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1-24 23:23:55| 人氣2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心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引發要命肺栓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七十多歲的阿嬤,因膝蓋退化疼痛,近幾年不太喜歡走動,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僅由外傭協助活動,近二個月更是常躺在床上不想下來,有天家人發現阿嬤的右腿從小腿至大腿整個腫漲起來,一摸就痛,家人趕緊將她送醫,醫師診斷係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所幸發現得早,經用藥治療後,腫脹部位很快消掉,再配合之後復健與膝關節手術,周林阿嬤終於逐漸恢復了原本的生活。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睦翔指出,國人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隨著年紀增長,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機會逐年升高,但並不是只有老人家會發生這樣的疾病。事實上,只要有危險因子存在,不管什麼年齡,都有可能會發生深層靜脈阻塞;倘若發生了卻沒能及時治療,一旦血栓越生越多,跑到肺部就有可能演變成致命性的「肺動脈栓塞症」。即使撐過危險期,若未能好好治療,也可能出現長期栓塞症候群併發症,不可不慎。

 台灣每年約有三至四千人會發生深層靜脈栓塞,常見的臨床表現多為單側的肢體(或不對稱)逐漸性腫脹、酸麻、觸痛、疼痛等.主要的致病原因為形成血栓堵住靜脈之回流,滯留在肢體導致腫脹。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年齡、開刀或創傷(如骨折病人)、活動性癌症、缺乏足夠的身體活動(如長期臥床、搭長程飛機)、或易生成血栓的個人特殊體質。

 臨床上需要區分的疾病,包含感染性蜂窩性組織炎、動脈阻塞、膝膕水囊腫等,藉由杜普勒靜脈血管超音波、輔以顯影劑的電腦斷層、靜脈血管攝影等影像醫學來協助確診。藥物治療方面,近年來醫藥進步,越來越多新型抗凝血藥物(NOACs),能夠取代傳統的血栓抑制藥物華法林(warfarin),克服了傳統藥物,許多使用上的不便與限制(需常抽血檢測藥物濃度,怕過量引發出血)。

黃睦翔醫師強調,若靜脈栓塞發生部位是身體較高的位置,且時間未超過三個禮拜,或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彰時,就應該考慮導管輔助溶栓治療,以強化消除血栓,藉以減少嚴重併發症的衍生。民眾若有下肢腫麻痛的情況,請立即就醫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治療。

 

台長: coolanew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