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25 18:44:09| 人氣3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醫對癌症末期病患之療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五十四歲盧女士,為左側乳癌伴隨淋巴轉移之癌症未期患者,因無法手術而接受多種化學治療,經求診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部,由中醫科陳俞沛主任進行中醫輔助調理治療,一年後患者白血球及紅血球在化療中仍可維持在正常值,且血色素亦較為升高,患者自覺精神體力有長足進步,針灸治療後頸部僵緊疼痛消失,追蹤斷層掃描頸部腫塊持續縮小,乳房腫塊明顯縮小,無肺部及肝轉移。
  陳俞沛主任指出,患者發現乳房及頸部硬塊,經診斷為左側乳癌伴隨淋巴轉移,癌細胞侵犯顱骨、脊椎(頸、胸、腰、薦)、骨盆、胸骨肋骨、左側肩胛骨以及兩側大腿骨,曾接受多種化學治療,因化療後狀況未改善,且左側頸部緊繃感嚴重,於是再加入標靶及放射線治療,等化、放療到一個階段,再加入賀爾蒙治療。
  患者來衛福部台南醫院就診時放療已結束,持續每兩周接受一次化學治療,主訴頸部僵緊且其上有一腫塊觸之石硬,大小約八公分,頸部僵緊疼痛明顯,全日皆然,伴有神倦,肢體倦怠乏力,食慾減低等症,由血液腫瘤科轉介至中醫科就診,根據以上症狀與舌象脈象,中醫辨證為氣血兩虛,使用補養氣血之中藥調理體質,兼顧化、放療副作用所造成之不適,隨症加減,且因病患有頸部腫塊與僵緊感,再搭配針灸治療,放鬆肌肉、舒筋活血,調整全身氣機。
  在中醫一年後自血球、紅血球仍可維持在正常值,且血色素亦較為升高,頸部僵緊與腫塊的部分,改善也相當明顯,追蹤斷層掃描頸部腫塊持續縮小,乳房腫塊明顯縮小,無肺部及肝轉移。盧姓患者表示,她目前狀況十分良好,生活品質改善很多,她認為中醫輔助治療效果佳。
  陳俞沛主任表示,乳癌於中醫名稱,南宋時首次提出「乳岩」的名稱,後世沿用至今,亦有其他名稱如嬭岩、妒乳、乳發等。在病機上中醫認為,乳腺癌發生是在正氣虧虛,臟腑功能衰退的基礎上,外邪與內生的痰濕和瘀血等病理產物相搏,以至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結於乳絡而成。
  故本病的發生發展是因虛致病、因實而虛、虛實夾雜的過程。因外邪性質的差異,致病之病理產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證候表現。歷代醫家多認為乳癌是一種發展時間長,但癒後很差的特殊疾病。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近統計資料中,台灣婦女乳癌發生率年年上升,新發生人數也不斷推高,近十五年來我國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已增加一倍,國人乳癌診斷年齡介在四十五至四十九歲之間,台灣小於四十歲以下的乳癌病人比例為十六點六%。乳癌的存活率依分期有相當大的不同,對已發生轉移的乳癌病人來說,以前五年存活率只有七%,目前第四期乳癌五年存活率已提升到二十%以上,積極治療與提升患者生活品質仍是努力的目標。
  中醫臨床治療則以扶正與祛邪相結合為總原則,並且配合手術前後、化療、放療之副作用等,再配合期數決定治療方針,若期數較低,手術較易完全切除。
  陳俞沛主任表示,中醫著重於手術前後之調理及化、放療副作用之降低,重於「扶正」;若期數較高,難以完全切除腫瘤,則扶正補養中藥的使用將較於保守,並加入抗癌的中藥為輔助,視病情調整,以達最佳療效。

台長: coolanews
人氣(3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中醫調理幫助好眠
此分類上一篇:台南市長賴清德關心咱ㄟ老人
TOP
詳全文