學史家,推崇崔李,但至今尚未給予沈詩足夠的重視,這可說是受文學批評者自身審美偏好所限之故。

後人重視李崔而忽略沈詩的主因,

第一是因為後人比較喜歡略帶悲傷情感的詩作;
第二是因為崔李的寫作動機與情感,更為純粹;
第三,是因為李白詩仙盛名,卻被崔顥詩所震撼,帶有故事傳奇性。

但我認為,這對沈詩並不公平,因為無論怎麼看,沈詩享有足堪讓崔李仿效的「原創力」以及其「氣象宏偉」超越崔李這兩點,實不該受到忽視。

依余之見,沈佺期這首《龍池篇》,足以和王安石《龍賦》交相輝映,也是時候該替他戴上一頂桂冠了! :)
2013-05-05 21:21:48
李白^^
覺得他淡泊名利
是我欣賞的

一個好的詩
不矯情

讀他的詩
就不覺得有矯情之意
像一陣風般的俠士
經過你身邊
飄逸


又像個草原上
坐在牛上吹笛的孩童
純淨善良

又如同住在富春山居圖裡的人般
大雨來了
他也不躲
只是盡情的享受當下的暢快淋漓

口袋剩多少錢
好像是改天的事


讀他的詩洗滌學堂上師生的心靈
他就是這樣不用刻意的
2013-05-06 01:11:55
版主回應
妳的詩也有如妳所形容的那樣:

又像個草原上
坐在牛上吹笛的孩童
純淨善良

目前妳的詩並沒有運用太多修辭技巧,而是單純從妳的日常心情體會感觸出發,憑藉著妳在閱讀他人作品後產生的對詩的感覺與認知來當技巧,就寫了。

因此妳寫得很自然,沒有太多過於人工裝飾的斧鑿感。

隨著妳寫作技巧日益進步,逐漸累積一定水準以上時,妳也可能會開始遇到「人工裝飾過度而失去自然感」這樣的問題。

那時,妳再回頭過來看看今天的自己,就會明白,要永遠保持那種「坐在牛上吹笛的孩童之心」是多麼不容易!

尤其哪一天萬一妳出版了詩集,或拿個文學獎,或者因某些原因出了名...等等之後,要再回到此刻寫詩的這種「初心」,可說就非常困難。

因此,妳會發現,初心,其實才是最珍貴的!

什麼領域都一樣;

學佛,初心,即初發的菩提心,決定你日後成佛的因緣果位。
學詩,初心,即初始的原動力,決定妳日後成就的風格特色。

純淨的初心,才是詩人一輩子是最該寶貝呵護,不可忘失的東西。也是這個東西,才決定一個詩人的生命是否具有美感,是否有資格被稱為詩人。

這就如同初發的菩提心,能決定修行人日後無量劫輪轉生死當中,是否具有的足夠的願力,是否具有莊嚴的菩薩六度萬行,最終是否成就怎樣的佛果,而有資格被稱為「無上正等正覺」那樣。
2013-05-07 03:27:41
(悄悄話)
2013-05-07 01:25:40
何方
哇!
這詩論 這回應
怎麼看都像是經典摘錄般
擲地有聲
受益匪淺

只是不解
詩 與論的交輝
相當程度是屬
感性 與理性的天平兩端
在創作者身上定有軒輊
但眼下看來...

如何能夠
如何能夠呀



~ 五指山下的悲鳴 ^_*
2013-05-11 18:20:28
版主回應
感性和理性本不該是對立的;也不是蹺蹺板那樣,一邊高就必定讓另一邊低。

人們總喜歡認定某某人的性格或某某作品的風格偏向理性或感性,並由此推斷此人或此作品「理性」或「感性」,此種用語常給人一種誤解,好像說某人或某作品理性時,就必定很少感性;說感性時,就必定很少理性。

但實際觀察藝文作品乃至現實人生,往往發現有很高比例的情況並非如此,理性或感性同時增加的情況似乎很常見。

比如巴哈的音樂充滿對位法和諧之美;能寫出如此具有美感的曲子,想必夠感性了?因為他的「音感」與「美感」必定非常好。

然而他之所以能成功發明(或說發現)對位法,主因是他具備如同科學家一般極為認真而深刻的研究精神,非常嚴謹仔細觀察並紀錄每一個聲音,再歸納出這些聲音之間能夠構成「旋律」和「和諧感」的基本原理,這一點使他看起來好像又和歷史上那些科學家沒兩樣。而人們對科學家的認知是偏向理性,這樣說來,巴哈好像也可說是個偏向理性的人?否則怎能如此「機械物理」一般地處理每個聲音?他難道不是像在操作機器那樣來操作每一個音符?

科學家說左腦主理性,右腦主感性,而這也成了多數人的常識。如音樂這類藝文活動,感性直覺成份多的,要用到較多右腦;而語文或算數則要用到較多左腦。

多數人認定理性的人慣用左腦而少用右腦;感性的人慣用右腦而少用左腦。

不過,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多數人在大多數狀態下,其實都是「左右腦並用」的。在從事某些理性活動,如語文或數學時,確實左腦較活躍,但右腦其實也同時在運作。反之亦然,從事音樂藝術或詩歌創作時,右腦非常活躍,但左腦仍然也同時在運作。

此外,某些人在從事前述偏向理性或感性活動時,左右腦卻同時處於極活躍狀態;這表示這樣的人,會同時運用左右腦的優點,來處理同一件事情。這樣的人往往也比較容易提出超越一般人視野的觀點,發現多數人不容意想到的解決方案或創作技巧。

這有點像雙核心的CPU那樣,兩個核心同時運算,會比較容易處理電腦「多工」的問題,不必將兩個任務硬要區分先後順序,而可以兩者同時都「優先」。

因此,若要比喻感性或理性對於詩創作的影響問題,翹翹板並不是個好的比喻,因為會讓人落入刻板印象的偏見當中,容易暗示學詩的人只注意感性對詩的幫助,卻忘失了原來理性也對詩很有用!兩者本應該互相幫忙,相輔相成才對,而不是去爭執誰該「優先」。

至於很多人或很多作品確實偏向理性或感性,這部份也許可以用左撇子與右撇子來比喻。只是慣用哪一隻手較多,而不是說另一隻手就要儘量不去用。

能同時運用左右手的人,通常也會比只運用一隻手的人更能流暢處理很多事情。寫詩也是如此;為了讓自己能恣意奔放創作,而刻意漠視自己其實也有理性成份的詩人,其實並不夠好,也不夠聰明;

反之亦然,一味強調理性研究的科學家,若忽略了自己其實也有感性的成份時,則無疑會因缺少「感情、熱情」這個燃料,而大大限制自己能力所能發揮的極限。

若能試著「用理性來幫助感性」或「用感性來幫助理性」,則詩人或科學家當會發現,慣常運作的感性或理性,反而更能獲得自在揮灑的空間!

君不見那些最偉大的科學家,其實每個人都對自己所研究的領域充滿欣賞、熱情、與感動,因此即便奉獻自己的生命給科學,也在所不惜。這樣才能真正造就出偉大的科學家。

同理,最偉大的詩人,通常不能夠只是多愁善感,充滿浪漫情懷而已,必須要有能力將這些豐沛的情感,轉化為語言文字上的音韻節奏或鮮明意象,才能產生作品。這個「將情感加工製造為詩」的加工製造過程,本質上其實是一種理性能力。

對同樣一堆情感「原料」來說,此種理性「加工製造」能力如果越好,當然所製造出的「產品」(詩),會是越高品質、高效用的。

高品質比喻詩之「美」,因細膩故;
高效用比喻詩之「善」,因影響故。

兩者可說皆源自「真」,即材料本身的純度、品級、與合適性。(對詩來說,即情感的真摯度、純淨度、與自然性)

此處所言之「情感真摯度、純淨度、自然性」,不僅是指作為詩的主題與內容的「感情真摯、純淨、自然」,也是指願意認真付出、奉獻於整個創作過程的「詩心真摯、純淨、自然」。

說到最後,終究要回歸先前曾言及的那句話:

-「真是美的根」-

求真是理性的過程,
求美是感性的過程;

兩種「求」交融重疊之處,即為求善。故求善稱為「理想」,是兼具理性與感性的過程。
2013-05-12 04:04:46
楊風
母親節快樂!
2013-05-12 10:30:13
版主回應
母親節快樂!
2013-05-12 13:58:34
斷章
詩用文字表達(確定的文字),若以畫作的臨摹之講求與原作的相同的確定性,就變成一字不漏的照抄..

只能說是仿作,求與詩人相同或相似之意,以不同文字與情懷表達,這與詩人個人的經歷有極大的關係....

以上一些小看法,提共參考..

斷章
2013-05-13 21:16:28
版主回應
是的,本文就是在探討到底怎樣才叫作「詩的模仿」這回事。仿作必然會與模仿者的慣常思維風格和寫作經驗有關。

因為若模仿者一字不漏照抄原作,那就完全只是抄寫的複本;而若仿作中有些字句與原作不同時,這些字句必然反映出模仿者的自身的思維慣性與寫作經驗。

既然仿作不能完全和原作所有字句相同。這也表示:

被模仿的原作者之思維慣性與寫作經驗,不可能百分之百被模仿者所複製。

模仿者終究存在最基本的獨創性!

以上是我個人對妳這段話的意思之詮釋。 :)
2013-05-14 11:28:31
(悄悄話)
2015-05-19 03:00:15
泊樓
「抄襲」這個詞,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而「模仿」與「抄襲」,界線也不完全明確,多數人很難精確給個定義。就連法官,都很難找到公認一致的標準來判決何謂抄襲。

有兩個案例可以參考:

作家吳淡如在一本書中,有篇文章其中一段的幾十個字,在描寫一個小故事。吳淡如直接一字不漏引用了某篇網路文章的內容,但她的寫法看起來像是直接複製貼上(或照抄)。

一段時間以後,這篇網路文章的原作者,也就是資深媒體人蔡佑吉,跳出來公開指責吳淡如抄襲,而吳淡如完全不回應,因此這位作者就告上法院求償。吳淡如與身邊親友、出版商等人,似乎也放話稱蔡佑吉是趁機在炒作知名度,暗示蔡是自抬身價兼勒索。

此事後來發展是,吳淡如道歉,雙方和解;有無任何私下和解條件,我不知道。但當年算是藝文圈中不小的新聞。

另一個案例是,一位陳姓高中生,參加文學獎比賽,獲得小說獎佳作。這位高中生說自己讀過九把刀的作品。然而,九把刀在看過這高中生的作品後,認為相似度太高,認定這個高中生是抄襲九把刀的作品。此事也經過媒體大篇幅報導,然而,儘管非常相似,連劇情的梗都完全套用,但因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一整段照抄,所以朱天心等文學獎評審開會後仍說「思想模仿不算抄襲」,因此文學佳作獎照樣頒給陳姓高中生。


請參考:

http://blog.udn.com/kf0630/1552016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28563910-%E5%90%B3%E6%B7%A1%E5%A6%82%E7%96%91%E4%BC%BC%E6%8A%84%E8%A5%B2%E4%BA%8B%E4%BB%B6%E4%B9%8B%E5%BE%8C%E2%94%80%E2%94%80%E5%8F%AA%E8%83%BD%E8%AA%AA%E7%84%A1%E5%A5%88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80220/30276765/

http://catchtest.pixnet.net/blog/post/14615900-%E4%B9%9D%E6%8A%8A%E5%88%80%E5%B0%8D%E9%AB%98%E4%B8%AD%E7%94%9F(%E4%B8%8A)

http://catchtest.pixnet.net/blog/post/14627459-%E4%B9%9D%E6%8A%8A%E5%88%80%E5%B0%8D%E9%AB%98%E4%B8%AD%E7%94%9F%28%E4%B8%8B%29

目前,法律上的看法,大概也和這兩個案例相同;完全採取「有無某幾句一字不漏照抄」作為抄襲與否的判定;而整體架構、語氣、創意、神韻,無論再相似,法官都傾向於認定是合法的模仿,認為不算抄襲。
2015-05-20 01:19:15
施佩姍。
版主你好,

非常感謝您這麼認真的貼文釋義。我拿出我今日的思考與您討論。

九把刀的新聞這個我知道,由於我上週跟一位朋友也討論過此事,他認為,這件事情只是重新創作,不然祖師奶奶張愛玲又如何?大概也被抄的差不多了吧。
那就是臨摹其精神,但,就如同您版上所言,在<<鄉愁>>這篇文重新創作,這我非常認同,就算作者也認為這樣是一種新意吧,也是對作家的崇敬之意。

文學或是非文學都得經歷過詞藻這關,迷戀過詞藻才能繼續往前邁向思想、甚至意識流之類的創作。

然,有些創作人,不明白文字只是載體之一,直接擷取,說是採集靈感,這又算什麼呢?文本成為人家的拼湊山寨版嗎?

我承認,我年紀小的時候確實幹過這種事,拚了誰的詞,然後剪剪貼貼成為一個好笑自爽的文章,可是我與創作違和,就算是法官判別我沒抄、只是"借用幾句",甚至端出什麼天下文章一大抄,那大概只是懶得想靈感的人的藉詞吧。創作的本質又是什麼?只是詞彙的堆砌嗎?不是,但是我沒有這些詞彙,我也不能成為一篇創作。

故我認為,即便是借用幾句也不妥,即便是對方拿去加上自己的靈感成為一篇文、一首詩也是不妥,即便是被拚得很不好,即便是感情或精神抄不出來也是部妥當的。文學不是用借的,即便是法官覺得如何判別。

當然現在很多人說,哪部電影抄哪部電影,天下一大抄,然,我以為創作者仍要維持立場,可以引用,其他就不行。

今天我與一位作家朋友談及此議題,沒想到他對抄襲更憤怒,連一句都不行,還有一位朋友跟我說他被抄靈感他很氣憤(當然,靈感這就更難定義了)。我也終於知道為何被抄的人一點都不開心自己被抄了,就算是這是一種讚美,反而讓人更吞不下去。

謝謝你的文章,寫得真的很棒,也讓我終於正視這件事,我也把持了自己的立場,即便是,我仍在努力、仍在學習如何寫得更好。

真的謝謝你。
2015-05-20 03:51:45
版主回應
施小姐妳好:

曾有另一網友,請我過目其所寫的詩句;然而,因該網友有把別處詩文中的字句直接套用到自己詩中的習慣,因此我特別提醒那位網友-

-----(2013年10月間的回應)-----

要記得,引用別人一整句的寫法,偶爾為之可以。(最好都有加註解,註明出自哪個作者、哪篇文章;以免被誤以為故意抄襲)

此外,最好不要「經常」一字不變引用他人一整句卻不註解;不然哪天原作者發現時,搞不好會上法院控訴這作品抄襲。(如果有註解說明清楚,就無此問題)
-----

因該網友說自己的作品只是「參考」了別人的網頁,我的回應則如下:

-------(2013年11月間的回應)-----

寫下這兩句照抄的句子時,是有刻意抄的嗎?還是無意間寫成了一樣的句子?

像這樣一首詩中出現一整句照抄的,如果貼在部落格是還好;但如果拿去投稿,就會有抄襲疑慮。

(除非詩作內容可以看出並非故意照抄而是別有深意,或者另外有註解標明原作者;才不會被認為抄襲。)

(法院曾有判例認為七個字完全相同就算抄襲,所以要謹慎,不要去踩地雷。)

因此,寫作還是要自己想句子,不要抄別人的句子。

自己想出來的句子才是自己的智慧,抄別人的,終究是別人的智慧。

-------------------------------

在此僅供參考。 :)
2015-05-22 00:47:10
施佩姍。
耶。怎麼變成悄悄話? 可能我不太會設定,又無法重新複製,若版主願意繼續與我討論,可再自行貼出。
2015-05-20 03:53:32
版主回應
在撰寫回應區的上方,就有選擇是否要成為悄悄話的選項。「是、否」旁各有一個圓點,用滑鼠點就知道了。

妳在5/20的發言時,選到了「是」,所以變成悄悄話。現在我已將之「取消隱藏」,成為公開留言了。
2015-05-22 00:27:13
施佩姍。
版主您好,


謝謝您的回覆。

坦白說,在幾次文字被截取之後,我已經決定把持了自己的作法。對於片面抄襲者投稿,我仍會堅持做法,警告,不聽,我就走司法途徑。這已奠定我目前與未來對抄襲者統一的作法。我相信您也是個創作者,您也不愛被抄吧?

這事我認為茲事體大,不可輕忽。

為什麼?因為是些許人對文學觀念上的扭曲,認為抄誰,就可以兜成一首,一篇,反正加入自己的文字,那何叫原創?何謂拼湊山寨版。

文學最重要的是感情啊,不全然是詞藻,但也不能輕易地來採詞藻,槮入自己的文句來掩蓋抄襲吧。

美文,沒有感情,又何謂文學?只是一襲華服罷了。

不過因此,我也發現原來以此方式來創作的人可能觀念上有所誤解文學,令人搖頭阿。

雖然,我仍是學習者,但這是原則問題,我會努力繼續寫下去,但也不會輕忽此事。

畢竟,天下文章一大抄,是寫給想抄的人的一句藉口罷了。

謝謝你跟我分享這麼多。感恩。

很高興能與您交流。
2015-05-25 01:53:32
版主回應
妳好:

抄襲者因為缺少對原創者的尊重,而作出這樣的事;假如原創者警告後,抄襲者仍不理會,則原創者唯一能保障自己權益的方式,也就是司法途徑了。

所有一切反社會行為,都與生養教育過程的不圓滿有關。在升學主義、功利至上的社會氣氛中,父母師長只重視成績好、文章好的學生。在作文分數壓力下,有些學生為了爭取好分數,直接將別人的「名言錦句」背誦起來,考試時就拿出來用,使文章看起來很漂亮;父母師長卻大多鼓勵這樣的行為,誇讚這樣的小孩是「很會寫作文的小孩」。

有些學生在這樣的文學教育意識型態下,逐漸失去對「原創」的珍惜感,而「模仿」甚至「引用、借用」,被這樣的升學體制與教育風氣所鼓勵,久了之後,許多人已分不清「抄襲vs.借用」兩者間的差異。

之前我看過一位補習班老師所教的國三生所寫的作文。這位學生即將面臨基測,考前最後兩個月內,從本來不太會寫作文,忽然變得很會寫。考前的某一篇文章中,竟有明顯的進步,寫出很棒的句子。他的老師所給的分數,也越給越高。

事後某日,該國中生自己透露,他平常喜歡聽周杰倫的歌,所以記了很多歌詞。他那篇得高分的作文,當中最漂亮的段落,其實是把方文山所寫某一首歌詞給放了進來,稍加改寫而已。剛好他的老師平時很少聽周杰倫的歌,不知道有這些字句,所以對這個國中生的表現感到驚艷,給了高分。

得知這樣的事情之後,這位老師才知道,這個國中生實際上作文進步幅度沒有想像中大;而是依靠背誦名言錦句的方式,只求短期速成。由於即將面臨基測,補習班老師也無法慢慢把「原創」的觀念帶給這個學生,只能順著學生的習性,鼓勵他多練習寫作。

這的小事件,反映出當今社會很根本的問題。在升學壓力下,有些學生為了博取本非屬於自己實力的成績,寧可選擇偷懶撿便宜的方式,只求速成,而採用了最簡單好用的手段。但後遺症與副作用卻非常深遠。

由於作文成績不是來自自己的寫作頭腦,所以依靠「借用」他人美文名言錦句來寫作文的學生,日後要培養出自己真正的「文風」,會變得很困難。如果他想要從事與寫作相關的職業或競賽活動時,他也很本能會習慣「借用」別人作品的字句或創意,只因他自小就習慣這麼做,他也視之為理所當然。

某天,當他被指控抄襲時,就已經太遲了。因為,根據機率原理與大數法則,一個作者被發現抄襲另一作者時,通常表示被指控者平時早已累積數量極龐大抄襲自他人的字句了!等到這一天來臨時,他的文學生命也就等於宣告結束。就算多年來他也累積了不少自己的原創成果,但抄襲的記錄一旦被世人所知道,這輩子通常就很難翻身了。

前兩年詩壇有個很轟動的事件。一位知名的馬華詩人,被發現長年大量抄襲其他知名詩人的作品,雖然每首詩中都只借用他人的一兩句,但多年來累積的數量相當龐大,遭到踢爆之後,留下難堪的記錄,幾乎也等於逐出後世文學史了。

早年的大學生、甚至碩士論文、博士論文,都不乏有大量複製貼上他人文章的例子。如今看來,嚴格講,都算抄襲。

這根源於台灣的教育環境,對於著作權概念的教育缺乏,因此忽視抄襲這種事的嚴重性。眾多考生為了寫出好作文,早已不知不覺養成「借用」他人創作成果的習慣;習以為常之後,反而視為理所當然了。然而,當社會上對著作權概念逐漸確立之後,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卻變得很嚴重了!

關於抄襲與引用的界線,很多問題,時至今日,就算在法律上,都還沒完全釐清;這也造就不少文壇乃至文化界的混亂。對此,我個人主張,法官要判定一個作品是否算是抄襲,不該僅用表面形式上有無字句重複來認定,而應該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大意、文章風格、文章結構脈絡、重要創意點、....去分析,有必要建立起一套科學性的嚴謹判別系統;並且強化對整體社會的著作權觀念宣導與教育。

從文學的眼光來看,我認為僅是少許字句的重複,未必要判別為抄襲,必須因此帶來「文章重要創意點」的雷同,才稱為抄襲。然而,如果文章的重要創意點相同,但只是在字句上換個寫法,以至於在表面形式上不重複,那樣我認為仍然該算是抄襲。

比方一篇五千字以內的小說,如果有幾十處重要的創意點完全模仿自另一篇小說,則即使每一句話都完全沒有重複,在本人的定義裡,仍然應該判定為抄襲,而不能說只是模仿。

反之,如果一篇三千字的散文當中,有兩句話,十幾個字,完全與另一作者的五千字文章相同;但兩篇文章主要內容、大意、結構、文風均大異其趣時,則只憑這十幾個字判定為抄襲,未免太過於小題大作。在本人的定義中,這樣的字句重複,並不表示整篇三千字文章都是抄襲。也就是說,三千字的文章仍有其原創性。

(然而,目前台灣法官曾經因為七個字重複就判決為抄襲,因此上面這段話所談到的定義,請不要誤解為當今法官判決上的認定標準。將來若有更合情合理的法律,或許會解決這問題;但目前法律上既然是這樣,寫作者就要懂得保護自己,拿捏分寸。)
2015-05-27 02:07:18
施佩姍。
你好,感謝您這麼精闢的分析。

的確在我們以前的教育觀念,特別是針對聯考,老師教導我們的多是多背誦經典成語,以加強高分。其實這樣的填鴨式教育也造成了學生對於文學有非常錯誤的認知,對古人的詞句也不以為然,覺得這是拿高分的工具而已,可是,教育就是那些官學的人所捏出來的教材,要改?很難。除非多增加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機會,並且指定閱讀,但這也是針對喜歡文學的同學才有用,對於對文學沒興趣的同學大概就是敷衍了事。

說到抄襲,這我就不太懂,為什麼呢?

因為我上次跟您分享過我的看法,通常經過詞藻的鍛鍊,才能夠再去往思想邁進,寫出有骨肉、有內涵的文字,不再只拼湊的詞彙所構成。可是,我發現現在許多人都沉溺在辭彙的泥沼中,所以才有所謂的抄襲,因為太容易取得,也不用購買書籍,直接上網就可以拷貝,還可以說這是靈感的來源?

假設,如果將這樣的作品再拿去投稿,許多小媒體不明就裡,在缺稿的狀況下引用,更造成了抄襲者更洋洋得意覺得自己成功了。確實也助長了歪風。真的不知道寫出來是自己高興還是用來給別人看呢?

訴諸法律是一種動作,不一定是要不要告贏,至少做了這個動作和為了創作本身。七字重覆這我是非常同意不過了。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只是給抄襲者一個更錯誤的認知罷了,不然要不要說,中文誰都可以拿來用呢?

習慣,是一種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更加的重視自己的生活習慣與閱讀習慣。
就像我前幾天的老朋友聚會,多年未見,有些人還是再談一些老問題、老抱怨,有一些人因為觀念上、學習上而成長,就可以對一些事情一笑置之,或是不再覺得有些主題是有興趣的。成長是重要的。

我對文學其實是嚴肅的,就是因為在文學觀念上有太多需要去調整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文字不僅是文字,還有許多意涵,包含人生所給我們的更是我們創作的基石,雖然我仍是個學習者,對於許多議題,許多成長的機會我都要好好把握,因為我知道時間一職再往前走,我們跟著歲月掙扎,而非一直回頭看。回頭,只是創作的一種養分、書寫療癒,而非都只是閒聊的素材。

謝謝你這麼棒的分享,受益良多,感謝。
2015-05-27 17:02:54
版主回應
不客氣。感謝妳的疑問,讓我有機會整理出一些觀點來回答。

抄襲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偷懶習性所致。

對欠缺文思靈感的人來說,對自己的文采沒有足夠自信,但卻想要寫出很好的文章,且覺得拿別人的成果來用比自己原創容易許多,所以與其慢慢等待謬思降臨,還不如選擇使用偷懶的方式,走速成的捷徑,很快就能加工製造出許多賣相頗佳的暢銷品。暢銷必然帶來豐厚利益,大到足以超過偷盜感所帶來的良心不安成本;嚐到一次甜頭之後,就越來越習慣這樣做,越陷越深,無可自拔。

當小學生學會直接使用他人的句子,來寫出受到父母師長稱讚的美文時,不必期待這個小學生能夠發展出對「原創」重視與珍惜的價值觀。

反之,一個重視與珍惜「原創」價值的寫作者,必然日積月累,已累積一定的創造力,要寫出原創的內容,並不困難。既然自己創造比拿他人的成果來用更容易,那樣又何需「借用」他人的文句,引來疑慮與鄙夷的眼神?

「誠信為立業之本」,藝文創作也是一種事業,同樣珍視誠信的價值。抄襲者幾乎都會隱瞞自己的抄襲行為,先天上已違背了誠信的價值。因此這樣的寫作者,基本上難以立業,寫作生命無法持久。

回到先前提到我對抄襲與否的定義。為何我並不從表面形式的重複來定義抄襲,而是用「重要創意點是否重複」來定義它?主因就是,抄襲之所以受到譴責,主要並不是因為對原創者造成利益損失,(很多時候,被抄襲者未必有經濟利益上的損失),而是因為違背了誠信原則。

抄襲者帶有欺騙的成份。他讓讀者以為所寫下的優美文章或深刻見解,是來自他個人經年累月所鍛鍊出的才華,或嘔心瀝血的努力成果。讀者沒料到他原來只是「借用」,借了就不還,不會自己告訴讀者真相,因此,一旦讀者發現真相,抄襲者所演的戲就會被揭穿了;被當成一場拆穿西洋鏡的騙局。

騙人者一旦被揭穿,其人格形象已難再受到信任;就算悔過重新開始,要一步一腳印開始走自己的路,卻已難被公眾所接受了。就如同我在《蜘蛛的黎明》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電影「刺激1995」劇情那樣,囚犯即使身體被釋放了,心靈卻仍然深陷囚牢之中,而這往往與融入社會的困難及心理壓力密不可分。

抄襲者亦然。即使有抄襲記錄者,從此痛改前非,重視原創,開始蓋自己的房子。但就好像曾經被報導過豆腐渣工程的建商那樣。蓋的房子已很難有人敢買了。
2015-05-30 05:47:20
施佩姍。
您的見解真是我再同意也不過了。

就您之前所言,進入了摘取的不良習慣、又常到甜頭後,您覺得他會認為這是不對的行為嗎?因為已經被肯定了。當然,抄襲者通常話很多,不會承認自己有錯,通常都是認為自己的主要靈感有掌握,只是借用一下觸發靈感。

不過,慢慢地,我覺得文學有太多的誤解、太多的不明就理存在裡面,如果說一篇美文,只是詞藻華麗沒有深意與思想只不過是文字的遊戲而已。(這又說到我自己的文章就有這種文提存在,哈哈。)

您說得好,文字真的只是載體,以現代詩來說,不太可能精叩字語而不見背後的意涵。例如我喜歡顧城的遠和近那篇詩,我相信背後的意涵,應該不只是測量距離吧,我覺得是有感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在簡單乾淨的詩句設計中,又不失美感、餘韻,那豈是需要花費大篇幅的華麗所及?

說到文學觀念建立,我認為要多與觀念好的文友互動、勤加閱讀、思考,方能有所體悟,什麼是文學的景窗?就是只美文?還是有思維可運作空間>文化的延續....,那豈是拼湊而來的凝思呢?

很感謝您的討論,我覺得獲益很多:)
2015-05-31 16:48:47
版主回應
也感謝妳,提出妳的看法。

這篇留言來談談詩吧。

--------

〈遠和近〉 顧城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

顧城的《遠和近》,如果是詩的初學者來讀,往往會誤解為「剪斷的散文」;因為顧城這首詩,用語極為淺白、口語化,而前後連貫,像是尋常的講話一般。

然而,這首詩能成為名作,表示它絕不簡單。它獲得許多人喜愛,而其之所以迷人,主因在於其「餘韻」。

(至於其餘韻的成因,有許多可以探討分析,但在此先遮住不表,讓所有路過讀到此留言的網友自行體會,暫不破梗。)

在漢語詩的傳統,詩貴餘韻。而以精簡的字句而能達到無窮的餘韻者,被視為是最上乘的作品。這樣的審美觀從古典延續到現代,始終存在。

餘韻如空谷回音,本質上是讀詩時的體會與感受,能留下深刻印象,並在時間上能產生延續性,讓人願意一再回味這一印象。

詩人撰寫詩句,要寫成餘韻,恰如扣鐘,欲生悠遠之響;故產生餘韻之前,須佈置好鐘之器物,(詩的前後文、結構、脈絡)。

卓越之詩人,須有一種直觀慧見,能洞察筆下任一詩句,在讀者心中留下的效果為何。此亦是一種同理心。

卓越之詩人下筆久了,亦往往會成為卓越之詩評家、詩學研究者;因此會精研詩的原理、技法,能明白詩的餘韻構成因素,將之轉化為可解的語言,幫助更多人成為卓越之讀者、卓越之詩人。

恰如鐘之佈建者,須深明樂理、物理,方能鍛造能生悠遠餘響之鐘。卓越之詩人,如果要能確保自己經常寫出具有餘韻之好詩,也多會研究產生餘韻之原理,形成自己的詩觀。

餘韻產生之前,讀者須先有讀詩的第一印象。此即扣鐘的第一槌,而在現代詩中,這第一槌,通常是由「意象、音樂性」作為組成材料。

「意象、音樂性」這兩個層面,是當今現代詩的創作技法、評論觀點主流,從這兩個面向切入,就能探討賞析大多數的現代詩作,並分析其餘韻之原因。
2015-06-02 18:24:47
施佩姍。
這首詩印象太深刻,我也想到我讀過一篇小說,其中點到巒巒相連,比喻雖二個人在一起,卻無法彼此看見。遠與近就點出。

其實我就是喜歡乾淨不黏膩的詩,顧城的詩很天真感、又很乾淨,餘韻能咀嚼不能停擺,對詩,餘韻我仍覺得還是很難下那一槌的,音樂性這點我比較難摸到,意象倒是比較容易掌握,不過不管是意象、音樂性或餘韻,總覺得每個年紀因為人生歷練與想法不同,所表現出的詩意與詩人的價值觀、人生故事有差異性。

若我二十年前寫鄉愁,必然無法如現在寫鄉愁般有感受吧,這是年齡給予的詩性,呵呵。

如果可以,是否能在分享音樂性的舉例呢?
2015-06-03 16:56:38
版主回應
歡迎分享妳對音樂性的舉例。

妳如今的心境,和二十年前相比,必然會有不同。人是隨著年齡而成熟的生物;心智上,面對社會、人際、文眀、故鄉...的情感與思維,也隨時間而演變。大抵而言,多數人年輕的時候作品較活潑直接;年長後較沉澱厚實。但這僅是概略觀察,有些人寫作是讓人看不出年齡的,因為少年卻能寫老成之思,或者老成而能寫少年之情。

我觀察過眾多寫詩的人,發現其寫詩的慣性與其稟賦有關。大致而言,主要可概略分為「偏重繪畫性(意象、圖象)」、「偏重音樂性(節奏、音韻)」,這兩種人。

當然很多詩人的創作是兩者兼而有之,但多少都會有偏重。有時這樣的人所寫的詩,偏重繪畫性或音樂性,僅是表現在某一首、或某幾首詩中;而在其他的詩作卻是偏重另一邊,這樣的人也有。
2015-06-03 17:39:21
施佩姍。
先回應您關於年輕些的朋友與中年、老年的朋友我對她們的詩的感受。

我覺得初學者,剛接觸詩的人,確實有您觀察到的比較直接、強說愁的特質,不過,我覺得應該是臨摹名作家投射過來的感覺,因為這麼年輕的人大概都被愛情塞爆了(我是指十幾二十出頭的學生),所以情詩寫的比較旺盛、也會貼近詞藻的拚疊,對背後的感情意象就會比較稍微忽略,但是這就是可愛之處。

不過,我因為被批過剪掉的散文,所以我對還在就學的學生說話一向婉轉,因為我聽教創作課的朋友說,很容易刺傷幼嫩的心,可能一輩子難以復原,要小心謹慎。呵呵。

您的觀察力、評論能力很棒,因為我高中是讀美術的,我也學過很久的鋼琴但是學得普通而已,不過我畫面性會偏重,我常因為畫面先出現,只好趕快寫下來,但是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上回我聽一位朋友講關於光影的意象更是精彩,來自一位十六歲的學文少年,來自電視的光、街道的光、電視投射出來的節目對話,組出了七O年代的香港時光,這個就真的很精彩。

至於,音樂性,其實我是要請教您的,難道押韻就有音樂性?因為對於韻腳一直都不會很喜歡,覺得限制太多,現代詩的自由也許就能夠將壓抑的現代人給放出來。

可否請您多多分享音樂性的詩或是釋義?
2015-06-04 01:28:36
版主回應
妳讀美術、學鋼琴,又擅長寫作,多才多藝,了不起! ^^

既然妳學過音樂,相信對聲音、旋律、節奏的感受性,都會比一般人好。而妳的美術專長,也會使妳的視覺思維力較尋常人更傑出。當妳將腦海中的視覺畫面與對聲音的感受,使用到寫作上時,要寫出兼具畫面與音樂感的詩句,對妳應非難事。

遠古時代,詩、歌、舞蹈、宗教並不分家;「音樂性」幾乎可說是詩的起源與本質要素。

在漢語詩當中,發展出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加入押韻的技巧後,使每一句的旋律感變得很強。

後來,有人發展出平仄陰陽的理論,運用到作品上面,產生嚴謹的「格律」,稱為近體詩。

「格律」可說就是音樂性發展到極致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狀態。

格律用久了之後,逐漸變成金科玉律,任何人寫詩都強迫要先遵守這個,如此就扼殺了不同形式的創意可能性。漢語詩在白話文運動,現代詩誕生後,為了強調解放創作上的束縛,一開始有些詩人很反對任何形式的格律。但也有些詩人發現了現代詩存在的根本問題。認為詩從格律解放出來後,反而一時無所依循,讀起來讓人覺得索然無味。

其中,聞一多的新詩理論,對於當時乃至後代,都有很深遠的影響。他參考中西古今文學,提出「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觀點,促成《新月派》成為主導漢語新詩的主流。

如果照今天的觀點來看,音樂美、建築美,都與外在形式所構成的音樂性有關。

民國十七年,1928年,可能是漢語現代詩發展史上,第一個井噴式大爆發、大進化的年份。

1928年3月10日,徐志摩主編的《新月》雜誌創刊。8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發表,被認為是第一個實踐這種音樂美的經典範例;使其擁有「雨巷詩人」美稱。而不久後,遊歐的徐志摩,歸國途中也寫成【再別康橋】,發表於1928年11-12月間。這首詩的音樂性美感,使徐志摩成為後世許多人心目中現代詩早期最重要的詩人。這兩首詩都是研究詩的音樂性時,必然要參考的經典之作。

戴望舒寫出雨巷這一名作後,卻以否定此種音樂美的觀點,逐漸發展出自己的詩觀。他不贊同聞一多的三美論,認為新詩不應追求外在形式的抑揚頓挫之美,而是要追求內在情緒上的抑揚頓挫之美。也就是主張將外表的美給內化,成為內在的美感。他依照這種詩觀,寫成了【我的記憶】等作品。這種內在的抑揚頓挫,也影響了後世許多人對音樂性的觀點探討。

根據我的觀察,當前在寫作現代詩的人當中,如果以押韻來分,也可大致分為「喜歡押韻」與「不喜歡押韻」這兩大派。前者受新月派徐志摩等人影響較深,較重視直接可感的音樂性;後者受戴望舒的內在節奏理論影響較深,傾向於迴避這種音樂感,而加以內化成詩意本身的節奏起伏。
2015-06-05 09:30:36
施佩姍。
謝謝您,我只是國小一年級學到國中三年級而已。
其實我早忘光了節奏感的部分。

您這篇我要好好讀過,想想看如何回覆您。
謝謝您這麼多這麼棒的指導: )
2015-06-08 01:57:10
版主回應
不客氣。一點簡單的分享而已。

音樂性是現代詩如今還能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從音樂性當中,人們感受到詩這種文體與散文、小說的差異,所產生的獨特美感。

然而,多數開始寫詩的人,並不太探討這些。就只是因為看了別人的作品,有感覺,然後就開始寫了。...這種狀態也是最純真的寫作動機,往往也是進步最快的時期。

等到有能力探討複雜的詩學理論時,往往已經發現要突破寫作能力上的極限,没像初學時那麼容易了。這就是成長,人總是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2015-06-08 16:24:50
施佩姍。
這個說法我是同意的,因為有的現代詩坦白說過於創意到人看不太懂,如果全部都解放了,那真的霧颯颯了。但如果過度重視韻腳,讓人覺得很拘謹,又覺得寫了比不上古人,所以基本上這二種說法我都覺得是對的。

不過現代詩居然稱為現代就該打破吧,只是徐志摩的詩也好像散文,打的很散,如您說述,我也比較相信內化的押韻,有種感覺上的抑揚頓挫,又不是排比編寫般的無趣。(這只是我看了您的回覆後第一眼的看法,不算正確,畢竟我離詩很遠了)。

詩,我現在的感覺要有凝結感,如凍凝的雪或是水珠,大概是我把詩與散文強烈地分野開來,不願模糊不清,還是我詩作讀得不夠多吧。

另,看了他者的作品有寫詩的動機是很棒,不過我想還是要配合理論的,就像初學者少了摸索的時間,因為閱讀了工具書、理論書籍,成長更為迅速。

任何寫作都有個問題,當要跨到下個門檻時,就是下個門檻青澀的開端,當然也會成長、也會面對一些挫敗感、成長速度變慢,不過您說的,這就是必經的過程: )
2015-06-09 02:36:39
版主回應
早期的新詩,語言很淺白,接近散文。我們看胡適等人的作品,常常會有這種感覺。這樣的淺白,雖有利於讀者的普及,卻少了點美感上的深度。

因此,為了避免因太淺白而讀起來索然無味,於是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詩,參考古今中西,發展出至今看來仍然旋律感很強的音樂性風格。

然而,諸如【雨巷】這種詩,為了音樂性而寫,語言念誦起來的旋律性,雖解決了聲音欠缺美感的問題,但真拿到眼睛前來讀,卻覺得字眼太過單調重複,內容太過簡單,缺少意義上的重量與繽紛。詩句本身的意義含量太淺時,又會讓人感覺到這樣的詩存在另一種欠缺。我相信這是戴望舒之所以捨棄這種形式上音樂美的追求,轉而投入意義上內在節奏的探索,深層的動機之一。

雖同屬具有音樂性的名作,【再別康橋】因視覺用詞上的描繪細節較多,而明顯勝出。後人對【再別康橋】的關注度,明顯多於【雨巷】。這一點恰足以說明,音樂美之外,繪畫美也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不可忽略。

這兩首詩,都有形式上的對稱性、規律性,因此兩者也都具有建築美。

【再別康橋】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三者兼具。如果照聞一多的理論,應該是很完美的新詩了;屬新詩早期的經典之作,當之無愧。

然而,【再別康橋】美則美矣,但用更寬廣的詩評視角來看時,又會覺得在內涵深度上面,仍未臻至很高境界。

與唐詩、宋詞、元曲等作品相較,同樣在寫景,古人的經典之作,往往不是單純寫景,而是在寫景的同時,能有悠遠餘韻、弦外之音、或另一層更深的生命況味存在。

【黃鶴樓】、【鳳凰臺】皆為寫景之作,並且大致上遵守格律,具有完整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七律形式);但較【再別康橋】多了更深厚的生命感悟。

【再別康橋】最有韻味的詩句,我認為是結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種寫法一方面有美感,一方面有情感,一方面有象徵。已是神來之筆。

但若論及生命感悟的深刻程度,這幾句卻仍不及「昔人已乘黃鶴去/.../白雲千載空悠悠」、「...鳳去臺空江自流/.../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新詩在徐志摩、林徽音等人的美學風格建立後,開始大興。余光中被認為是繼承新月派風格,又能開創出更多詩風的重要詩人。余光中和徐志摩的共通點,就是都對形式之美重視程度不亞於內容之美。然而,余光中詩作內容的豐富度與成就高度,已經遠遠超越民初新月派的成果。

楊牧的詩風當中,內在節奏與外在形式的音樂性,往往同時兼具,可說同時深受新月派與戴望舒的影響。但楊牧對於韻腳的使用,比起新月派與余光中的直接強烈,顯得節制許多。楊牧詩作風格的多樣性與美學深度,也遠遠超越了當年新月派的成就。

目前,許多新詩寫手,尤其是網路上詩寫手,有不少人屬於信仰內在節奏的寫詩者;但當中有很多人,卻是從來就沒有能力寫出外在形式上具有強烈音樂感的詩;因此,這種人所謂的追求內在節奏,就遠不是戴望舒的那種「內化」過程。

現代詩寫手當中,有很多人是一開始寫詩,就很不習慣押韻,(如果勉強練習押韻,往往只能寫得像打油詩、古體詩、或流行歌詞,卻寫不出更美妙細膩的旋律感、節奏感)。因為一開始寫詩就是這樣,所以順著這習性一直發展下去,始終不喜歡押韻,到最後,只能寫出內在節奏,而沒有能力寫出外在形式上的節奏感了。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網路上的新詩寫手。

而能寫出具有外在形式上強烈音樂感的詩的人,目前在詩壇、網路上,都反而比較算是少數。通常,只要建立起這樣的音樂感詩風,都已經是很多初學寫詩的網友們崇拜的對象了。

當代詩寫手的這種發展情況,和戴望舒發展內在節奏理論的原始動機背道而馳。戴望舒是很早就有能力寫出形式上的音樂美,但是受了西方理論影響,而進行「刻意的節制」,以此逐漸發展出內在節奏的理論。

現今的多數網路詩人則根本不是出於內在節奏的追求所以進行刻意節制,而單純只是因為自己無法寫出形式上的音樂感,只好一開始就只有字眼意義上情緒起伏,將之稱為內在節奏起伏。

這一現象,也說明了,戴望舒的內在節奏理論,雖對早年的新詩有啟發,但如果要運用於現今寫詩環境,可能導致網路詩寫手們喪失最基本的音樂性敏感度。不可不慎。
2015-06-12 01:59: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