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13 01:36:41| 人氣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建立在危樓之上的,語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錄音間裡戴上耳機,唬了一跳,我被我自己的聲音嚇到。

我的聲音不是附著在我的聲帶、氣管、橫隔膜……所有發聲相關組織之上,始終相隨的我的一部分嗎?為什麼我竟小心翼翼地,窺聽自己聲音落腳,彷彿那是個既陌生又熟悉的闖入者。

話語越說越潛入模糊噥軟的地帶,像腦子想吞嚥回自己的意見似的。這是習慣。周圍人早以為我是擅長喃喃自語的人,這種誤會反正一輩子也澄清不完,我還會繼續製造。

我無可救藥地讓思緒飛行的速度與語言有了速差,嘴巴正說著什麼腦子早已飛離幾百呎的念頭呀?就像棒球內野手會莫名其妙漏接一個明顯的內野雙殺球。思緒踏在二壘壘包上,球快傳一壘;而實際上球兒正濺起跨下黃土,逃竄出內野防區。

這時球評會說:「野手接殺動作尚未完成,已經在想下一個回傳動作。記失誤一次。」

更甚時,一語未畢,念頭已經兜轉一圈回頭:「可是,,,,,,」,糟極,一句話還沒說完我就想到了「可是」;也就是說正命題還沒敘述完成,已經想到了逆命題。最後那話語說得之心虛氣餒、含糊朦朧,連自己都聽不下去。

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至少根據我大腦簡單的二分邏輯,每件事都必有另外一種可能存在。如果如果我說某人積極,就會有個聲音說:「可是」他也有消極的時候呀。我若說唯有真心可換真心,腦中就會有個聲音:「可是」有時假意也會換來真情呀。如果我感覺對方在發動攻擊,心中仍舊留有為對方辯駁的餘地:說不定這是一種試探,或出於脾氣,而非純粹的惡意?如果我說夕陽多美,也有個聲音悄悄問自己:這是否站在大氣層最內層的人類之偏隅觀點?

話語就像層層堆疊的積木,總要先有種假設或約定俗成的說法存在。可是萬一從假設就錯了呢?約定俗成而未經討論呢?轉述說法或未求證呢?這無法不讓我覺得所有的語言都建立在巍顫顫的危樓之上,而感到些許膽怯。

這或許就是我不喜歡說服別人的重要理由。或許因為身在傳播圈(廣義的),常會看到敘述非常生動,能夠說死說活的人。我承認能嫻熟駕馭語言說服別人,是一種了不起的技藝,我猜測那擅長說服別人的人,必然成功地抑制了腦子中「可是」的聲音,不讓它們太快出現攪局,或者徹底捐棄了,猶如驅逐反動份子離境,從此以宗教式的虔誠,擁戴自己的信念,和信念寄住的屋宇----一個沒有「可是」的天堂。

當我也夢想要進那樣的天堂時,我一定會被說服。我跟很多人一樣想要不必懷疑,想要語言與思維等速,一齊到達夢鄉。

當我說:「大概……吧。」的時候,感覺到我語言的浮舟,正搖晃不已。那飄搖的語意,真讓人不舒服。畢竟我們都是希冀有一個堅實溫暖如沙發般的所在
,讓我們的心和耳目,舒服輕鬆地蜷躺入內,休憩,翻滾。

我聽見自己的語言,依舊搖擺笨拙地進行,讓思維附著在如此不穩定的基礎上,藉此與其他人互相辨識、印證,也不可以此卸責說出去的話。在汪汪浩浩的符號之洋,我抓取一片浮舟,暫時讓思緒落腳,划行,划行。

台長: 酷月
人氣(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