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28 22:39:26| 人氣2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兒尿床」應評估或治療避免心理壓力及挫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成大醫院泌尿科翁涵育醫師表示,「小兒夜間遺尿症」即俗稱的「小兒尿床」,雖有一定機率會隨著時間而改善,國際上包括台灣的專家會議共識仍建議,六歲以上仍有夜間遺尿問題的孩童應接受評估或治療,避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及挫折。

翁涵育醫師舉案例說明指出,一名就讀小學三年級的蔡弟弟已十歲了,媽媽陪著走進診間時,眼神十分怯懦、不敢對目,顯得極度不自在,倒是媽媽沒等弟弟坐下,就說:「醫生,他都這麼大了,還跟隔壁那個四歲的小孩一樣幾乎每晚都尿床,我光洗他的床單就飽了,說也說了、打也打了,就是沒效!」。

經過解釋及評估,認為蔡弟弟是單一症狀尿床,故透過改變不適當的生活習慣並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半年後不僅不尿床了,原本緊繃的親子關係也得到緩解。

翁涵育醫師說,醫學上的「小兒尿床」定義,是超過五歲的孩童在沒有泌尿或神經系統異常下,於睡眠中有不自覺解尿的情形。若一星期超過二次,且連續三個月,就須考慮由小兒腎臟科或泌尿科醫師介入治療。

翁涵育醫師說,夜間遺尿症的盛行率並不低,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六至七歲的小朋友有十%會夜間遺尿,有五%會持續至十歲以上,就算是成年人,也有一%的比率會尿床;而男生比女生容易有尿床的狀況。

對於有夜間遺尿症孩童,翁涵育醫師強調應注意親子之間如何共同面對這個問題,所以訪談過程中會特別觀察其反應,及與親屬間的互動,且會不斷帶入「夜間遺尿症並非孩子故意調皮作怪,很可能只是身體器官或神經未成熟的觀念」給照顧者,應避免責備謾罵,改以鼓勵的方式來做行為導正治療。

翁涵育醫師治療方面,通常會從幾個方向下手:一、行為治療:需導正不適當的喝水及解尿習慣,大部分水分補充應盡量在晚餐前完成,限制睡前二~三小時的飲用水分,並避免含咖啡因或糖分高飲料;照顧者應適時提醒養成定時解尿的習慣,並切記不要因為尿床而責罵小孩,在尿床的日子請小孩一起協助衣物、被單的清潔,在沒有尿床的日子不要吝嗇給他們一個鼓勵!
二、鬧鈴治療:於身上配戴特殊裝置,當偵測到尿液滴出,即以振動或鬧鈴方式叫醒沉睡中的小朋友。這個方式需照顧者及孩童的高度配合且耐心等待效果,但一旦治療出現效果,尿床的復發率是很低的。

三、藥物治療:目前仍以抗利尿激素Desmopressin為主要用藥,服用前後應配合少喝水,以減少可能的副作用。一般用藥一~三個月後可以評估療效。

翁涵育醫師提醒不要輕忽小兒尿床,適時且恰當的介入處理,可以還給小孩一個開心又乾爽的童年。

台長: coolanews
人氣(2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農婦腎功能急退檢查驚見腎兩側鹿角結石
此分類上一篇:中老年突發頭痛拖延恐影響視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