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您好:
請先看過小說內容,再閱讀本評論!
小說內容在下列網址,請點網址進入
密碼:6071
(請注意,登入後小說分為兩部分,將視窗往下拉才能看見第一部分;另外,這篇小說不是我寫的,而是泊的一個朋友寫的。)
【小說評論】你有看見螢火蟲嗎?
這篇小說是在描寫一個女大學生為了追求人際關係,性格逐漸變得世故,最後卻發覺自己喪失了純真。後來因為兒時玩伴死亡消息的傳來,才後悔莫及,但也因此重新找回原本的自己。
壹、本小說的特色與優缺點
特色一:本小說屬於「女性主義」、「心理成長」的相關主題
就本小說原始的大架構來看,作者想表現的企圖心頗強,原可以是一篇相當精采的「女性主義之心理成長小說」。但可惜作者在「故事經營」的技巧方面,表現得還不夠精確,以致整體而言,未能達到作者欲表現的效果。
本篇小說的價值觀相當明顯,推崇「純真」而貶抑「世故」。這也是某些心理成長小說常見的價值觀點。
人之所以會隨著年齡漸長而變得「世故」,往往是由於在成長的歷程當中,感受到來自現實世界的各種人情冷暖,因而會想要發展出一種能夠“自我保護,但又希望面面俱到”的心理,於是待人處事上,雖然總是親切而受歡迎,但卻不易向人深入交心,彷彿帶著面具一般。這個面具毋寧是年齡所帶給人生的一種沉重負荷。本小說的作者年紀雖輕,但顯然已經感受到這層負荷所帶給人們的無形壓迫,因此藉由寫作小說的方式,來抒發、甚至控訴這種無形的壓迫。…從這層意義而言,本小說的作者可說在心靈上有了超齡的演出,她不像多數大學生那麼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而會細膩地去體會每一抹人際互動的歡笑背後,那股深刻的蒼涼與悲哀。假如作者寫作時間更久,她應當能寫出感人至深的傑出作品,並獲得文學界的青睞。
但就眼前當下這篇小說而言,要獲得文學界的青睞就比較困難了。一方面是作者的故事經營功力還有待加強;另一方面,一些文學教授或專家有可能會不喜歡這種題材,因為這些教授看這類作品看太多了,再次看到這種價值觀的作品,容易覺得作者有點像是在說教。但我認為,如果文學教授不喜歡學生寫這種作品,其實往往不是學生自己的問題,而是文學教授未能從學生的理解程度來看待這類作品。
不論將本小說視為通俗小說,或是視為純文學小說,本篇作品給一般讀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會是故事情節不夠精采好看。
本篇小說相當可惜,就好像一個身材姣好、五官端正的正妹,很希望自己能展現出女性婉約的美感,吸引男孩子的目光。然而,這位正妹卻故意張開八字腳走路,且同男生大肆吆喝,聲調粗魯如同男人…,那樣任誰都只會把她當成哥兒們或大姊頭,無法感受到其內心中的婉約美感的。而改革之道,就是一步一步來,先改掉走路外八的習慣和粗魯的聲調,最後在好好梳妝打扮一番,那就會讓男生們充滿驚艷囉!
也就是說,如果本篇好好改寫,有機會變成「兼具人性洞見深度與細膩文字技巧」,成為“一流的”的好作品。
作者的未來潛力顯然不容小看!(儘管如此,作者可能也要多年後才會真的變成一流的小說家,畢竟沒有什麼是一蹴可幾的。)
特色二:人物描寫方面-
1.主角人物:本小說的主角人物性格,是一般通俗小說較少看見的,但這類性格的人物並不好寫。
小說的女主角采欣,從鄉下地方到都會區求學,原本性格良善率真,但困擾於周遭同學間世故且勢利的人際關係,因而想改變自己。
這種性格,由於容易變成逆來順受的“受氣包”,因此很少被通俗小說拿來當成女主角寫。(如果這樣的人被當成女主角來寫,最後作者必定會讓她醜小鴨變天鵝,從欠缺魅力的受氣包,變成動人的美女)
一個人一旦變成受氣包,表示容易受到他人輕視,這樣就必然顯得缺乏魅力。因為具有魅力者,必然是讓多數人看了就感受到愉悅、喜歡、崇拜、或尊敬。簡單來說就是能讓他人願意重視自己。
采欣探頭尋找芊郁,當看到熟悉的身影欲接近時,只見一個輕輕的搖頭,攤著手表示人數已滿無法加入,那微噘著嘴的表情,不是深深的愧疚,而是歉意的笑帶些假,摻點嘲弄。
…..
她默然一遍又一遍想著芊郁的噘嘴,那唇,紅豔豔的,紅得射入她的眼,射得心室滲出點點紅絲!
上面這兩段文字形容寫得也很傳神,有「意識流的技法」和「詩化的語言」出現。但唯一的問題在於,芊郁只不過是沒有和采欣同組而已,采欣就感覺自己受到了背叛,這已超出一般人的理解。因為一般人沒那麼在意“同組與否”這種小事到「心室滲出紅絲」那樣的心痛程度。
此外,這裡產生一個問題:采欣既然一開始就知道芊郁是個追求「利」的人,為何還把芊郁當成要好的朋友?是否性格太鄉愿了?..如果作者是希望描寫采欣這種鄉愿的性格,就該有深入詳實的描寫,不能一語帶過,否則多數讀者不會怪罪芊郁無情,反而會怪罪采欣不識時務。
小說中的采欣,對於“同組與否”此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太過敏感,這種敏感也反映出她對芊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但這種期待為何會產生?她不是早就知道芊郁臉上「能見所有有利的什麼」,怎會沒有預料到後來的友誼發展呢?
這種心理,背後其實有深層的下意識心理根源,可能與童年經驗有關。但本小說的作者受限於洞察人性的功力還不夠,目前還不能清楚描寫出整個心理根源的演變過程。
2.能引起讀者思索:友情的合理程度為何?
本篇小說對於「友情關係」的描寫,看起來很像「愛情關係」的描寫。許多男性讀者可能不容易體會為什麼這樣寫,乍看之下也許以為是同志小說。
然而,這篇小說並不是同志小說。女主角也並非女同志。
我認為這是由於本小說的作者本身,對待同性和異性的情感狀態可能沒有分得很清楚,也就是說,作者相當在意女孩子之間的友誼關係,在乎朋友的程度有點像是在乎情人一般。以之發而為文,不自覺地將小說中的女主角性格也寫成有點像這樣分不清同性與異性的友誼。
這種心理有時可以在一些女孩子身上發現,大多數都不是同性戀,只有少部份可能是同性戀。通常,這種心理會在對異性的了解增加之後,逐漸減少。而在乎的重心,也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從同性友人轉移到心愛的異性身上。而後來會發現,原來自己早年在乎同性友人的程度,遠遠比不上後來在乎心愛異性的程度。後者才是真正讓自己「一下子天堂,一下子地獄」刻骨銘心的情感依託,早年和同性朋友之間的友誼,其實只是互相依賴。
特色三:情節經營方面-
本篇小說的情節書寫方面特色如下:
一、採用人物回憶的倒敘法來敘述,使“片段時空”因此被拉長成為“整個生命階段”。符合原本欲經營的「心理成長」主題。
二、有一種屬於女性的細膩情感。是標準的「女性觀點」寫作風格。
但關於整體情節的經營方面,作者的經營有幾點可以加以討論-
1.採用倒敘法的理由為何?
一般來說,故事的作者如果用“人物宣講”的方式來進行主體情節敘述,主要都是為了加強讀者對於主體情節的信任感。這可能源自於人們自小孩童階段的心理習性。孩童往往喜歡聽長輩宣講許多天馬行空的故事,有時也天真地以為那些故事是真的。
不過,就本小說來看,採用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對話與回憶的方式來寫,似無情節上的必要性。因為本小說主要讀者,大概是以年輕人或網路族群居多,這些讀者通常已讀過不少各類型的故事,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不太容易會認定這是一個母親所真實經歷過的事情。
如果不採用倒敘法來寫,就會省下一些文字篇幅空間,這些篇幅空間可以拿來加強對於人物心理、性格、事件、情節的描繪。並且補強後面所說的“情節描繪不足”之缺失。
2.若一開始就能引人注目會更佳
小說最好能在一開始就引人入勝。這樣讀者才有耐心往後面繼續看下去。這篇小說由於採用了倒敘法,一開始顯得太平淡了些,不容易吸引讀者。作者於這類情節經營的技巧不妨多留心。
3對於小說人物言行的描繪,要從「人性」二字去深入發揮。
本文小說的作者,對於一些情節的局部描寫,有寫出對於人性的洞察力,但可惜不夠深入,因而使讀者感受不到這層洞察力。
例如:
買睫毛膏的那段對話,作者有點出采欣性格的微妙轉變,同時也藉由睫毛膏這個話題,把時下女大學生喜歡追求外表亮麗的那種心態給凸顯了出來。
可惜作者只是蜻蜓點水地描寫,沒有繼續深入去挖掘。所以一般讀者容易忽略作者原本想要表達的這種細膩層次的心理演變。(一般讀者經常是沒耐性且欠缺細膩的,因此作者若想吸引一般讀者,就有必要寫得更清楚明確,或花更多文字來寫)
又例如:
一開始藉由螢火蟲停在儀彤頭髮上,而使儀彤不敢動的那種動作和困窘表情,描寫儀彤和采欣之間,女孩子的純真友誼,其實也是很細膩的情節安排。
但可惜也是同樣的問題,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層次很細膩,但因為不是從讀者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畫面的描寫少了一點能引起讀者注意的內容,所以多數讀者一般而言可能無法感受到這種細膩。
許多讀者或許會這樣問:「螢火蟲停在頭髮上讓儀彤不敢動,這畫面有什麼好笑?采欣何以要笑成那樣?」
作者想要表現的是女孩子之間一種純真而開懷的愉悅,重點在於友誼而不在於好不好笑。采欣之所以笑,只是因為和儀彤一起玩很開心,未必是因為儀彤樣子真的很可笑。但讀者通常比較不會從作者想要表達的那種情感來體會這種畫面,所以作者在這段文字上,可說少了一點東西,以至於無法在“多數讀者之感受”與“作者自己之感受”兩者之間架起橋樑。
其實,很多我們所看見的小說或戲劇,在描寫一些情節時,儘管作者寫得天花亂墜,但卻感染不了讀者,原因也往往是如此。這個部分可以簡稱為故事創作者的「文字感染力」,這經常是一個故事創作者能否受到歡迎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這種能力不只適用於小說創作,也適用於劇本、散文、詩…等各種創作層面。
假如本小說的作者不是這樣寫,而是寫一些更天馬行空一些的內容,也許那種「好笑」的感覺會比較凸顯出來。例如,如果是螢火蟲不小心飛進采欣的嘴巴內,采欣趕緊吐了出來,然後猛喝水漱口吐出,螢火蟲沾了一點采欣的口水,卻仍飛來飛去,一旁的儀彤看到這一切,忍不住笑得蹲在地上….類似這樣的描寫,或許會更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同時出糗的人從儀彤變成采欣,這樣也才會更合乎女主角采欣被作者所設定好的「草根、純真、傻勁兒」的形象。
4.情節張力要能緊扣人心
一篇小說如果要「好看」。其主要情節張力一定要清楚凸顯出來。本篇小說的一個最大缺失,在於主要情節的轉折脈絡沒有清楚交代。
采欣的性格從率真轉變成為帶著面具的世故,這個心理轉折的過程,是本小說最主要的情節張力所在。但可惜作者沒有交代清楚其中的心理轉折。作者好像扮演上帝一般,只丟給采欣幾本「人際關係相關書籍」,就把采欣的性格給轉變了,這難免令讀者感覺到不夠合理,也不夠自然,感受不到采欣的內心世界為何如此轉變。
﹝但真要交代清楚必須有足夠的文字量,而且要有很好的小說寫作功力,其實不是很容易寫的。﹞
此外,本小說當中的幾個衝突點,要多描寫,才能清楚交代人物的鮮明性格。
例如:
儀彤只因為覺得采欣性格變了,掉了照片,就與采欣激烈爭執?這當中應該要有情節、有事件、有漸進的步驟。省略太多的話,會讓一般讀者看不懂或覺得奇怪。
又例如:
采欣與菁菁的那次衝突,以及芊郁後來對采欣拒絕同組的情節,如果由功力深厚的小說家來寫,都會有精采的對話出現。但本篇小說的作者沒有把握住這些機會,相當可惜。
5.情節要避免落入俗套
儀彤原來有先天性心臟病,﹝這是通俗小說或偶像劇慣用的手法,希望製造感動。但這種感動,必須要有事先的情節佈局、與氣氛醞釀或心理描寫,之後再搭配事件的突然轉折,才能有效攻破讀者的心防﹞。
此外,這種情節安排,如果處理得不夠細膩、或欠缺獨到的洞見,就「純文學小說」的眼光來看,經常會被批評為“濫情”或是“灑狗血”。而這樣的評語往往是對小說作者的最大傷害。
因此寫這種情節時,要小心拿捏分寸,避免落人話柄。
6.情緒氣氛要維持基本的一致性
倒數第四段末句忽然出現「現在,總算能完全釋懷,采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在。」情緒上和原本的那種感傷產生了扞格。
這句話應該刪去,或者另外多一大段來描寫這種心理轉折。總之就是不可以一語帶過,否則就會有情緒上的扞格。
特色四:小說的文字方面-
有些段落的文字辭藻寫得頗佳,但要注意讀起來的一些問題
雖然寫小說或散文,不同於寫詩,沒必要那麼強調文字的節奏,但如果寫作者本身只重視文字字面意義上的“視覺描寫”,卻完全忽略文字本身的“聽覺節奏感”傳達,就會使閱讀的人感覺讀起來不太順暢,使美感打了折扣。
本小說的作者,文字辭藻經營頗見用心,有些細膩處甚至有張愛玲的影子,但也有些段落,受限於寫作經驗,讀起來有一些問題。
例如以下這兩段,文字形容有美感,在讀誦的順暢程度上可以再提昇:
是夜,黑幕同樣綴點著許多星星,但是卻摻雜著飛舞的點點光亮,一閃一閃,天地連成的星網,加上不時傳出的嬉鬧聲,讓沈靜的夜活了起來。(這段寫螢火蟲和星星連成星網,視覺上寫得很美,如果能注意文字本身唸起來的節奏感,避免唸起來有點勉強的感覺,會更好)
「呴,那個莊柏誠真得很煩耶,三不五時就跑來跟我獻殷勤,真受不了。」王菁菁被圍在一群女生中間,臉部肌肉扯動得厲害,翹著眉,笑的同時手不時往前揮,上穿削肩背心下搭熱褲,露出青春的曲線,帶點過於強調自信的空洞。(這段不論是語氣、穿著、表情,都寫得夠傳神,唯一的問題是有點坳口,唸起來沒有很通順,稍加修改就會很棒!)
此外,再優美的文字,也要注意這些文字本身意義上的合理性。例如以下這三段:
總算邁入大學這個新階段,采欣像隻雀躍的蜂蜜般,亟欲接觸如花蜜般甜美的新友誼。﹝“花蜜”一般較少用來形容人際關係,比較常用來形容愛情,因此這樣的描寫會有問題,後面會說明。﹞
采欣坐在學校行政大樓兩側的長椅,手撐著臉兀自低頭思量,納悶為何插不上同學間的話題(「手撐著臉」四個字很傳神,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兀自」應改成「獨自」,否則會產生語病)
芊郁抬頭,那是一張尖瘦的臉,嵌著一雙靈活的、精明的眼睛,那對眼珠彷彿能看到了所有有利的什麼。(相貌的描寫很傳神,但末句「有利」二字太露骨了點,若想要這樣露骨地去寫,就必須搭配此人如何追求「利益、利用」的相關情節,才能凸顯情節張力)
貳、本小說寫作上的其他探討
1.小說背後流露的價值觀
小說中有一句話,說明作者所在乎的是什麼:「能同朋友有愉悅互動,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件事。」女主角在乎人際關係的程度,遠遠超出多數人的理解範圍。
一般讀者很難去體會這種心情,所以讀到這樣的話會感到奇怪,因為一般人不會認為和“朋友”互動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一般讀者眼中最美好的事,通常是和“心上人”互動,而非和朋友互動。﹞
簡單來說,多數人其實不會像小說的女主角在意人際關係到那樣的程度,而是會比較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學業表現、工作表現、娛樂…等層面。因此,本小說把女主角在乎人際關係到這種程度視為理所當然,表示很可能小說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本身也受困於此種心理。
2.題目
題目「你有看見螢火蟲嗎?」如果改成「妳」,也許更好,會更適合女性主義的主題。
另外,「辮子上的螢火蟲」或是「瞳裡閃爍的螢光」之類的題目,會更細膩,也更有文學感。
3.小說風格與特色之定位
是想寫通俗小說?純文學小說?或兩者兼顧?或者寫好玩的?
通俗的話就不要有太深的文字,純文學的話後者不要寫得太淺;兩者兼顧頗難,選一邊比較容易。但若只是單純寫好玩的話,這些就無所謂了。
4.要清楚知道誰是「目標讀者」
寫小說的作者,不能只寫作者自己想寫的,要注意從讀者觀點看事情。也就是說,要注意「這篇小說是寫給誰看的?」亦即要從「目標讀者」的眼光角度來寫作﹝非目標讀者的眼光角度,原則上可以不必理會﹞。
通常在確定了目標讀者之後,才能夠清楚確認一篇小說要寫成怎樣的風格與定位。當然,這裡會牽涉到作者對於讀者的同理心到何種層次的問題。優秀的小說家必然也會對於一般人性的心理能有深入洞見的同理心,但不夠優秀的小說家就可能欠缺某部分的同理心,因而使筆下故事少了一點韻味兒。
參、總評
我給這篇小說的評語是:
一、作者寫作潛力夠好,企圖心也夠強,但功力有待時間磨練。
二、作者已有相當優美的文字描寫能力,和一定程度人性洞見,只可惜多數讀者無法領會作者所欲傳達的感受,且作者的人性洞見只侷限於自身心理意識與人生經驗,尚未深刻至足以形成智慧或哲理的程度;這些顯然是受限於年齡與人生經歷,無法強求,只能慢慢體會。
三、作者應該多練習「最短篇」,這是對於小說整體結構的最佳訓練,寫熟了再逐漸拉長成“極短篇”、和“短篇”,這樣練久了就會有非凡的成果。
最短篇:通常是指300字以下的小說 極短篇:通常是指1000字以下的小說
四、本小說的女主角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的心理投射,同時作者也許在現實生活中的性格很像小說的女主角。如果真是如此,則作者本身的人際關係困境,顯然已經困擾作者許久。建議作者要換個角度看事情,不要對人際關係太在乎,以免徒增自己不必要的困擾。另外,不妨跳出自己慣常的思考角度,而要多從他人的想法來思考問題,並且要勇敢大方地說出內心想法來與他人溝通,這樣才能理解彼此,並化解不必要的誤會。
2009/11/14 -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